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 价值旨归、现实审视与方法路径

2024-11-08 00:00章文强孟庆月唐文涛徐艳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承继革命精神、续传红色血脉、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的有力保障。要深入审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机制不协调、教学方式单一陈旧、教师队伍建设不配套、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善用“大课堂”,善建“大平台”,善育“大师资”,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进一步切实发挥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思政课”;价值旨归;现实审视;方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4)05-0043-06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着重指出,全社会应崇尚劳动,积极倡导见贤思齐,着力加强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要讲好劳模故事、工匠故事以及劳动故事,以此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 1 ]。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高校育人的目标指引了方向[ 2 ]。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3 ]。与此同时,教育部等部门也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4 ],提倡高校应深入践行“大思政课”理念,恪守其内在逻辑与发展脉络

自此,有学者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思政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钟瑞添[ 5 ]等从“大思政课”视角探索了提升劳动教育成效的途径,提出要认识高校劳动教育的定位、建构大师资体系、校园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用好大资源平台;陈佳妮[ 6 ]强调了应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营造劳动教育氛围、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劳动教育。

因此,深入剖析“大思政课”视域下劳动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挑战,并探讨如何在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中实现劳动教育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这不仅是当前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未来教育发展中的一项紧迫课题。唯有将“大思政课”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切实落地,细致实施,方能取得长远成效,为培养更多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作出贡献。

一、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7 ]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为核心要义的劳动精神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教育内涵。

(一)有助于“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大思政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思政教学形态,应运而生,旨在适应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是思政课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巧妙地运用微课、微电影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劳动精神的鲜活素材以多维、直观的形式展现,能够有效激发青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并推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

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校为主干的理论“大课堂”,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劳动精神的内涵,承载着思政课的育人使命。“大课堂”并非简单地将劳动教育融入一门或几门思政课程之中,也并非仅仅通过播放劳动视频或讲述劳动故事来传达劳动精神,而是通过深入剖析和透彻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劳动精神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出强大的育人力量。这样的“大思政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更能引导他们将劳动精神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有助于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是一体化设计的核心要义[ 8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首先应该抓住一条能够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核心内容的主线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劳动教育就符合这一抓手的条件。深化大中小一体化劳动教育建设,离不开学校、社会及政府的同心协力与持续努力。而高校作为一体化劳动育人体系中的关键主体之一,不仅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还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源优势。因此,高校将劳动教育融入 “大思政课”,肩负起引领和推动大中小一体化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确保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通过劳动教育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让他们深刻理解劳动在个人成长以及社会进步中的核心地位,从而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在“大思政课”中亲自动手操作,进而磨砺其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技能。实践经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情境紧密结合,还能显著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学生需要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学生需要投入一定的体力和精力,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缓解焦虑情绪,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为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高素质、强能力、勇担当的新时代劳动者,为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劳动基石。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审视

(一)管理机制不协调

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积极推动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全面融入与实施,确保劳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而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然而,在将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过程中,部分高校仍存在一些不足与脱节之处,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方面存在不足,对“大思政”理念内涵的认识尚浅,未能高层次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大思政课”中的重要价值,从而导致劳动教育在实际执行中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往往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实质性的推进[ 9 ]。

例如,部分高校把劳动教育课程当成简单的实践课程,由教师自由找空闲时间上课,管理散漫,缺乏重视。甚至有些高校未专门给劳动教育课程计算课时费,也导致不少老师的不重视。另外,教师的培养缺乏适宜土壤,尽管有不少高校已经将劳动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然而在课时安排上缺乏统一且强制性的标准。这导致课程安排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对劳动教育课时进行分散化的安排。这种安排方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仅不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架构,更可能导致劳动教育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其真正的教育价值。

此外,在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劳育体系”的过程中,高校对劳动教育的总体谋划与制度设计尚显不足。这种不足导致劳动教育体系呈现出一种“隐含化”和“碎片化”状态,未能形成统一的整体。

