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征

2024-11-08 00:00尉迟光斌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思想的基础上,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而形成的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论述,包含着奋斗的宏伟目标、主体力量、价值意义、实践要求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具有系统思维、问题导向、主动精神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品格。

关键词:奋斗精神;科学内涵;主动精神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4)05-0001-06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说:“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1 ] 162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顺利实现建党百年第一个宏伟目标,完成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一步之后,乘势而上开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这个新征程的首个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即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牢记“三个务必”,增强历史主动精神,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华章,其中提到“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对共产党人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再次号召,是习近平同志自党的十八大当选为党的总书记以来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总体上,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讲话,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等方面的思想基础,蕴含着新时代奋斗宏伟目标、奋斗主体力量、奋斗幸福意义、奋斗实践要求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体现了系统思维、问题导向、主动精神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优良精神品格。

一、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深刻把握“两个大局”的国际国内时代态势,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几乎在每篇讲话中都蕴含着对奋斗精神的时代呐喊和呼唤。从思想资源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讲话的形成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思想,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中华优秀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融合的智慧结晶。

(一)思想来源: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思想的继承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动荡变革时期,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扛在肩上,作为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远奋斗目标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自此,中国共产党在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坚持把未来的远大目标与具体历史阶段的近期目标相结合,使党的奋斗牢牢建立在科学的目标导向上,从而保证党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最终都能化险为夷,确保了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直至今天,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现代政党组织,领导着十四亿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着惊天动地的奋斗故事。

百年党史本质上就是党的百年奋斗史。党从成立迄今经历了四个重要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党艰苦奋斗的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党认识到帝国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中国社会制度急需根本变革,为此,毅然决然地从单纯的工人运动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并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经过几十年的流血牺牲,取得了革命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过肃清反动派残余武装、完成土地革命、取得抗美援朝胜利,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斗争中站稳脚跟,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后又经过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饱经战乱、一穷二白的中国奠定了农业、工业、国防等坚实的物质基础。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面对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落后的物质状况,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毅然决然地开启了改革开放,从而成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引中国走上繁荣发展大道,赶上了时代之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靠近中华民族复兴目标,所以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谚语,在一系列讲话和党的文件中都渗透着激励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精神。

(二)哲学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诠释

百年奋斗,玉汝于成。从哲学上讲,党的奋斗精神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上的思维表达。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客观的物质世界并非静止不变,其根本的特性是运动变化,而物质的运动变化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物质内部的矛盾。无论世界整体,还是具体事物,其运动变化皆来自其自身的矛盾。所以,从这个角度,即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其自身对立的矛盾中汲取力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观点。依据这种世界观,可以得到与之相应的方法论:世界之改变来自于不懈奋斗。在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萌芽”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道,以往的哲学家们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世界的物质本体决定了坐享其成无法改变世界,必须依靠具有自觉意识和主动精神的人的不断奋斗,解决一个又一个摆在自己面前的矛盾,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就整体而言,人类世界就是人类在不断解决与自然界的矛盾中得以向前发展的。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2 ] 183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这种思想就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升华。

(三)文化传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中国共产党是诞生于中华大地的现代政党组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相比于西方神性文化从上帝的外界视角探讨人类的命运,中华民族善于从历史中探寻自身民族的生存密码。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而不坠,艰苦奋斗是根本原因。在艰苦奋斗中,中华民族战胜了自然带来的一个个艰难险阻,经受了一次次磨难,锻造了无与伦比的生存发展智慧,形成了开拓创新团结精神。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续,当代中国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3 ] 107

在中华民族早期传说中,流传着很多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故事。比如,《山海经·北山经》描述“精卫”不以其弱小衔西山石木填满大海的情形,《列子·汤问》记载天塌地陷时女娲炼五色石补天阙,以及愚公面对高山阻碍不畏艰辛挖山开路的故事,《淮南子》记载了后羿勇斗酷热天气、张弓射落九日造福人类的神话。神话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胚胎,蕴含着这个民族对于世界的初步认知和精神雏形。有西方学者认为,相对于西方神话面对大洪水时选择造诺亚方舟而避难,中华民族选择了与洪水搏斗,通过疏导方式最终降服水患,这是中华民族敢于战天斗地的生存品格。中华文化的神话中浸透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艰苦奋斗精神。

另外,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不像西方文化把世界本原视为一个人格上帝创造的对象,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世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机制,要使世界正常运行,唯有不断奋斗,这实际上是认为本原世界之存在不是静止的对象性存在,而是在奋斗中形成的存在。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第一卦“乾卦”卦象解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世界本原之“天”刚健运行生生不息,君子当如“天”之刚健运行,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奋斗在某种程度上是世界本原的精神规定,蕴含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正是这样一种来自世界本原的奋斗精神,成就了中华民族久经磨难却绵延五千多年而不断的辉煌历史。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都蕴含着奋斗精神,因为人类世界和人类的事业都是从人的奋斗中开拓出来的。没有奋斗,什么都不会发生,有奋斗就有收获,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世界本体的认识智慧。所以,总书记讲话多次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指出中华民族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Xj2b0XrQMbpkgBbUpVuHZg==人民奋斗的结果,党的十二大报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该坚持的五大原则,其中之一是发扬斗争精神。

