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区块链”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

2024-11-08 00:00:00张瑞珍
物流科技 2024年20期

摘 要:随着新零售模式的兴起,区块链技术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文章旨在探索利用新零售和区块链技术优化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行性。首先界定了新零售的概念,并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关键特征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随后进一步提出了三种供应链创新模式:一体化全渠道模式,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以及区块链技术支持的全渠道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模式能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提高透明度和追溯性,增强供应链内各环节的协同和信任。此外,新零售与区块链的结合,显著提升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结论指出,新零售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为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带来了创新改进,有助于推动该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这一研究不仅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也对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新零售模式;全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20.036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the new retail model,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he supply chain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new retail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optimize the supply chain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It firs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new retail and analyzes the key feature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n further proposes three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models: an integrated omni-channel model, a supply chain model centered on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an omni-channel model supported by blockchain technolog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se models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online and offline resources, and enhance synergy and trust among the links within the supply chain by improving transparency and traceability.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new retail and blockchai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and market responsiveness of fresh produce, while reducing operational costs. The conclusion state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new retail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has brought innovative improvements to the fresh produce supply chain in China, helping to drive the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y. 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ut als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Key words: blockchain technology; new retail mode; omnichannel; fresh produce supply chain; digitalization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鲜农产品是指那些具有生命活力的农产品,包括新鲜、可食用的果蔬、肉禽、水产和蛋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地理环境多样,因此生鲜农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属性复杂。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鲜农产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在当前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背景下,供应链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如何通过供应链模式创新和优化,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信息共享程度是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新零售+区块链”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优化和创新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思路。

1 “新零售”概念分析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新零售”一词的含义尚未形成一致说法。在实务界,小米将新零售定义为新零售的实质是改善效率,通过商品的迭代升级,从而释放购买者的需求;京东将自己的“新零售”定义为“无界零售”。学术界对于“新零售”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声音。王坤等(2018)提出了“新零售”的要求,要求相关企业实现线下、线上、移动渠道的协调发展,并利用现代科技,从三个方面推动价值消费、重塑零售业态和供给链,促进实体零售转型升级[1]。杨坚争等(2018)认为“新零售”是在流通领域融合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流等先进科技与技术,并在线上线下融入营销活动,进而为企业和消费者获得最大利益的方法[2]。袁宏斌(2023)研究了新零售背景下开展自有品牌发展的典型代表,并对其自有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知名度不高、顾客忠诚度较低、产品同质化较重、推广渠道较为传统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3]。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新零售”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等作为基础技术手段,整合线上服务与线下体验的场景,打通渠道、物流与供应商,将整个生态圈升级重构的全渠道零售新模式。

2 区块链技术理论及技术特征

区块链的概念最初是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于200ESnVD0y9elUkqghO5qBVcQ==8年在其论文“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的。区块链的功能是建立在密码学、点对点网络技aq93Z2+65Lg5OdoWmGSnug==术和时间戳技术基础上的共享数据库。区块链中存储的数据具有去中心化、不变性、集体维护、可追溯性、开放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等技术特征。在我国的区块链发展领域,其应用方兴未艾,在金融、物流、保险、公益、公共服务、数字平台等多个领域都显示出了其功效。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可追溯性、匿名性、开放性等技术属性,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传统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中,可以解决生产分散、中间环节冗长、生产流程脱节、信息不对称等难题。这种整合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整个供应链上的个人安全,保护各个环节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增强供应链内部的协作和信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区块链技术已发展为一种集合了智能合约、时间戳、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以及分布式账本等多种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曾诗钦等(2020)强调,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利用智能合约等逻辑控制功能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存储系统,同时展现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以及加密货币的特点。区块链中分布式共识算法的使用促进了数据的生产和更新,旨在带来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新模式[4]。根据胡森森等(2021)的研究,农村供应链面临着与外部和内部信任问题相关的挑战。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安全、稳定和防篡改等属性为增强农业供应链内部的信任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实施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可追溯和透明的供应链系统,促进供应链各阶段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5]。张利等(2019)指出,农产品溯源系统遇到了各种问题,包括集中管理的复杂性、数据整合和维护的困难以及农产品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信任问题。通过整合时间戳、防篡改、加密和共识技术,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克服了数据孤岛问题,扩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范围,并加强了溯源发展[6]。王琪等(2020)对当前我国新零售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我国新零售供应链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即交易时支付安全问题、物流信息问题与商品溯源问题[7]。

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鲜活农产品种类繁多,是世界上较大的鲜活农产品生产国之一。这些产品,如肉类、禽类、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具有新鲜、易腐烂、消费弹性有限、生产季节性强、不耐储存等特点。确保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能力对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冷链物流的成熟,生鲜农产品的多渠道供应链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下游电商领域,已经从传统的农贸市场竞争,转向线上社区拼团、送货上门、冷库自提等创新服务和其他消费模式。目前,中国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

3.1 缺乏全渠道协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在新零售时代,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与价格要求更为严格,使得生鲜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传统供应链模式存在众多缺陷,包括参与主体繁多、信息共享不足、质量安全监管困难及流通成本高昂。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特征包括上游生产的季节性强、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不足。此外,流通环节众多导致价格叠加和协调效率低下,产销分离问题严重。这些因素导致生鲜产品的流通成本高、配送效率低。因此,为适应新零售的发展趋势,构建生鲜农产品的全渠道供应链一体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安全监管能力。