(二)教学方式单一陈旧

网络信息化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置身于多元信息的洪流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标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尚未完全成熟,这一现状对劳动教育融入“大思政课”的载体及方法构成了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传播载体的创新性不足以及高质量协同性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如教材陈旧,关于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和指向性教材尚显匮乏,从而无法支撑其深入发展;教学方式单一,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未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道德情感需求,使得劳动教育过程显得机械而缺乏活力。此外,部分辅导员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缺乏有效引导。专业课教师则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了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导致劳动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脱节。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劳动教育传播载体的创新,完善高质量协同性劳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推动劳动教育在“大思政课”中的有效融入。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配套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核心在于优秀的教师团队[ 10 ]。同样,劳动教育课的成功与否,依赖于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对于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当前劳动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尚难以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需求。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新课程的设立,导致了劳动教育教师的需求量剧增。然而,短期内足够且专业的专职教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造成了结构性的教师短缺,供求关系明显失衡。在政策推动下,高校辅导员及其他任课教师迅速肩负起劳动教育的责任,使得劳动教育教师的总数得以快速充实,但专职教师普遍不足。在此情境下,承担劳动教育任务的教师可能并不具备完整的劳动知识体系、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等,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在认知层面,部分老师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化倾向,对其价值观的认识不够深刻,仅将劳动教育视为增加课时或顺应学校安排,缺乏对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文件的全面了解[ 11 ]。尽管教师们普遍认同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但在应试教育考评机制的束缚下,其劳动教育认知与教学实践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依然盛行,五育融合的价值观并未得到广泛践行,甚至存在“以劳为耻”的错误观念。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思政课的教学评价,我们必须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效果作为根本评价标准,确保教育教学的目标与实际效果相一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从“大思政课”的视角审视当前的评价体系,不难发现,多数高校劳动教育仍停留在“知识论”为主导的量化评价模式上。这种模式侧重于根据教学要点和培养要求,通过试卷测试来检验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过于侧重“知识论”的考核,导致教师在评估学生时更倾向于关注考试成绩,而非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部分高校在课程评价方面所采纳的指标存在显著不足,这已成为制约课程评价客观性与精确性的关键要素。在深入实施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部分高校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明显缺失。这种缺失不仅妨碍了学生实际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对劳动素养的提升构成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12 ]。

三、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方法路径

从传统的思政课到如今的“大思政课”,仅一字之差,但实质上体现了思政课理念的深度更新、视野的显著开阔以及格局的全面拓展。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进行全面升级的重要体现。通过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系统的“大思政课”体系,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度政治觉悟、深厚文化底蕴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13 ]。

(一)做好顶层设计,融入“大思政课”,打造大思政教学格局

顶层设计对于高校顺利、高效地开展劳动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基于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学生成长的阶段性需求以及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高校一方面应按照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探索以劳育人新思路,充分挖掘劳动资源和育人元素,确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精心策划并有效实施教学方案,以确保劳动教育能够自上而下地高效推进,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深化与落实。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国家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高校应构建一个全面且新颖、符合实际情况的劳动教育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管理劳动教育领导机构,负责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协调,确保相关政策和措施能够顺畅地上传下达,从而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统一的领导和管理,推动劳动教育工作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质量,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二)善用“大课堂”,加快劳动教育与“大思政课”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15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拓展,旨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坚持思想引领、理论支撑和实践强化的原则,确保学生从思想、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都能接受到劳动教育。通过搭建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平台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劳动综合素养。通过精心策划并举办一系列以讴歌劳动模范精神、劳动价值和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公开讲座、论坛及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深入体验并亲身感受榜样所散发的力量,使劳动精神内化为学生们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石,并转化为他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是在教材编写方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文件为指导,结合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从基础知识技能到复杂的学科技能逐步推进。

三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等多种方式,营造劳动育人的良好氛围。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劳动知识,还能在课外活动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三)善建“大平台”,打造劳动教育新媒体阵地

“大平台”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资源支撑,将劳动教育思政元素深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案例库、素材库等资源丰富的“大平台”之中。这些元素不仅为构建教学案例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更是赋予了“大思政课”以更加生动具体的内涵。

首先,互联网时代为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可以借助网络的广泛影响力和便捷性,深入探索“大思政课”背景下的劳动育人新路径。通过将“线上”理论教育与“线下”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能够更加合理且高效地利用劳动教育的各类课程资源,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优化。例如,高校可以将扎花技艺、烹饪技巧以及手工制作等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精心策划成“教学资料库”,上传至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或网络学习平台,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自由、便捷地下载使用。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利用了数字化资源,还极大地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通过空间互联与终端的对接,新媒体实现了空间的跨越,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16 ]。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微信、QQ、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劳动教育与劳动精神的传播效果,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高校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广泛宣传优秀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发挥模范典型的引领作用,激发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热情和对工匠精神的认同。还可以结合特定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宣传报道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推动劳动教育的常态化,进而取得更为显著的教育效果。

