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教学理念,但目前在实际的课堂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学习、评价不能达成一致与融通等问题。对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价观念,设计评价任务需与“教”和“学”的目标一致,以学业质量为参考制订评价标准,根据学生表现和评价结果调控评价过程。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评价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13-42-04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教学中的认识误区与实施困境
(一)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价存在认识误区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目前,有的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这一理念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评价”只是因循完成的流程之一。在这种思维认知下,教师可能会按照一体化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按照流程进行教学,适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但实际上,这样的认知和做法忽略了“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实践中应有的丰富、复杂的元素,是对这一理念和内涵理解的窄化。从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教—学—评”一体化强调的是教、学、评三个要素互动的、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发展过程,也就是即教、即学、即评,在师生、生生、教学内容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并且能持续生成新的教学、新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评三者之间缺乏一致性
“教—学—评”不一致指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之间存在不一致或脱节的情况。有些教师总是关注自己“是不是教过了,是不是讲过了,有没有讲完,有没有讲漏”,而很少关注“学生真的听懂了我所说的内容了吗?真的学会了我所教的东西了吗?”[1]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有位教师在上《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课时,设立阅读目标如下:立足当下,尝试思考乡土社会发展问题;培养思辨思维,进而思考如何审视乃至重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这一目标对应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最勇敢的人”,给定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学生在发言时赞扬了很多现代的名人、英雄,但是课堂讨论就止于此,这一项任务与目标中“如何审视乃至重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跨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引导学生往这个方向思辨,评价仅停留于学生对于名人、英雄的观点表达上,没有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无法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对评价标准的运用不够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内化评价标准,在评价中学会评价”。评价标准是让学生了解应知和应做的标准,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够调动其多方面的积极性以接近或达成目标。语文听、说、读、写任务很多,但针对这些任务的描述性评价标准却很少,或者对这些任务的要求和评分规则不够详细,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如此一来,学生可能不知道教师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才算完成任务,他们的学习大多数时候处于“猜测”状态,即猜测什么才是重要的学习内容,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将教师的“好”“很棒”“对”这类评价作为衡量自己学习效果的标尺。有的教师甚至自己也不清楚教到什么程度才算达成教学目标,不知道哪些学生达到了目标,哪些学生还难以达到目标。设置与任务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能够让教师凭借评价标准,掌握教学进程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将评价标准呈现给学生。
(四)评价滞后,不能适时运用评价调控课堂
有的教师往往只关注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但却忽视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种单向的教学策略,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互动练习、展示活动等课堂生成,不能对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进行生成性评价。还有的教师存在评语过于简单的问题,评价仅仅停留在褒奖或否定层面,不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进行点评和补救性练习。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通常只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发言,或是在学生回答后以“很好,请坐下”这类话语作为结束,忽视了对学生回答质量的深入分析。这样的评价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究竟好在哪里,也没有补充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回答的不足之处。另外,还有教师存在评价滞后于课堂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写作课中关于学生写作的评价。学生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完成写作,教师通过寥寥几句评语对学生的写作结果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缺乏及时交流,评价的效果不明显。
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正确认识“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价观念
深入理解评价观念可以为“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提供支撑,教师要不断地审视教学实践,积极理解并贯彻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
1.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核心是将目标贯穿于教学、学习、评价中,使三者达到高度一致,并且发挥评价的调节作用,使之与课堂融为一体,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一词在课程标准中高频出现,梳理其出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境,总结出“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有以下特征。
首先,所谓的“评”指的是过程性评价,这一概念指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项评价活动。过程性评价的核心在于持续性和发展性,它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而非仅仅是考试成绩。其次,“评”的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运用合适的评价语言,使用合理的评价工具,采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评价资料。再次,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这意味着不应局限于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而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评价共同体。最后,“评”不仅仅是简单地总结学习成果,还包含更深层次的内容。一是学生评价学习内容,如通过对文本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来评价文本揭示的主要事件和涉及的人物;二是学生比较自己与同伴的学习表现,以此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能力提升;三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四是教师评价学生的评价;等等。由此可见,评价尤为重要且内涵丰富,可以说是“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关键所在。
2.评价与教学的关系
评价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评价仅仅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独立环节,然而现在评价成为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与教学、学习融于一体。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主体、手段、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评价主体已经扩展为师生双方,甚至扩展到同伴之间,形成了更加开放的评价机制。评价功能从对学生学习结果查漏补缺,到教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指导。这一变化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中的评价部分,即评价不再只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简单评定,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换句话说,评价本身就是一个教学事件,它深深根植于教学之中,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师应在教学开始之前,对评价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审视和规划。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开展与之契合的教学,确保教学活动能与既定的教学目标相协调,并利用评价信息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进而达成目标。
(二)设计评价任务需与“教”和“学”的目标一致