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包含着科学内涵。理清这个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对于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总体上,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包含奋斗目标、奋斗力量、奋斗意义、奋斗要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奋斗的目标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依附于资产阶级的工人群众不过是一股历史盲流,无法形成历史力量。奋斗作为每个时代的人的历史力量,其根本在于目标远大,且科学明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首先就是指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斗的宏伟目标是什么,把所有的奋斗力量聚合到一个统一目标上。在新当选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 ] 4习近平从当选党的总书记之日起,就明确了为民族复兴和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奋斗目标。紧接着,在之后不久参观《复兴之路》时,习总书记从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历史视角解释了为什么要以民族复兴为目标,他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bQKy+uQnzi4Rkf27lN3pXA==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4 ] 35-36在建党百年的历史决议中,习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一切奋斗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这一目标,并且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目标引领奋斗方向,目标凝聚奋斗力量。在新时代民族复兴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宏伟目标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还区分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建党一百年之前瞄准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后聚焦的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在科学明确的目标下,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最终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历史洪流,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科学地指出了新时代奋斗应该走的道路,他常讲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根本成就,必须坚持。他以一篇文章作比喻,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篇大文章,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写下来了精彩篇章,这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一系列论述是一个体系,其首要的特征就是指出了新时代奋斗的方向和奋斗应该走的道路,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

(二)指明奋斗的主体力量:“聚合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

奋斗的主语是人,奋斗的力量来自于人的拼搏努力。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奋斗智慧,才能汇成书写历史的磅礴洪流。习近平关于奋斗重要论述的第二个显著特征就在于,总书记指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拼搏奋斗汇聚成书写中国历史、实现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磅礴力量。在十八大当选党的总书记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总书记首先看到了个人力量之有限与人民力量之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历史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4 ] 5 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习总书记第一次使用“磅礴力量”,他说:“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4 ] 49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4 ] 4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把“磅礴之力”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起来,指出“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5 ] 5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比坚定的前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从“应然”的视角诠释了人民力量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而且从历史实践的“实然”角度赞扬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首先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成就赞扬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在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建设了大好河山、开拓了辽阔疆域、治理了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今天中国人民所拥有的一切蕴含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和奋斗智慧[ 5 ] 140-141。其次,习近平总书记还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赞扬了中国人民的奋斗成就。习总书记在建党百年讲话中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荣光,属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再次,总书记还具体论述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四个历史阶段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和伟大意义:“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义革命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然后指出,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 3 ] 4-7。

(三)诠释奋斗的幸福意义:“奋斗的人生最幸福”

从整体上,中华民族迄今挺过的所有磨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而就个体而言,只有在不断的艰苦奋斗中,每一个人才能激发智慧,展现才华,实现抱负,获得意义和幸福。这不单单是价值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得出的必然逻辑。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都是一个过程,人的生命也是一个过程,人的生命过程有始有终,生命过程的丰富与精彩不在于无所事事,而在于不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带来令自己生命惊叹的成就。习近平在2012年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后与记者见面时就点出了奋斗的这一至理名言:“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 4 ] 4 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6 ]幸福是人的幸福,奋斗是人的奋斗,只有奋斗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幸福方能随行而至。“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4 ] 54人生是一趟单程旅行,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兑现这趟单程旅行的魅力和价值。

幸福并非只是吃喝玩乐,真正的幸福在于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这就需要靶向未来的理想指引,在理想指引下,通过发挥自己的生命智慧,自我努力奋斗,实现理想,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我生命的认同和肯定,此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就是把奋斗与人生美好理想联系起来。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代表座谈时,他说:“人生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4 ] 52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他指出:“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5 ] 334理想和志向是奋斗的牵引力,使奋斗汇聚成力量,然后才能看到改变世界的奋斗效果,否则人生如无舵之舟、无头苍蝇,四处碰撞,心灵无处安放。“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5 ] 335

有了人生理想和志向,人生就有了方向,人生才会无惧艰难困苦,才能经得起风霜雪雨。从奋斗的角度看,艰难困苦是奋斗的底色,奋斗就在于攻坚克难,人的精气神在攻坚克难中锻造,人的智慧见识在攻坚克难中增长,人生在奋斗中成长成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6 ]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的幸福意义论述,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奋斗之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准则:奋斗的人精神最富裕,最能从奋斗中体会到生命意义、懂得生命价值。

