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鉴于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绿色物流作为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已成为缓解物流产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的有效途径,也是物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完成“双碳”目标的重要要求。文章解析了绿色物流的概念及特点,并结合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宏观战略规划与微观操作层面出发,重点探索了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绿色物流的实践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绿色物流发展水平,更好地把握低碳经济时代的机遇,实现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绿色物流;“双碳”目标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20.005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energy consumption,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in China, green logistics, as a key element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Green logistics is also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for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achieving "dual carbon" targe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logistics, an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een logistics in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macro strategic planning and micro operation level, and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practical path of implementing green log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green logistics, better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in the low-carbon economy era,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Key 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reen logistics; "dual carbon" target
0 引 言
6ad7041ac9c1859315ddeedbcab4a511494f0c86fae96d5b17164e4b302f0312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不仅是连接制造生产与国民消费的重要纽带,更是产业链拓展、价值链优化和供应链强化的核心驱动力,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然而,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增加以及污染排放加剧,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携手多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强调企业必须加快绿色物流的发展步伐,以推动物流行业的优化升级[1],为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针对当前的“双碳”战略背景,多次强调了加快传统物流企业绿色改造升级的紧迫性。绿色物流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陈雪莹认为发展绿色物流对降低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应对能源短缺、环境危机的有力举措,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多方努力,政府亟需完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的财政补贴[2]。沙晓萱基于循环经济学理论,指出绿色物流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基本制度,不仅是应对环境挑战和资源压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对推动闭环循环经济的实现至关重要[3]。“绿色物流”作为环保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我国虽相继出台了多项促进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使得物流业在降低耗能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实施举措仍有改进的巨大空间。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物流,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将从宏观与微观层面为绿色物流发展提出有效路径,以推动物流行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1 绿色物流
1.1 绿色物流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初期,绿色物流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在物流配送和运输过程中遵守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针对每个环节采用环保的材料和方式,以减轻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物流的高质量发展。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绿色物流蕴含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充分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力求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是从环境资源着手,合理利用资源,使每项资源都能发挥相应的价值,构建一个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物流系统[4]。绿色物流来源如图1所示。
202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提出,绿色物流,也称为可持续物流或环境友好型物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合理规划和实施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5],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物流活动的负面环境影响和碳足迹,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1.2 绿色物流的特点
绿色物流旨在通过优化物流过程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有害资源的消耗,提高环保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物流运营效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物流的各个环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细化物流管理控制,优化绿色物流规划,全面改造和升级绿色物流系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其具有以下特点。
