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3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4年秋季学期,与新课标配套的新教材即将投入使用。这些都在影响和改变着一线课堂教学,也推动着“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本刊邀请北京市各学科教研员与一线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确定教学流程、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进行课堂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涵盖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科关键能力以及学科思维与情感等在内的诸多要素,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1]那么,要如何规范设计教学目标,提高语文课堂质量?
1.厘清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具体学科课程领域的具体要求[2],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
教师备课时,需要依据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以及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求,对教材单元内容作具体分析。接着,研读单元内部的每一篇文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最终发现、提炼这一单元内容的“中心”。同时,辅之教科书导学系统以及教师用书等资料的阅读,进一步加深对单元内容的逻辑认识,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以解决学科基本问题为中心开展整体设计,助力学生学习。
教师在学习单元整体设计时,锚定学科基本问题,对语文学习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使得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以保障教学实施的“有序”。语文学习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是隶属关系。语文学习单元目标可以帮助教师精准定位不同课时目标的价值,厘清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单元整体视域下的课时目标不仅仅是“这一课”的目标,也是单元教学目标的有机构成[4]。
2.标明可视化的评价任务以及期待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标准[5]。教师在撰写时,需要选择呈现预期结果的方式,以及评价预期结果达成度的标准。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预期结utEL+5/0EUm1xj23zCtoyw==果首先要可观察、可测量,表现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的行为表现和结果;其次要有标准,表现为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以及学业质量标准的指标和要求。
例如,下述教学目标:反复朗读,感知周亚夫等人的形象,概括人物精神;学习借助资料,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根据要求,为周亚夫撰写一份颁奖词。“为周亚夫撰写一份颁奖词”既是学习的预期结果,又是判断学生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任务。此项目标是可视的。“反复朗读”“概括人物精神”“评价历史人物”“撰写颁奖词”等行为,是具体的学习任务,结果可供观察。这一系列学习任务的结果,既能够呈现学生对《周亚夫军细柳》文本的理解,表现学生对史传文学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还能够展现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况。同时,这些行为动词又是可依标测量的,能够依据学业质量标准中“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概括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特征和典型事件”等描述,判断学生“学得怎么样”。
3.规划自学习起点至终点间的路径
学生需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目标设计,既要标明具体课堂教学中学生预期达成的学习结果,也要规划本课时从学习起点“通达”学习终点的实践路径,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学习支持。
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为例。这一单元的课文包含《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以及《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学生学习时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在单元目标统摄之下,教师可以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课时目标,给学生规划从学习起点到终点间的路径。《秋天的怀念》一课的课时目标需要包含“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路径。例如,“通过朗读,概括片段,梳理‘我’生活态度的变化,感受作者对亲情的理解”这一教学目标表明,学生要按照阅读叙事类散文的路径开展学习——从作者所写的片段中,梳理“我”生活态度的变化,从字里行间切实感受作者对于母爱亲情的理解。这一阅读路径紧紧扣住回忆性散文的特征,从片段入手,让读者体会双重叙事视角的不同,继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学习本单元中其他课文时,教师要为学生规划符合课文特征的学习路径。
综上所述,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设计,需要锚定学科基本问题,清晰、规范地表达出“谁在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这些关键要素,呈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特点,引领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最终促进育人目标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季平.素养导向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表达[J].基础教育课程,2023(9):36-39.
[2]景浩荣.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目标的生成逻辑与书写表达[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11):46-5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5.
[4]刘娟,刘飞.学科大概念下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3(5):29-33.
[5]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