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11-08 00:00:00詹绍文苑欣
物流科技 2024年20期

摘 要:智慧物流通过高效整合各类资源,有力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引领物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成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智慧物流仍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科学技术和人才匮乏、需求不匹配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等多重挑战。为此,文章在深入分析智慧物流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完善乡村物流配送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培育复合型人才等,旨在提升智慧物流服务质量,进而推动乡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慧物流;数字乡村;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49;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20.011

Abstract: Through the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smart logistics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lea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us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villages. However, at present, smart logistics still faces multiple challenges such as imperfect infrastructure, lac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s, mismatch of demand, and "last kilometer" distribution problem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lemma of sma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targete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ng compound talents, aim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mart logistics servic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Key words: smart logistics; digital villag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2024年,我国市场的技术变革步入数智技术革命阶段。智慧物流,以数智化革命的方式,服务于以制造为主的各行各业,转变成为新的增长模式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模式,已经贯穿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全过程,万物互联正是智慧物流发展要点,协同共享是智慧物流的核心[1]。数字乡村,通过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升级和转型。用科技赋能5a85d543af28a1ad29d4812e8d2efa0d乡村振兴,化解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满足“小批量、多批次、低成本、高时效”的农村物流需求,畅通经济循环,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智慧物流和数字乡村作为两大重要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物流模式和农村形态。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智慧物流以其高效、智能、精准的特性,正逐渐成为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两者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物流行业的效率和质量,也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研究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1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在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层面展现出显著的互补效应。智慧物流依托数字乡村所构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网络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即时传递与共享,为数字乡村带来了高效且便捷的物流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商品流通的顺畅与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数字乡村则借助智慧物流的技术领先与人才优势,有力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进程,为智慧物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这种良性的协同发展模式不仅带动了乡村相关产业的快速崛起,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更多活力,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乡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3]。

1.1 经济发展角度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通过优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乡村产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推动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为乡村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长。同时,数字乡村的建设促进了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种经济增长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

1.2 社会效益角度

智慧物流的引入为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使得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获取生活所需物资以及生产资料,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更有助于乡村地区民生福祉的整体改善。与此同时,数字乡村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优化与升级。农民因此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城乡差距得以有效缩小,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得以显著提升[5]。

1.3 生态环境角度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在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优化了物流流程,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数字乡村的建设还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了乡村地区的土壤和水资源,促进了乡村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再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保护,为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6]。

1.4 政策支持角度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智慧物流和数字乡村建设,对智慧物流和数字乡村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便推动两者的协同发展,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为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乡村地区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意识,也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7]。

2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与数字乡村的协同推进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其中,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技术应用遭遇瓶颈、人才储备不足、信息化需求与现有基础设施不相匹配,以及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尤为突出。为克服这些难题,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乡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以实现城乡经济的和谐共进。

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部分地区物流网络布局尚不完善,运输通道与节点设施的建设进度相对滞后,难以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制约了物流效率的提升,增加了运营成本,对智慧物流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此外,仓储设施建设作为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在许多地区仍面临技术水平偏低、设施数量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智慧物流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仓储设施的自动化、信息化等智能化水平亟待加强,以支撑智慧物流的高效运作与持续创新[8]。

2.2 技术应用难题

技术应用作为智慧物流建设过程中制约物流效率的关键问题,面临着复杂且多元的难题。首先,技术标准化与兼容性的缺失导致不同物流系统间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随着物流数据的不断增长,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如怎样妥善保护这些数据,防止泄露和滥用。此外,智能决策与优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数据噪声和不完整性的挑战,这严重影响了算法的应用效果。同时,物联网与感知技术的精准定位、追踪及大量感知数据的处理问题也亟待解决。尽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为智慧物流带来了巨大潜力,但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物流场景中有效应用这些技术,训练和优化算法,以充分发挥其价值,也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

2.3 人才缺乏

当前,我们缺乏既懂数字技术又了解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将现代科技应用于乡村物流领域,就能够提升物流效率和农产品流通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具备优化物流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的能力的专业化物流管理人才也尤为稀缺。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人才吸引力不足,导致难以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人才来满足智慧物流的需求。

2.4 信息化需求与基础设施不匹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地区的信息化需求日益增长,但现有基础设施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网络覆盖不全、传输速度慢以及物流设施的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物流信息无法高效传递和处理,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农民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2.5 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乡村地区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物流配送网络覆盖不足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等方面。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相对较差,给物流车辆的通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得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变得异常艰难。另外,乡村地区物流配送网络相对薄弱。由于居民分布分散,物流配送点稀少,物流车辆需要覆盖更广泛的区域,导致配送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同时,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资源整合,使得乡村地区的物流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这使得物流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效率低下,无法准确掌握货物的实时位置和状态,进而影响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策略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与精准施策。具体而言,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信息化需求与基础设施的匹配度,并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推动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城乡经济的全面繁荣[9]。

3.1 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推动供应链体系建设

优化乡村交通网络布局,提升运输通道与节点设施的运行效能,以强化物流体系的连通性与高效性。同时,推动供应链的深度整合与协同作业,提升仓储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以增强物流服务的响应速度与精准度。此外,还应加强物流信息的处理与共享能力,促进信息流与物流的深度融合,为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2 推进技术创新,提升设施智能化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力度,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并深入应用于乡村物流领域。通过提升物流信息处理效率,优化物流路径,降低物流成本,来实现乡村物流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建立智慧物流技术服务平台,为乡村地区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降低技术应用门槛,推动智慧物流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

大力实施乡村物流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一批既精通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乡村物流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加强与高校、职业学校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乡村物流发展紧密对接,为乡村物流领域精准输送专业人才。建立乡村物流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提高人才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物流事业,共同推动乡村物流的健康发展。

3.4 加强信息化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协同

制定乡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推动信息化与乡村物流的深度融合。加强乡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为乡村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积极推动乡村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展开深度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以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助力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3.5 深化“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布局与效率提升

积极构建高效、便捷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通过优化配送网络布局,来提升配送效率。大力推广智能配送技术,如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等创新应用,降低配送成本,并大幅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村民的紧密沟通与合作,建立村民互助配送机制,有效应对偏远地区的配送挑战,确保乡村物流的畅通无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对于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智慧物流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有效解决了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乡村地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显著提升了乡村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同时,数字乡村的建设推动了乡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然而,目前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瓶颈、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推动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10]。

4.2 研究展望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未来研究将聚焦于推动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深度融合,以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协同发展涉及多个关键领域,包括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数字乡村平台的高效建设与运营、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绿色物流的积极推广以及政策与制度环境的持续优化等。这些研究不仅将为智慧物流与数字乡村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还将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何黎明.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6):3-7.

[2] 智慧物流助力乡村振兴[N].光明日报,2021-12-29(4).

[3] 马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智慧物流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2022(3):133-135.

[4] 李佼瑞,韩皙.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36(5):81-91.

[5] 毕娜,麦思超.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3(6):136-138.

[6] 于倩颖,相成久,邱学林.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2(10):141-142.

[7] 王智泓.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战略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21(14):106-110.

[8] 程梦玲.基于智慧化配送体系的运输成本优化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1(13):103-106.

[9] 张曼婕.新零售背景下我国智慧物流的特征、现状及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1(4):43-45.

[10] 陈豪.城市智慧物流建设的动因及其绿色减排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20):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