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之有理 “建”之有法

2024-11-04 00:00王云南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4年11期

[摘要]新课标不仅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也提出了“调整、重组、补充”教学内容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应突破狭隘的教学观、教材观,并逐渐回归到综合性、实践性学习中。在这一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并逐渐成为撬动课堂转型的支点。基于此,分析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以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教学为例,针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展开详细的探究,旨在探索一套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新课标对传统的“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将其发展并完善成为语文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与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相比,核心素养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构建一个完整且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从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基于此,传统碎片化课时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大单元教学模式也随之走进教师的视野。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新课程标准的践行者,必须提高站位,突破狭隘的教学观,将课堂教学重点从具体的知识转移到大概念、大任务的探究,使得学生在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引领下,历经自主认知、理解探究、迁移内化等过程,并在学习中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1]。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教学模式概述

(一)大单元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作为课堂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同时,在这一课程标准中,还有大概念、大任务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契合了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方向,是撬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力“支点”。纵观学术界关于“大单元教学模式”内涵的研究,不同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虽然并未形成严谨、统一的学术定义,但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第一,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模式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应试技能”,更加关注学生在结构化、系统化学习中的思维、审美和文化等维度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具备一个统摄核心。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个核心大概念或者明确的主题,以此引领单元内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等,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第三,重整教学内容结构。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具备极强的结构性、系统化,并非将碎片化知识进行简单堆砌,而是聚焦大单元教学主题或者核心概念,打破教材单元界限,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使其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

第四,以情境任务探究作为主要学习形式。大单元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大任务、大概念”作为引领,使得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最终高效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2]。

(二)核心素养语境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特征

大单元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成为撬动新课程的“支点”,能够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关键就在于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学习目标具备综合性。在传统单篇课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狭窄性,常常聚焦眼前的基础知识,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在核心大概念的引领下,聚焦新课程标准、单元地位、学情需求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核心大概念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高度归纳和解释,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其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也相对比较广泛。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站位层次、综合程度明显有所提升,呈现出极强的综合性。

第二,教学内容具备整合性。在传统单篇课时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着眼于现有教材上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这种情况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大单元教学模式则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观,教师在深层次剖析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情需求的基础上,对单元内外、课内外教学资源进行了统筹、整合、重组,最终形成了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如此,不仅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也有利于学生在联系性、系统化的学习中,形成了结构化的认知,并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教学活动具备系统性。传统语文教学活动有时具有单一性、随机性,学生难以从中获得有效的学习。而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聚焦核心素养,以情境任务作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在任务的推动下,展开了系统化的学习。可以说,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常常以问题情境作为出发点,并将教学任务分解成为若干个小问题,以此支撑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同时,在这一学习活动中,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深度参与中,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教学评价具备多元性。传统单篇课时教学模式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考试的形式,通过纸笔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价。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不仅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而大单元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出系统化的教学评价模式[3]。

二、聚焦核心素养构建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

(一)基于教学内容,提炼大概念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整个教学活动都以大概念作为切入点。在语文核心素养语境下,大单元教学活动中的“大概念”追求“理解本位”的学科知识点,旨在通过大概念的引领,明确语文大单元学习的方向,并为学生搭建探究的支架,使得学生在大概念的引领下,高效完成大单元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提炼大概念之前,必须对教材内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层次解读,基于学习内容和核心素养的内在连接点设置大概念。同时,教师还应认真研读教材上的单元提示,根据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提炼出关键信息。另外,还应加强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文学素养等,以此设计大概念[4]。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为例,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就按照上述路径展开分析。首先,从新课标的角度上来说,与本单元相关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丰富自身对文学形象的感受和理解;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创造心中美好的形象;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纵观这些内容,集中体现在“形象”“语言”“情感”三个方面。因此,可以此作为大概念的方向。其次,对教材中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进行分析。单元导语明确提出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形式;在学习提示中,要求教师从激发兴趣、重难点提示、学习路径三个维度出发,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支架;从单元学习任务上来说,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阅读和表达能力。根据教材中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分析,可凝练出大单元的核心词汇:语言、形象、情感。最后,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单元中的相关内容,确定出大概念: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绘形象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继而引发读者情感共鸣。

