各种生命活动依赖心脏持续而有规律的搏动,当心脏累了、病了,心脏搏动可能出现异常,然而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总会忽略这些细微的信号,等到症状严重,心脏问题已经积重难返,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本文将从冠心病的基本知识出发,揭示不容忽视的冠心病信号,并提供科学实用的防治方法,帮助读者守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 心脏生病了
1.冠心病如何发生
冠心病的核心在于冠状动脉,这是心脏最重要的供血通道,当冠状动脉出现问题,心脏就会“生病”。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血管内壁原本光滑如镜,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风险因素的作用,血管内壁变得粗糙,并沉积一些“垃圾”(主要是胆固醇、血栓、纤维组织和钙盐等物质),“垃圾”越积越多,形成了斑块。斑块占据了血管的空间,影响血液的流动,更危险的是这些斑块并不稳定,会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脱落,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2)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就像水管突然被拧紧,血流减少或暂时停止。这种情况可能与血管平滑肌异常和神经调节失衡有关,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从而引发心绞痛和心肌缺血。
(3)心肌耗氧与供养失衡:心肌为心脏搏动提供力量,当心脏的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跟不上,就会导致心肌耗氧与供养失衡,进而引发冠心病。
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载脂蛋白等,血液中超出正常水平的脂质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材料”。
(2)高血压:血液流动压力过大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脂质易附着于损伤处形成斑块,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动脉硬化。同时,高血压增加心脏泵血负担,心脏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量增加,可导致心肌损伤。
(3)吸烟:吸烟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可降低前列环素分泌,导致血小板在动脉壁附近聚集;还会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心肌,引起动脉痉挛和心肌损伤。
(4)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血液中代谢不及时的物质如血糖等,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斑块形成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5)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不仅增加心脏负荷,还常伴有血脂异常和炎症反应,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
(6)不良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不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不利于血管健康,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 来自心脏的警告
冠心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等,但冠心病的早期症状通常由于特异性不强而被忽视,及时发现疾病信号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1. 胸闷和胸痛
胸闷和胸痛是冠心病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在劳累、情绪激动或饱餐后,可能感到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感、紧缩感或闷痛感。疼痛有时会向身体的其他部位放射,如左肩、左臂内侧,甚至无名指和小指出现疼痛。这种放射性疼痛特征,尤其是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发生,是心脏问题的重要警示信号。
2. 呼吸困难
冠心病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波动后,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感觉气不够用,张口抬肩,大口呼吸。呼吸困难的症状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功能下降有关,尤其在心肌耗氧需求增加时,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引起缺氧症状。
3. 心悸与乏力
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加快、心跳不规则或心慌,这是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乏力表现为全身无力,即使在充分休息后仍然感到疲惫,体力活动的耐受性明显下降,代表心脏功能的衰退。
4. 不适感与压抑感
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感到沮丧、焦虑或有睡眠问题,这些症状与心脏供血不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容易被误认为是心理问题或压力导致的情绪反应,但实际可能是心脏问题。
5. 其他不典型症状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冠心病早期还可能表现恶心、反酸、牙痛、肩背痛、下肢痛等不典型症状,这些不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口腔问题或骨骼肌肉疼痛。因此,在出现这些症状并且治疗没有效果时,可考虑心脏方面的问题。
6. 特殊体征
一些特殊体征也可能提示冠心病的存在,如耳垂皱纹、老年环(黑眼珠边缘的灰白或白色混浊环)、手背上静脉怒张等。虽然这些体征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但如果同时出现其他心脏症状,应进一步检查心脏健康状况。
▲ 守护心脏健康
1.预防冠心病
(1)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总体热量。
(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强度需要适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给心脏带来负担。
(3)戒烟限酒:减少烟草和酒精对血管的伤害,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4)控制危险因素: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和控制病情,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监测关键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心脏健康。
2.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用于降低冠心病风险并缓解不适症状;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球囊扩张术等,适用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可改善心脏供血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