(四)善育“大师资”,打造“又红又专”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

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实施的关键举措。通过选拔培养、引进优秀、激励评价等措施,可以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通过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教师岗位,选拔一批具备劳动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提升。将劳动教育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中,确保他们具备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从生产实践步入校园课堂,不仅需要思想道德的熏陶,还需掌握相关的教学技能。他们不仅要成为“大思政课”的杰出引导者,在业务上有所建树,更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出色的思政育人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积极引进一线劳动的先进工作者或劳动模范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分享他们的劳动经验和故事,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情。这些优秀劳动者的加入为高校劳动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路。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通过设立劳模教师评比等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17 ]。将劳动教育成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中,作为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等的重要依据,从而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构建劳动教育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我们应着力实施岗前培训、骨干培训以及访学交流等措施,以全面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素养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利用教师暑期学习会、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等资源,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不断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开展思政课教师的通识培训、“大思政课”专题培训,借助专题讲座、教学实践以及以赛促练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师整体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了有效实施劳动教育,应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确保大学生能够深刻领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和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并学会理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关系,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育人内容及育人路径,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校应悉心设计调研问卷,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设置针对性的问题,合理确定问卷发放的数量,以确保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从而得到更全面、更具代表性的调研结果。针对教师的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应涵盖校领导、分管领导、二级学院(系部)负责人、普通在职教师及外聘教师等多方意见;针对学生的评价,还需纳入实践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反馈[ 18 ]。在劳动教育的评价过程中,不同主体应各有侧重。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应聚焦于劳动教育方式、策略的有效性以及个人获得;教师作为劳动教育的施教者,应着重评价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学校执行教育方针的成效以及教师团队的协作与建设情况;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引领者和建设者,应侧重于评估劳动教育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制度制定是否完善、课程规划是否科学以及活动实施是否有效。通过这样分层评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效,为优化教育策略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已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一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柱。通过“大思政课”深入探索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高校与教师需精心规划劳动课程,确保其科学性与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需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深入研究和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及其实现机制,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激发他们的理想信念,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002).

[2]佚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教育科学论坛,2020(15):3-6.

[3]佚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科学论坛,2020(24):3-11.

[4]佚名.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J].教育科学论坛,2022(27):3-7.

[5]钟瑞添,陈小霞.依托“大思政课”促进高校劳动教育成效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23(7):33-36.

[6]陈佳妮.“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原则与路径[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2):75-78.

[7]“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N].人民日报,2021-03-07(001).

[8]佚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青年报,2024-03-19 (003).

[9]叶安胜,赵倩,周晓清.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1(7):16-20.

[10]佚名.《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小康,2020(27):20.

[11]管娟.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D].青岛:青岛大学,2023.

[12]朱丹.劳动教育在高校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66-70.

[13]金正波.建设大课堂 搭建大平台[N].人民日报,2022-08-26(006).

[14]李向东,周兰珍,李立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价值与实践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24(4):56-59.

[15]《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J].国家电网,2018(6):60-61.

[16]梁向东.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N].山西经济日报,2023-08-23(004).

[17]何茜,罗平云,卞含嫣.建构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44(4): 46-51.

[18]韩奕文,葛萍,孙玲先,等.基于“以生为本”理念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探究[J].职业技术,2024,23(2):63-70.

The Value Destination, Realistic Examin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ZHANG Wenqianga,MENG Qingyueb,TANG Wentaoa, XU Yana

(a.College of New Energy;b.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lege,Jingchu universtity of Technology,Jingmen,Hubei 448000,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great spirit of building the Party, inheriting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continuing the red bloodline,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 We need to thoroughly examin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uch as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inadequate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imperfect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op-level design, make good use of the “big classroom”, build a good “big platform”, cultivate “master talents”, improve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etc., and further effectively integrate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Key words:Labor education;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Value orientation; Realistic examination; Method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