1.2.1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注重当前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人类生存环境的长远利益,是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其核心目的是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构建一个绿色、清洁且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协调统一。
1.2.2 具有时空性与动态性
绿色物流不仅是一个专业名词,更是一种践行理念。它不仅体现在某个环节,而且是贯穿于整个物流活动流程中的绿色理念。从产品生产、包装、流通加工、仓储、原料采购到回收,各方面都需要考虑绿色物流的实施。
1.2.3 行为主体多样化
绿色物流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其行为主体不仅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业的物流系统,还包括产品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以及产品消费者。具体来说,它不仅包含专门的运输公司,还包括生产公司、分销公司,以及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等。
1.2.4 科技加持绿色物流创新性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涌现了出如无人车、智能仓储、智慧物联网等一系列新兴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全面监控和管理物流环节,克服时空阻碍并大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活动中由外部因素导致的运输不可控性和库存堆积风险,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2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2.1 国家和政府层面对绿色物流的探索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于2019年设立了绿色物流分会,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该分会积极参与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法》等专业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建议,致力于推动物流绿色化进程。此外,分会还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关于“中国物流业碳排放及对策建议研究”的课题研究任务,深入探索行业绿色发展路径,积极为物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前瞻性建议与策略支持。
2020年,国家层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和《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快递绿色包装的具体发展目标。2021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推动物流行业绿色转型。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强调了绿色物流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202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将“绿色低碳物流创新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之一,强调了依托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绿色物流企业对标贯标达标活动的重要性[6]。截至2023年底,现行快递绿色包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26项,全面覆盖快递封套、包装袋、包装箱、电子运单、胶带、填充材料、集装容器等主要快递包装用品。推动快递绿色包装向“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持续推进。
2.2 行业和企业层面对绿色物流的探索
在绿色包装方面,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商快件一次性包装的使用率已降至5%以下,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已超过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过8.2亿个。京东在绿色包装方面持续探索,推进包装环节的减碳减排,其“shuttle自动化合流系统”“基于大数据算法的电商包装尺寸设计模型”以及“B2C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入选“2022年度绿色快递示范项目”。截至2023年,菜鸟已推出超过1 000亿个电子面单,累计使用循环箱130 000次,循环再利用快递包装2 410万个,共减少纸箱重量730吨。
在绿色配送方面,顺丰2022年新增新能源车辆4 911辆,累计投放新能源车辆超过26 000辆,通过截弯取直技术节约航空燃油量1 234吨,通过二次放行技术节约航空燃油量707吨,所实行的绿色运输举措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0.4万吨。京东在2023年规模化投用数十辆9.6米氢能源重卡物流车承担京津冀地区的中长途运输,每年可减少近千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行业首家规模化投用氢能源卡车的物流企业。菜鸟网络推行的“ACE”绿色智能物流车辆计划,旨在通过搭载智慧系统的智能化新能源车来实时分析订单数据,动态生成最优配送路线,实现配送员、车辆、仓库以及城市末端配送的全程绿色化。
在绿色物流技术研发方面。顺丰率先在物流行业树立了绿色低碳转型的典范,通过打造数智化的碳管理平台——“丰和可持续发展平台”,实现了对包装、运输、中转、派送等多个环节的全面覆盖,共计60余个典型场景、120余项指标,可实时核算企业端到端的环节碳排放,实现对设定碳目标达成情况的实时监控。京东物流不断加大多式联运规模,结合先进算法技术挑选碳排放少的交通工具,尝试不同货物混合运输,使整体达到35%以上,每月减排量达7.53吨。菜鸟网络自主研发的智能箱型设计和切箱算法通过精细计算为包裹提供最佳的长宽高尺寸建议,智能推荐适合的箱型并确定装箱顺序,提供详尽的3D摆放图,每年可帮助3亿个包裹采用最适用的包装,相当于减少8 000万个的使用纸箱。
3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路径
3.1 从微观企业角度
3.1.1 培养绿色物流龙头企业,带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物流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模式的制约,因此亟需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劲、管理模式先进、绿色技术领先的物流企业作为中坚力量,引领物流行业朝着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这要求物流企业积极主动地改变传统经营模式,通过组建物流联盟、市场融资等方式,从仅能提供单一业务功能的传统物流服务商转变为集专业化、规模化和多元化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不断优化调整战略布局和业务结构,丰富业务内容并强化自身独特的物流服务功能,实现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3.1.2 推进先进物流技术应用,实现降本增效
技术效率在我国绿色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对绿色物流技术的切实应用。为全面发展绿色物流,企业可通过条码技术、RFID技术对包装尺寸、形状进行专业化标准限制,并采用可降解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作为包装载体。[7]在物流运输方面,着力促进运输工具设备的低碳环保化改造,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氢能、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清洁能源在运输过程中的使用范围。物流仓储方面借助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仓储、智能仓储,对物流中心、分拣中心等地进行合理布局,设置仓储网络及各种设施。
3.1.3 研发新能源,完善绿色运输体系
