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文章围绕以“问”促“学”教学方法,对初中数学问题导向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问题导向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9-0035-03
收稿日期:2024-07-15
作者简介:卢玉琴(1979.10—),女,江苏省苏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他强调围绕问题展开数学教学,即数学教学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相应的概念与定理.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并以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 设计生活化问题,培养模型构建意识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学科,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也是人们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种生活化的内容引入课堂,引发学生的“生活思考”.由此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并让学生在比较熟悉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内涵及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教师可引入生活中的“盖房子”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新知识.
问题1 如图1所示,某学校打算修建一所这种屋顶的房子作为仓库,已知AB=AC,AD为屋顶的立柱,AD⊥BC,BC=6 m,∠BAC=120°,那∠B等于多少度?DC和BD的长度分别为多少?
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和讨论,可得出一系列结论.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教师可结合图形给学生讲解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等概念,然后利用其解决问题.易得∠B=30°,DC=BD=3 m.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继而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和学习.在问题1中,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学习经历了由具体的“物”到抽象的“形”的过程,建立起了等腰三角形的直观模型,不但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
2 设计并列式问题,深化分类讨论思想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笔者认为,以“问”促“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筛选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这种方法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者的地位,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完成高质量的探究学习.
例如,在学习“圆”时,对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弦对两弧”“圆心与弦的位置关系”等问题,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陷阱”,以此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对已知条件的辨别和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对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经常会忽视一种情况,因此教师设计如下相应的“陷阱”.
陷阱1:点Q是⊙O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定点,若点Q到圆上一点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16和6,则该圆的直径为多少?
陷阱2:点Q是⊙O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定点,⊙O半径2,若点Q到圆上点的最小距离1,则点Q到⊙O上点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教师提出问题后,虽然有的学生快速地说出了答案,但却掉进了教师设计的“陷阱”中,忽视了其中的一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继续思考,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学生仔细思考以后,最终会发现问题的陷阱所在.
3 设计递进式问题,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之间普遍存在着紧密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链条”,以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培养[1].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链条”,以此还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问题2 水果店老板卖西瓜,提前准备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照市场价格卖了一些西瓜,然后又降价卖了一些,他手中的钱的数量和西瓜重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思考如下问题:
(1)水果店老板一共准备了多少零钱?
(2)降价之前,每千克西瓜的售价是多少元?
(3)如果降价之后按照每千克0.8元的价格将西瓜卖完,这时水果店老板手中的钱数一共是62元,请问他一共购进了多少千克西瓜?
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条”,能够帮助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性思考,使学生快速掌握问题的核心,为其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创造便利条件.递进式问题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 设计引导式问题,突破难点内容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而且要重视培养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抓住数学的“灵魂”,进而完成高质量的探究学习.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引导式问题.问题的设计应重视内容的选取,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思考方法,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发展.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围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优化教学,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由此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
问题3 如图3,点D是△ABC的边BC上的一个点,已知BD∶DC=2∶1,E是AD的中点,连接BE并延长交AC于F,那BE∶EF的值是多少?
为此,教师可提出两个相关的思考性问题:
(1)欲求两条线段的比值,一般需证明三角形相似.在此题中,哪对三角形是你要选择的证明对象?
(2)图3中有没有与△AEF相似的三角形?如果没有与其相似的三角形,该如何解决本题?
此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方法.学生按照这种方法思考,能够成功锁定△AEF为证明的目标之一.随后继续进行深层次思考,不能找出与△AEF相似的三角形,从而可选择其他方式构造三角形,使其与△AEF相似,继而完成问题的解答.
在整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式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法,并且在逐步深入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完成对有关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5 设计差异化问题,助力课后内化迁移
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涵盖各个教学环节,其中包含课后巩固思考.课后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内化所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2].因此,教师可在课后通过“问题引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当堂学习,当堂消化”,
掌握基础知识,实现高质量学习.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后,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成“A”“B”“C”三个层次,并设计相应的问题.问题的设置需兼顾普适性与深入性原则,既要保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具有一定的讨论、探究价值.
“A”层次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问题有:
(1)方程x2-75x+350=0,3x2-6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吗?
(2)自编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需强化其数学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设计这样的问题能够达到此目的.
“B”层次针对中等水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方程x2-x=44,1x2-9x-90=0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在x-2x2+5=0,4x2-5y-1=0,ax2+bx+c=0,(m-1)2=1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需要培养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并获得成就感,使其在今后学习遇到困难时能自己解决问题.
“C”层次针对能力较好的学生,
可设计这样一道问题:
如果方程(m+1)x|4m|-2+27mx+5=0是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值为多少?
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需激励他们突破自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设计这样的问题,能够使学生综合已学知识,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6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问题导向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可以围绕“以问促学”的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与探索,锻炼其思维能力,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进而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1] 何强.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2(35):87-88.
[2] 任亚男.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 2022(29):125-128.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