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在目标上达成一致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清晰的目标是教学、学习、评价达成一致的前提和灵魂,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就是它们是否都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2]卢臻等人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与设计》一书中指出,教师要整体分析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及教学策略、评价任务与目标的适切性等内容,促使教学形成目标—教学—评价内在一致的有机整体。[3]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出现所教非所学、所评非所教等现象,正是因为缺乏用目标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全视野。因此,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设计的限制,将评价目标前置,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围绕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专题“学会记事”为例,具体阐释基于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的实施方式。
1.研究课程标准,制订学习目标
教师制订目标时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思考,研究课程标准的深层含义、把握教材的精髓所在,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预设目标。目标应包括学生的学习结果、预期核心素养发展、当前学习水平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差距。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一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教材在单元提示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各篇文章所表现的亲情,唤醒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单元特色可以总结梳理写作教学专题核心任务——完成一篇讲述家庭故事、表达对亲人真挚情感的记叙文。深入剖析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段目标及其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发现这一核心任务与教学宗旨高度契合,可将其作为本专题写作教学的总目标。为了达到总目标,可以围绕其制订具体、可操作的子目标:①分析文章中令你印象深刻或最有感触的事件片段、细节;②比较研读课文,归纳文章选材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③总结并借鉴亲情类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完成记叙文写作。
2.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为确保目标、评价与教学一致,在设计学习活动之前,先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再围绕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考虑设计怎样的表现性任务和评估依据,才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吸收、消化程度。针对以上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以下评价任务:①回顾课文,概括文章的选材特点和抒情方式,比较它们之间有何异同;②以小组为单位,谈一谈文章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或最有感触的片段及原因;③总结亲情类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撰写提纲,写一篇讲述家庭故事并表达对亲人的真挚情感的记叙文。评价任务的设计紧贴学习目标,评价过程伴随学习过程,能够确保学习过程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确保目标统摄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发挥,使教学效果变得清晰可控。
(三)以学业质量为参考制订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同时对学业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即“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而言,学业质量是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从学生个体的视角出发,描绘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和收获的预期成果。细化学业质量标准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业表现描述具体、明确,使之具有可衡量性。因此,在基于学业质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深入细致地把握每一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与学业质量标准,结合教学内容细化每一节课学业质量的具体标准,将其转化为教学过程中可以习得和观测的指标,用明确而清晰的动词描述不同素养等级。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专题为例,探讨语文课堂如何基于学业质量实施评价,并阐释评价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确定相应的课堂评估条目
在围绕学业质量展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之前,需确立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学业质量内容条目。教师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各个学段的学习任务和具体要求,根据课程标准梳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语文要素以及学生所要达到的素养目标。确定目标后,在学业质量描述中找到具体的条目,这一过程需识别、评估并优先处理那些对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至关重要的条目,从而建立一个清晰的教学评价框架。上述设计的评价任务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确定,由此可以确定“比较研读课文,归纳文章选材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总结并借鉴亲情类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对应的学业质量标准包括:①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②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③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④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⑤能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些条目为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2.将学业质量对应条目转化为操作性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制订应当包含评价维度、评价水平、表现描述。其中,评价维度的确定基于对学业质量和评价任务的分析,每个维度都有其独特的评价指标;评价水平用以衡量学生在特定评价任务中达到的具体水平;表现描述包括学生所展示出的努力、成就。以本文设计的三个评价任务为例,任务①对应“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的学业质量标准,涉及“信息提取”“内容概括”等评价维度;任务②对应“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的学业质量要求,涉及“语言表达”“情感体验”等评价维度;任务③主要涉及“方法分析”评价维度。评价水平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具体的水平维度划分。例如在任务②的情境中,学生要分析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事件或最有感触的片段及原因,根据任务②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评价维度,划分不同评价水平并分别对它们进行描述,如表1所示。
(四)根据学生表现和评价结果调控评价过程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是教、学、评相互融通、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评价标准如果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性建议,那么评价的真正价值就难以实现。课程标准在“过程性评价原则”中指出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评价过程和结果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的问题和不足”。换言之,就是强调教师要重视“评”之于“教”的反作用,针对不同层级水平的学生,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使评价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达到评价效益的最大化。
评价标准既是教师在课堂上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的重要依据,又能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学习目标。一方面,教师凭借评价标准,能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讨论,以及其他一系列关键行为表现进行细致观察与评估,这些标准可以衡量学生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标准不断地审视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检验自己努力的方向,接着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等形式,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反思。如此一来,教中有学、学中有评,使得教学不再是单向的传授活动,而是变成了一个包含学习、评价、反思的完整闭环,真正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的自然融通。
在课程标准背景下,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深度理解“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从教的角度、学的角度、评的角度完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评价体系,厘清三者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科学合理地整合、预设、实施,才有可能转化为有效的实践,通过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真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
[2]同[1].
[3]卢臻,许巧枝,康明达.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与设计[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