运输环节是物流活动中能源消耗较大、二氧化碳排放较多的关键环节。多项研究表明,绿色物流的发展正面临碳强度过高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的挑战,这与目前物流企业使用的运输工具仍主要依靠各种汽油、柴油等非清洁能源的货车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亟需转变物流运输方式,积极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发展绿色运输、智能交通,优化管理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车辆空载率,减少客运货运量的不合理安排,构建并完善绿色运输体系,贯彻落实绿色低碳理念。
3.1.4 构建绿色物流联盟,加强供应链合作
物流企业应深化与上下游绿色物流供应商和客户企业之间的合作,以绿色、环保、节能、高效为核心理念,推动供应链合作向更高层次的战略联盟体系转型升级。通过并购、持股等策略加强对上游绿色物流原料、设施、工具供应商的控制,提升议价能力,降低绿色物流发展成本[8]。同时,与下游客户建立稳固的战略联盟关系,加强企业文化的传播及渗透,实现从价格竞争向文化竞争、品牌竞争的转变,以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例如,在为下游企业提供快递配送服务时,进一步拓展业务范畴,推出废弃物回收服务,降低物流往返运输成本,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2 从宏观政府角度
3.2.1 政策引导加法规强制,营造绿色物流发展环境
物流活动具有显著的负外部性,带来了噪声污染、交通堵塞、包装材料浪费等问题,影响了公众福利。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进行调节管控,明确环境污染的行为主体,使其承担相应责任并规范其环境行为,做到权责分明,强制保障绿色物流的实施。政府还需加强对环境的审计监管,约束企业在物流活动中的不经济行为,制定过度包装收费制度、交通堵塞收费制度等,对碳排放较高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必要时提出警告,以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3.2.2 制定产业规划,完善评价体系
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合理的产业规划和评价体系对绿色物流提质增效至关重要。首先,应细化绿色管理产业标准,如统一化包装规范、设定运输过程中的最低碳排放标准、提出解决库存积压的有效策略。其次,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执行行业许可制度,推动许可制度的绿色化,以便政府更加精准有力地监督与管理物流行业。同时,借助市场的宏观调控机制,为绿色物流管理理念在行业内的传播提供有力支持。最后,政府部门和联席会议要制定并完善绿色物流产业评价体系,明确各环节碳排放的计量方法,全面、公平地评估物流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推动全产业链的绿色升级。
3.2.3 制定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绿色化发展
为优化物流领域的能源消费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推动绿色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政府应制定针对性绿色激励政策,激发物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的内在动力。在绿色物流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可提供土地租金减免和税收优惠的激励政策,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压力,促进企业积极投身于绿色物流的发展。对于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的企业,政府除了给予宽松的税收政策支持,还应对其采用绿色物流技术、清洁能源及环保材料的行为,给予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等财政补贴。最后,为增强对物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强度,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物流企业采购新能源运输车辆、仓储设备等关键设备,以促进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9]。
3.2.4 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培养绿色物流人才
绿色物流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低碳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提高物流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强对高素质、复合型教授和管理人才的引进以及就业保障。企业应秉持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理念,与高校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建立战略联盟,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互相学习共同研发先进技术。此外,要对技术人才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研发能力,优化人才的工资待遇,构建一支高效、专业的技术团队,吸引更多高素质绿色物流人才的加入[10]。
4 结 语
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绿色物流作为未来物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路径之一。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关键在于契合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局势,以政策法规为保障;打破企业间管理决策的壁垒,共同构建良性、协同、开放的全新合作模式;降低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减少污染排放;勠力打造产学研平台,创新绿色物流先进技术,培育更多绿色物流管理的高级人才,兼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此,我国物流企业应致力于发展绿色物流,强化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与生态环境共同生存与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松岭,杨子夜,丁宇峰.快递业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4-15.
[2] 陈雪莹,段瑞娟.基于模糊物元分析法的宁夏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评价[J].宁夏农林科技,2020,61(2):35-37.
[3] 沙晓萱.数字经济背景下绿色物流发展创新路径探析——基于PDCA循环模型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4,46(1):179-181,100.
[4] 任豪祥.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物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1,26(9):64-65.
[5] 王志伟.包装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路径、方案与实践[J].包装工程,2021,42(S1):1-5.
[6] 林丽金,陈乐群,林芳,等.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3,36(9):65-69.
[7] 宋兴.顺丰公司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2.
[8] 祝安然.黄河流域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22.
[9] 常雪梅.S快递公司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10] 霍雨佳,长青.内蒙古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析[J].内蒙古统计,202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