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指导,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教学为例,基于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把教学目标预设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对预设的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学习任务分析、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旨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科学取向教学论 目标分类理论 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13-75-04
梁焱 / 广西南宁市第五十六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南宁 53003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自筹经费一般课题“‘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实’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2023C392)
一、科学取向的教学论
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是指基于科学心理学和实证研究的教学理论,它产生至今只有30余年的历史,其标志性成就是美国著名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1]加涅将知识的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能力、知识方法、动作能力和态度,建立了知识分类的思想基础。“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提出之后,持信息加工观的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问题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的知识,即程序性知识。后来认知心理学家进一步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个亚类:一类是支配自动化技能的,不需要意识控制;另一类是支配认知策略的,需要意识控制,被称为策略性知识。”[2]加涅的分类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的分类情况比较见表1。
从以上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陈述性知识指个人通过线索能直接回忆出来的知识。不论学生掌握何种知识,从具体事实如“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到抽象概念和原理如“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学生能直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都属于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指的是关于办事的方法或者操作步骤。此方法或者步骤需要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或者练习感受知识的存在。
策略性知识指人类为了提高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活动的效率,运用一定的操作步骤或规则来调控自身认知过程形成的知识。例如关于思想政治主观题的审题方法,教师会先教学生审思想政治主观题的设问:第一步,审知识范围,明确本题大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的小范围(具体哪个知识点);第二步,审设问的方式(考查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第三步,审思维对象(设问所涉及的相关主体、主体行为以及其他事项);第四步,审设问的层次(指的是复杂的设问中包含多少个逻辑层次或多少项任务要求)。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在练习审题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审题方法。只有这些审题方法被学生灵活运用,而且切实优化了学生的审题行为,提高了审题效率时,我们才能认为学生习得了思想政治审题的策略性知识。
二、高中思想政治知识分类
(一)高中思想政治陈述性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陈述性知识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新民主理念的含义,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我国的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历史观、辩证观、发展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等知识。这些知识一般要求学生以记忆为主,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占比很大。这些知识是学生正确运用高中思想政治语言,形成用高中思想政治程序性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程序性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程序性知识又称为高中思想政治智慧技能,用于回答“为什么这样”以及“怎么办”的问题。它是学生思想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是学习者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推理的基本能力,亦称为思想技巧,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学习者仅仅回忆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概念、特点、基本原理而没有恰当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那么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还只是属于陈述性知识,没有上升到程序性知识的高度。
(三)高中思想政治策略性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策略性知识又称高中思想政治认知策略,是学生“怎么学”的知识。它属于一种思想技巧,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能力,包括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辩析能力等。它与智慧技能即高中思想政治程序性知识的本质区别是:智慧技能指的是运用已掌握的思想政治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认知策略指的是运用已有的高中思想政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调控自己的学习加工活动。前者侧重于“学会”,后者则侧重于“会学”,即学生能意识到所学习的策略是什么,什么时候运用,适用于什么范围,怎样做。
三、应用科学取向教学论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选择的操作流程
本文以思想政治必修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课为例,探讨在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指导下,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把教学目标预设为学生的学习结果
根据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预设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明确它们是怎么分类的。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中的智慧技能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5个由低到高的学习层次。教师根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基于教学目标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①正确记忆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等;②辨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③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④正确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二)对预设的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对预设的学生学习结果的分析是从终点目标倒推出达成目标,直到分析出起点目标。教学的顺序和学习任务分析的顺序是相反的,即教学的顺序是从学生的起点开始教学(复习原有知识),一步步实现达成目标,最终实现终点目标。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预设的学生学习结果进行任务分析:
1.确定教学目标中暗含的学习结果类型
本课的目标①和③的学习结果属于言语信息,即陈述性知识;目标②和④的学习结果属于智慧技能,即程序性知识,其中目标②是辨别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智慧技能中最低层次的辨别,是形成高级规则的基础,目标④是高级规则学习,属于策略性知识。
2.分析每一类学习结果达成所需要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正确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是智慧技能。根据加涅的五个学习层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原理)的学习必须以掌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市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中的宏观调控知识(有为政府)(概念学习)”为前提条件;宏观调控等概念的学习必须以“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辨别”为前提条件。具体学习流程如下: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分析问题(规则学习)→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概念学习)→通过材料分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辨别学习)。要想达成预期学习结果,需要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析并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的概念,对国家的财政、税收、银行利率等有一定的了解。
(三)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选择教学步骤、方式、方法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分析完学习任务后就可以确定采用何种教学策略了。采用任务分析方法把学习结果分类以后,可以选择的方法十分有限。教师要通过真实事例让学生理解和把握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等概念。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分析问题也只有“例—规”法和“规—例”法两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具体指什么?理解了宏观调控目标具体所指之后,才能在情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等概念时,教师提供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预期目标的图片,内容包括全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居民价格指数、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等信息,让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找出相应的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促进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加就业,居民价格指数→稳定物价,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数据情境中很快地把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情境结合起来,进而能准确地记忆宏观调控的目标。
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时,提供《重庆市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的文件,让学生从这份材料中找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学生在具体的材料情境中,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从例子中掌握概念。在教学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相关知识时,提供二十大报告中推动乡村振兴的材料,让学生在材料中找出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具体情境中,学生通过将情境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探索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使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使学生在情境中对宏观调控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等陈述性知识有新的认识,增强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辨别时,先出示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图片,再向学生阐述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国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政府投资、国债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业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再提供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别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
当前,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如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偏重,融资难、融资贵、现金流不足。对此,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
(1)请结合一种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为解决材料中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具体举措。
让学生通过完成练习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知识转变为技能。学生在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分析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
(四)教学步骤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可采用以下步骤,详见表2。
1.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3.厘清现有知识的信息 3.厘清现有知识的信息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5.对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 5.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反馈与纠正 6.提供提取知识的线索 6.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促进迁移 ][认知结构重组][知识转化为技能][根据线索提取知识][技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不是完全分开的,表2左边的教学步骤可以用于教学陈述性知识的一般过程,表2右边的教学步骤可以用于教学程序性知识的一般过程。
表2左右两边的教学步骤前面四步是相同的,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左边的第五步通过重复记忆增强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第六步根据线索提取知识,解决知识理解问题,使学生掌握陈述性的知识。右边的第五步通过认知结构重组,帮助学生形成规律性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学会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技能,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的知识才能转化为指导学生做事的规则或策略,形成程序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是零散的、琐碎的、片面的、静止的事实性知识,而是逐渐掌握了一种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教师这种教学方式恰好与当下课程改革倡导的大单元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指导下,学生学习结果的产生和成功需要一定的过程和内、外条件。“教”只是“学”的外部条件之一,它通过引发内部条件的变化,帮助学生有效和高效地学习。[3]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规律,才能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科学取向的教学论的核心理念及其应用的基本操作程序[J].当代教育科学,2012(8):3-5,30.
[2]皮连生.现代心理学关于学习结果、过程和条件的理论:兼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分类中的某些观点[J].当代教育研究,2003(21):35.
[3]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