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著 阅 读

2024-11-05 00:00:00苗文娟
作文周刊·决胜中考 2024年3期

抢分攻略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最珍贵的记忆。阅读名著,拥抱经典,是中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中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名著阅读类试题是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

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实践中不断丰富考查的呈现形式,趋向于对名著“精读”和“深读”的考查。

从考查内容看,始终不变的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范围。

考查内容主要包括:

1.考查积累。阅读文学名著应达到一定的量,特别是对课本里名著的故事情节内容要熟练掌握。

2.考查理解。主要考查对名著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3.考查体验。能结合阅读体验表达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考查评价。能联系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及相关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锦囊妙计

下面对中考考查的12部名著的阅读方法进行列举:

第1部:《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1.带着视角读。要关注文中的两个“我”——写作时“现在的我”是天真烂漫的回忆;回忆中“过去的我”是凌厉辛辣的批判。

2.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温馨的回忆,如与长妈妈有关的回忆;理性的批判,如对陈莲河的讽刺。

第2部:《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

1.精读,即细读、精思、鉴赏。

2.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精彩的章节。

第3部:《骆驼祥子》

圈点与批注

1.勾画的内容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2.批注可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3.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都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

第4部:《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速读建议一:画航海路线图;速读建议二:写航海日记;速读建议三:讲航海故事。

第5部:《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阅读

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2.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线索。

3.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4.阅读纪实作品,一是要从事件中汲取营养;二是要向作者“取经”,学习写作手法;三是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

第6部:《昆虫记》

科普作品阅读

1.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准备。

2.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或术语时,要查阅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知识领域,锻炼思维能力。

4.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

第7部:《经典赏读》

选择性阅读

1.检视性阅读。(1)先看书名和序言,特别注意副标题,或者其他相关说明。(2)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3)从目录中挑选几个感兴趣或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读。

2.选择性阅读,包括兴趣选择、目的选择和方法选择。

第8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和做笔记

1.摘抄。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抄时注意分类,做到井井有条。

2.做笔记。(1)写提要。用精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全书的基本内容或要点。(2)写心得。记录自己阅读时获得的体验或感悟。

第9部:《艾青诗选》

诗歌欣赏

1.反复诵读,感受韵律美。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使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

2.含英咀华,赏析语言美。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相比,更为精练优美,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3.抓住意象,领悟意境美。意象是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常常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以传达独特的情感。

4.联系背景,体会情感美。即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特点,诗人的人生遭遇、创作风格等来探索诗人的创作意图,了解诗歌所表现的感情意蕴。

5.赏析手法,感悟理性美。通过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来感悟语言的理性美。

第10部:《水浒传》

古典小说阅读方法

1.把握题材特点。古典小说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呼唤英雄”类,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一种是“关注百姓”类,如《儒林外史》《红楼梦》。

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如《水浒传》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1)人物故事相互关联、环环相扣。(2)善用伏笔。(3)设置巧合。

3.分析人物形象。金圣叹评:“《水浒传》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与其相关事件联系起来,捕捉人物身上的亮点;或通过他人的言论行为及环境描写,总结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4.体会语言风格。《水浒传》将白话运用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程度,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主要特色:简洁明快、生动含蓄;写人叙事,多用白描。

第11部:《儒林外史》

讽刺作品阅读方法

1.体会批判精神。讽刺作品含有深刻的批判、强烈的爱憎,一般抓住典型来揭露现实、针砭时弊。

2.欣赏讽刺笔法。讽刺作品常有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适当的夸张、大胆的想象、传神的细节及鲜明的对比等。

第12部:《简·爱》

外国小说阅读方法

1.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及文化内容。

2.关注小说的叙述角度。

3.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真题解析

一、(2024江西卷)某班开展《三顾茅庐》课本剧表演活动。下列有关人物的台词及舞台说明节选自同学改写的剧本,其中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

A.关羽(有些不满地)兄长已两次登门拜访,礼数太过。我想他是有名无实,不敢相见。

B.张飞(小声)不用哥哥去,我去请诸葛先生来。

C.诸葛亮(指着地图)将军想成就霸业,可先取荆州,后取西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D.刘备(离席站立,拱手)听先生一席话,茅塞顿开,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B项有误,张飞在这段故事中确实表现得较为急躁,但他从未提议自己单独去请诸葛亮,相反,原著中张飞对诸葛亮不够尊重,曾说“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因此,选项中张飞说“不用哥哥去,我去请诸葛先生来”与原著中张飞的态度不符,背离了原作内容。

二、(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有关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老舍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写作者儿时就不喜欢“子路负米”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C.《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章节有《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等。

D.《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英国传统女性形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A项《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不是老舍。B项《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写作者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并非不喜欢“子路负米”。D项简·爱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不是“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英国传统女性形象”。