(四)确定奋斗的实践要求:“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6 ] 奋斗不是口号,而是一种锻造和磨炼,所以奋斗在现实实践中有具体的斗争准则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的重要论述,首先从时代的问题中指出了时代的目标。在讲话中,他形象地描绘出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以这个宏伟目标凝聚所有中国人的奋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共产党员党性本色的角度强调了奋斗的目标:“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7 ] 49从实践层面讲清楚奋斗的目标,是为奋斗架起导航仪,把所有中国人的奋斗汇聚一起。

其次,从实践层面,奋斗还必须落实到攻坚克难的具体问题上,奋斗不是蛮干,奋斗的关键在于有奋斗本领,能够攻克具体问题,而本领的取得首先要靠学习。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党校建党八十周年庆祝大会说:“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力量,这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工作致胜的看家本领。”[ 8 ] 33实践是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的实践,努力奋斗是着眼于实践的奋斗,要奋斗就必须学习,真学真懂真用,奔着解决问题的目标而去。习近平说:“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 8 ] 36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改变世界,始终坚持努力奋斗与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须臾不离。成功的实践必须做到知与行统一,奋斗是建基于“知”上的“行”。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言,新时代的奋斗,必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规律。

三、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质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风采,具有洞察时代主题和问题的鲜明特质,体现了科学的系统思维、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的有机统一。

(一)彰显了科学的系统思维

系统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的论述中也体现了科学的系统思维。首先,这种系统性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专门论述了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价值内涵和重要意义,而且,在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的几乎所有的讲话中,都蕴含着艰苦奋斗精神。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自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民族复兴进入爬坡登顶的攻坚阶段,同时世界格局进入百年未有大变局阶段,重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不容犹豫推脱,唯有奋斗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蕴涵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立场观点方法,凸显了这个历史阶段中国人民的主体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

从内容上看,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新时代奋斗的时代背景。新时代奋斗是处于世界百年变局大势与中华民族复兴历史机遇交织的奋斗,奋斗的宏伟目标是民族复兴,奋斗的力量来自中国人民,奋斗的主心骨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是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的精神表现,奋斗必须善于把握历史规律,奋斗必须搞清楚我们面对的具体问题,奋斗就在于敢涉险滩、善啃硬骨头,奋斗要敢于自我革命以确保领导力量的先进性纯洁性。所以,理解和阐释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视阈下进行,系统把握其中的思想精髓,要从历史与现实、应然与实然、宏大目标与具体问题的有机统一中领略其精神实质。

(二)坚持了明确的问题导向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 3 ] 3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坚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奋斗是奔着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奋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理清了未来一段时间奋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了十年前党风政风、经济建设、网络意识形态生态、生态环境、祖国统一等等诸多方面面临的矛盾问题,通过针对这些问题的伟大斗争,党和国家的事业才取得了令全体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瞩目的成就。

问题是矛盾的凸显,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在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中还凸显了一种立足于具体问题的唯物辩证思想,用辩证眼光看待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面临的困难。“从国内看,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关键是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 3 ] 120 辩证审视奋斗的问题,确立奋斗着力的方向,有的放矢,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说:“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才能结出果实。”[ 4 ] 173 辩证考察实际问题,是奋斗必不可少的前提。除此之外,奋斗必须一步一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步步落实,环环相扣,直至问题解决,彰显奋斗的实践效果。习近平引《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 ] 174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4 ] 183 “要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子一锤子接着敲……要一茬一茬接着干。”[ 4 ] 400 奋斗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实干才能出成绩,实干才能兴邦,这是奋斗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体现了鲜明的主动精神

奋斗,说到底是一种人的积极有为、主动作为,体现了人的主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系列论述,不仅论述了个体的奋斗意识,更重要的是,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类历史和中华民族历史的现代阶段,基于历史使命,应该持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在“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上。这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奋斗道路的历史自觉。在2013年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他特别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4 ] 21。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脱贫攻坚战役积极谋划,生动展现了党的总书记对于完成历史任务的主动意识。他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7 ] 84 建党百年的历史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体党员“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列宁.列宁全集:第55集[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2-15(002)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Th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Xi Jinping’s Discourses

about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n New Era

YUCHI Guangbin

(Marxist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Hubei 442000,China)

Abstract:Xi Jinping's discourses about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n new era, consist of his series of speeches about Chinese nation rejuvenation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d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Marxist world view. Xi Jinping's discourses expound the grand aim, subjective power, value and practice requirements in the struggles. Xi Jinping's discourses contain systematical thinking, question orientation, initiative spirits, representing the philosophy of pioneering an enterprise with painstaking efforts hel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Key words:Spirit of Struggle;Scientific Connotation;Initiative Spir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