3.2 缺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

当前,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在信息共享和协调方面面临挑战。信息孤立和封闭现象普遍,导致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这种信息隔离不仅影响了生产、采购、物流和销售环节的及时信息获取,还降低了整体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生鲜产品的易腐性和易耗性要求供应链必须高效灵活,然而,信息不对称和处理能力的不均导致了严重的运营效率问题。此外,生鲜农产品在线交易的增加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消费者隐私保护的问题,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在这种背景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缺乏限制了供应链的优化潜力。这些技术能够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实时监控和动态决策,从而显著改进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因此,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是提升整体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步骤。

3.3 缺乏安全低碳的冷链物流体系

中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在食品安全与物流体系方面存在显著问题。消费者频繁因食用农产品出现健康问题,增加了对生鲜产品安全性的担忧。在生产初期,不恰当使用化肥可能引发后续的食品安全隐患。此外,生鲜农产品在配送与销售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削弱了消费者的信任。冷链物流在中国虽发展迅速,但仍面临多重挑战:基础设施不足,主要依赖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低,影响整体效率;技术与设备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短缺;高运输成本以及冷链系统的高碳排放量。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构建一个低碳的冷链物流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提升供应链效率并降低环境影响。

4 基于“新零售+区块链”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构建

4.1 构建农户、农产品生产企业与电商三者为一体的新型全渠道供应链模式

在当前农业生产快速规模化、集约化的背景下,生鲜农产品市场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呈现出集中化的趋势。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新鲜度和服务有更高要求,这推动了供应链向规模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发展。

在供应端,电商和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使供应链逐渐向电商平台化、品牌化演进。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通过供应链模式的创新,参与到市场中,如一家农产品公司与电商平台合作,采购原材料,建立新的供应链模式,有效降低了小农户的种植成本。

此外,通过实施“三位一体”的供应链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应对人口过多和土地利用率低的挑战,保护农民利益,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为了最大化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降低运输成本,可以根据农产品的具体特点定制供应链模式,例如在物流中心综合加工和运输,实现现场包装后立即装箱运输。

现有的大型物流中心具备强大的内部物流能力,能够为多个层面提供服务,而通过在传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和农产品加工打包设备,将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的包装与销售,实现农户、农产品生产企业与电商三者间的高效协同,构建一种新型全渠道供应链模式。

4.2 构建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全渠道供应链模式

在现有的供应链中,农户往往处于较弱的地位,其分散的特点和较低的组织化程度,限制了他们的市场影响力和谈判能力。将加工企业置于供应链核心,可以利用其市场竞争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为生产活动提供稳定的支撑。

具体来说,加工企业可作为供应链的中心枢纽,直接与农户合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户提高原材料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农产品的整体效率,也确保了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农户的福祉。

此外,引入新零售技术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新零售技术支持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采购流程,通过在线招标和供应商管理平台,可以科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实现农产品采购的高效化。同时,新零售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和预测农产品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精确调整采购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市场适应性。

综上,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全渠道供应链模式,结合新零售技术,不仅强化了供应链的中心链接,还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推动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转型。

4.3 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全渠道供应链模式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不仅增强了透明度和效率,而且确保了整个供应链过程中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实时共享,从而建立了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协作。

具体来说,区块链技术允许对生鲜农产品从种植、收获、处理、储存到分销和零售的每一步进行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一旦在区块链中创建,就无法更改,极大地增加了供应链的透明度,使消费者能够追溯每个产品的来源和处理过程,增强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信心。此外,实时数据监控使得供应链管理者可以实时获取关于作物生长状况和市场需求的数据,优化库存管理和减少浪费。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必须建立符合区块链共识机制的供应链标准体系,并确保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即从农户到加工企VgKJmV96rjt8cBTFzj6Ozw==业,再到零售商都严格遵循这些标准。通过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整合,区块链进一步扩展了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实现了对农产品的全程监控和管理,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结来说,区块链技术通过提供一个透明、安全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显著提升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质量,使得从农场到餐桌的每一步都可追踪和验证,从而推动了生鲜农产品行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5 结 语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整合新零售和区块链技术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至关重要。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这对于改进当前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促进生产者、农户和批发商之间的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效满足当前大众的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基于“新零售+区块链”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将有望在消费市场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来解决其面临的安全和法律挑战,为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透明、高效的服务。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是智慧化农业的重要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加强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以确保其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坤,相峰.“新零售的理论架构与研究范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1):3-11.

[2] 杨坚争,齐鹏程,王婷婷.“新零售”背景下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9):24-31.

[3] 袁宏斌.新零售背景下S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4] 曾诗钦,霍如,黄韬,等.区块链技术研究综述:原理、进展与应用[J].通信学报,2020,41(1):134-151.

[5] 胡森森,黄珊.区块链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信任:现状、问题与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4):26-35.

[6] 张利,童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体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3):245-249.

[7] 王琪,陈志军,王苹香.区块链技术在新零售供应链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研究,2020(1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