三、(2024年甘肃临夏州卷)《水浒传》的最大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根据名著内容,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绽放英雄风采。

【答案】①宋江 ②拳打镇关西 ③恩怨分明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第一空:根据英雄事迹“义释晁盖、怒杀阎婆惜等”可知相关人物是宋江。“生辰纲”事发后,何涛得到了消息,前来郓城县找到了宋江,与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盖,宋江假意答应,却偷偷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一天,被宋江救济过的阎婆来报答宋江,并在做媒的王婆撺掇下,把女儿阎婆惜嫁给了宋江作小妾。但宋江并不钟情于阎婆惜,因此阎婆惜与押司张文远渐渐勾搭成奸。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一条黄金,不料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要信不给,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据此可得第一空填:宋江。

第二空:根据英雄人物“花和尚鲁智深”可知,要求填入的应是和鲁智深相关,且能表现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事件。例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达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有人啼哭,问清原因,激起对镇关西大怒,当即赠送银两,第二天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据此可得第二空可填:拳打镇关西。

第三空:根据“英雄品质”这一要求可知,要求填入的应是通过“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这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武松的品质。武松本领高强,勇武过人,是个敢作敢当、恩怨分明的英雄。景阳冈打虎,智勇双全,一战成名。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有仇必复。醉打蒋门神,帮施恩夺回快活林,有恩必报。血溅鸳鸯楼,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敢作敢当。据此可得第二空可填:敢作敢当、恩怨分明等。

真题演练

1.(2024年天津卷)在“阅读经典名著,感悟精神内涵”阅读分享活动中,一位同学撰写了发言稿。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助他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阅读经典名著,让我们走近作家,走进作品,感悟精神内涵。读著名诗人 的《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赤子情怀,感受到诗人热爱祖国、讴歌劳动人民的炽烈情感,这种情感引发了我们强烈的共鸣;读法国昆虫学家 的《昆虫记》,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感受到作者严谨求实、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发现神奇的科学世界;读夏洛蒂·勃朗特的《 》,我们结识了一位人格独立、积极进取的女性,主人公追求幸福生活、敢于斗争的精神,影响着无数人不向命运低头,去追求自身价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被主人公 钢铁般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所折服,这种精神引领着我们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2.(2024年天津卷)在阅读《水浒传》这部小说时,同学们发现每一位被逼上梁山的英雄,都有着各不相同的传奇故事。杨志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心怀梦想,却命运多舛。请根据作品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作为三代将门之后,杨志一生的理想是什么?

(2)尽管杨志多次努力,依然得不到朝廷重用,不得不落草二龙山。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杨志理想不能实现的原因。

3.(2024年贵州卷)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作画扬名后避世隐居的是( )

A.《儒林外史》中的王冕

B.《简·爱》中的简·爱

C.《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

D.《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

4.(2024年贵州卷)《红星照耀中国》中有许多人物历经苦难成就辉煌,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概述其经历的苦难和取得的成就。

彭德怀 徐海东

5.(2024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卷)走进名著,请完成下面表格。

6.(2024年甘肃临夏州卷)“读一本书,寻一束光”,经典烛照人生。请你在“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成果展示会上选择一部名著,结合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享你的阅读体验或心灵启迪。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2024年四川泸州卷)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甲】

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

(选自《西游记》)

【乙】

看那人时,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选自《水浒传》)

【丙】

我看他年纪还很轻。在一圈浓厚光泽的头发下,他拿一双强有力的眼睛射着我。一个恶作剧的笑容展开在他那红铜色的脸上……他是中等身材,却是十分雄赳赳麻布宽衫,所以当他走到我身边,像铁钳一般一把钳住我的肩膀的时候,就吓得我眼睛一眨。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名著中的三个人物,请在横线上填写出人名。

甲文段写的是 ,乙文段写的是

,丙文段的“他”写的是 。

(2)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原著,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语言特点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我根据 (选填甲、乙、丙)文段,结合原著 、 等情节,读出了人物

的特点;通过探究,我还发现,《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在描写人物外貌时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

8.(2024年四川乐山卷)下列小嘉对名著的评价,你认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B.《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小说闪耀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

D.《儒林外史》以范进为中心人物贯穿全书,连缀众多故事,对所有读书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9.(2024年青海卷)“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在你读过的经典名著中也有许多人物,有着类似黄河的精神品质。请你选出其中感触最深的一位人物,并结合相关情节赏析其品质。

10.(2024年四川达州卷)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假如你是阅读方法指导官,你认为《经典常谈》和《骆驼祥子》应该采取什么阅读方法?

