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要求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课堂管理能力,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1.用趣味性的口令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10岁以前处于他律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根据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朗朗上口、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课堂口令,既能让学生感到新鲜,又能有效地维护课堂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师生交替讲出课堂口令:铃声响,进课堂;铃声落,请坐好;手放好,背挺直;要发言,先举手;想有好视力,做到“三个一”。用口令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用有感染力的表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了,课堂变得沉闷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和行为带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例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学生怎么也读不出潮来时的奇特、雄伟、壮观。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一边用夸张的手势比画,一边问学生:“这哪是两丈高啊,这分明连两尺都不到啊!谁能读得再高些?”学生读后,笔者用幽默的语言表扬:“嗯,比刚才那位同学读得高了点,但还不是两丈高。”此时,再做出夸张的动作,伸直胳膊,从左到右用手不停地画着一个个翻滚的圆,并用夸张的语言表述:“那可是横贯江面、翻滚着的白浪啊!来,孩子们,伸出你们的胳膊,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教师适时夸张地运用好口语和肢体语言,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3.用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在学生初步感知蟋蟀住宅的特点后,教师出示4幅蟋蟀住宅图,让学生判断哪幅图才是蟋蟀的家,并说出理由。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学习用文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说清室内和室外的特点,培养学生梳理和归纳的能力,教师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分别写在蟋蟀住宅的室内和室外。这样,学生的思维从文字到画面,又从画面回到文字中,加深了对蟋蟀住宅特点的理解。之后,再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蟋蟀住宅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不仅感受到蟋蟀住宅的巧妙,也体会了作者的细致观察。
编辑 _ 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