(二)聚焦大概念,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模式聚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鉴于此,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时,必须立足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学会什么、理解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围绕大概念,以及大单元教学的基本问题,设计出与高中生认知发展区相契合的教学目标,以此引领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打破随意设置教学目标的桎梏,聚焦单元大概念,基于高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经验,并在“在诗歌中作者如何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小说和诗歌情感内涵有何不同?”等问题的引领下,确定出大单元教学目标:①精读《沁园春·长沙》《百合花》,自读本单元中其他诗歌和小说,从中梳理和感受不同时代下的青春形象和青春内涵;②基于朗读、剧本创作、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围绕诗歌的意象、语言,以及小说中的细节和人物描写展开分析,从中探究关于“青春”这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③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尝试进行诗歌创作,并借助诗歌意象抒发自身的青春岁月,并从中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统筹教材内外,整合教学内容

大单元教学模式旨在引领学生经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整合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教学之前,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内容观,并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需求,从教材内外搜集、整理教学资源,结合教学需求进行调整、重组,以此支撑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5]。

在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为了高效达成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对本单元中的内容进行研究、思考。本单元包括五首诗、两篇小说,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首先,就按照文体这一标准将五首诗整合到一起,之后将两篇小说整合到一起进行讲授。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精读和自读课文的要求,厘清具体教学篇目,并引领学生将讲读中的知识点迁移到自读学习中。其次,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将两篇内容整合到一起,使得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开展探究。在本单元中,教师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测》整合到一起,使得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探究:“主人公‘我’的形象分别是什么,以及‘我’的形象和哪些因素存在相关性。”最后,鉴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师在整合阅读教学内容时,立足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拓展。具体来说,在《沁园春·长沙》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拓展性阅读文本《水调歌头·游泳》《赤光的宣言》;在学习完《哦,香雪》之后,为学生拓展《边城(节选)》这一文本。如此,通过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使其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大单元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创设真实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大单元教学模式主张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以真实的情境唤醒学生探究欲望,以任务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得学生在任务探究活动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聚焦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探究任务,并通过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

在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聚焦大单元教学目标,依据大单元的人文主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其设计一个真实的探究情境:“学校打算举办一场‘我为青春代言’的主题活动。如果你是该活动的总负责人,如何组织这一活动?”就这一情境来说,不仅契合了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概念和目标,又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可以最大限度地拉近学生和单元主题的距离,使得学生在真实情境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来。

同时,为了组织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习情境作为载体,为学生延伸出更加具体、更加详细的探究任务。

任务一:翻阅青春回忆录,围绕“我的青春榜样”展开讨论;任务二:重现当前青春风采,并举办有关青春的朗读和课本剧活动;任务三:展示吾辈青春宣传,并制作有关青春的诗集。

纵观这三项任务,不仅与大单元教学情境紧密相关,并承接学习目标,引领着整个教学活动。同时,这三项学习任务还呈现出较强的语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可促使学生在任务的探究中高效达成既定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另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五)多元评价,以评促学

核心素养语境下,教师在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时,应努力搭建一套与其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学生在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在完善教学评价时应坚持多元化原则展开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学生不仅仅是受评价者,还是主动评价者,教师应结合教学需求,引领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从评价内容上应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从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角度展开全方位的评价。从评价方式上,大单元教学评价中,必须改变一评定终身的模式,而应聚焦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与终结性评价联系起来,发挥教学评价的反馈、诊断等功效[6]。

在部编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任务“我的青春榜样”评价中,教师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从榜样选择、理由阐述、研讨过程、断句创作四个维度展开评价。同时,为了提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教师又坚持过程性的原则,聚焦学生的任务探究整个过程,分别对每一个评价维度进行了细化,使其成为若干个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例如:榜样形象概括准确、得当;榜样价值判断资源丰富;理由论证能够充分证明观点;理由阐述具备层次和逻辑性等。如此一来,在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引导下,教师可及时发掘大单元教学的成效与不足,进而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契合了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践行者,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唯有立足于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涵,基于教学内容提炼大概念、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统筹和整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大单元探究、实施科学的评价等,才能使得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欣.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版必修下第五单元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2023(28).

[2]黄显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

[3]梁佳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2023(26).

[4]赵耀香.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3(28).

[5]廖妍.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3(09).

[6]王丽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08).

[作者简介]王云南(1977),男,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延平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