《经典常谈》

《骆驼祥子》

11.(2024年四川达州卷)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在名著阅读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想象的魅力。请你从以下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书中体现的想象力。

《艾青诗选》《西游记》《海底两万里》

12.(2024年山东东营卷)名著阅读,回答问题。

读书社组织“读西游,话人物”题诗活动,请你根据短诗内容,对应小说人物。

模拟训练

一、小波同学打算在校园公众号上对班级读书节活动进行专栏推送。请你帮他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参与“往期推送”中的最美少年推荐活动。

任务二:请仿照“本期构想”中所给的示例,选取《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目撰写一则书评素材。

二、名著都是有各自色彩的。一部经典有一部的颜色。你觉得下列名著属于什么颜色?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中的内容,阐述理由。(50字左右)

A.《西游记》

B.《骆驼祥子》

C.《红星照耀中国》

我选( ),我觉得它是 色的。

理由:

三、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30字左右)

知识卡片:“三复”手法指小说中的情节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有变化和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凸显主旨。中国古典小说经常运用这一手法,如“刘备三顾茅庐”“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

四、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本,按要求写一段120字左右的介绍语,推荐给初入中学的学弟学妹们。

A.《简·爱》 B.《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C.《红岩》 D.《世说新语》

要求:(1)开头需要有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2)至少一处使用“一方面……另一方面……”或“不仅……而且……”的句式。(3)使用打比方或作比较的方法。(4)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五、“冲”有“冲破,一直向前”之意。请在以下备选人物中选取一位,结合相关情节简要阐述“冲”在他(她)身上的体现。(50字左右)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

《简·爱》简·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我选择 (填人名)。我的阐述:

六、文学社开设了“科学书籍”荐书栏,请你任选一部或一组科学书籍,拟写一个主题名称,结合相关书籍进行推荐。(50字左右)

主题: 。

推荐语:

七、当青春的我们遇到困难挫折、迷茫无助时,下面哪个人物的故事可以慰藉我们呢?请结合名著内容阐述理由。

A.简·爱《简·爱》

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林冲《水浒传》

D.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八、在走访过程中,宣传设计组注意到“文化创意”(简称“文创”)类产品销售火爆,因此,想借用经典名著的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请你一起参与。请从下面三个选项中任选其一,结合该名著人物的相关内容,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并阐释设计理念。(150字左右)

名著人物:A.《艾青诗选》艾青 B.《简·爱》简·爱 C.《红岩》江姐

文创产品:a.印有人物经典形象的帆布袋;

b.印有人物经典语言的杯盏;c.印有经典情节的书签;d.其他。

选择名著人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

选择文创设计:印有人物经典形象的环保袋

设计理念:帆布袋的袋身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画面。画面背景是道路,崎岖的雪山,白雪皑皑,但闪着红星的红军战士们还是以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把雪山踩在了脚下。画面右边附毛泽东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画龙点睛之笔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前进之路,更是中国革命的生命之路。整个画面简约大气雅致。设计意在传导革命文化,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我选择的名著人物 (填序号),我设计的文创产品是 &nbsWtf/ZDX8vIhzhVByexh5nQ==p; (填序号,无需画图),我的设计理念是

九、班级开展“致敬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一起参加。

【活动一:读中演】

(罗切斯特与简·爱初次相见)

罗切斯特:你很沉着。(头也不抬)像你这样身份地位的孤儿,哪来的这种沉着?

简·爱:它来自我的头脑,先生。

罗切斯特: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

简·爱:是的,先生。

罗切斯特:你头脑中还有没有其他类的东西?

简·爱:我想这样俱全,先生。

1.同学们在表演时,做了如下处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的回答简短有力,都以“先生”结尾。表演时语调平和,旨在表现简·爱的谦恭有礼和内心的镇定。

B.“是我看到的,你肩膀上的那个?”这句台词写出了罗切斯特想知晓答案时的急切心情,体现对简·爱的关爱。表演时语速加快,一气呵成。

C.舞台说明“头也不抬”表现了罗切斯特对简·爱的轻视、无礼和粗鲁。

D.台词“样样俱全”,留下无尽韵味。表演时要揣摩其深层含义,充分展现简·爱内心的强大。

【活动二:演中读】

2.同学们为排演《简·爱》,选取了一些经典情节讨论。请按提示完成任务。

小语:简·爱是一个追求人格独立、尊严与爱的女性形象,我特别欣赏她的反抗精神。

小文:你说得对。记得原著中写着:约翰·里德见简·爱在看书,命令她站在指定的地方,然后用书砸她。被砸得鲜血直流的简·爱虽然想起了海伦对她说的“凡事要忍让”,但还是发疯似的和约翰·里德对打起来,最后(1)

(补充情节)。

小语:小文,我发现你的表述中有一处错误,(2) 。演绎经典首先要熟知原著中的典型情节,否则会误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小文:谢谢你,我明白了。

【活动三:传与承】

3.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景山在评价《朝花夕拾》时说:“它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看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

请从以下文章中任选一篇(填序号),结合文章内容就王教授的评价(选择两个方面)具体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

A.《阿长与〈山海经〉》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