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课程育人”视域下的言语审美探析

2024-11-04 00:00姚娣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4年11期

[摘要]2022版新课标提炼出“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两个核心维度,二者融合形成的“言语审美”,则成为推动学生精神成长、思维发展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教师需要从新课标素养育人的角度出发,赋予语言感知以审美意蕴。实践中应关注三个层面:价值层面:强化感知理解,在还原再现中践行言语审美;意义价值:扩展认知维度,在统整联结中践行言语审美;形式价值:把握内在思路,在前后联系中践行言语审美。教学中要认识到,阅读的本质需要以具体的语言文字为桥梁;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还原生活中的精彩世界,同时又需要与丰富的人性以及自身丰富、细腻的心灵相融合,将学生的认知引向另一个独特的境界;要将学生的认知思维聚焦在言语形式的价值意蕴、意义之美和独特形式上,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文本的独特之感,从而放大课程育人的理念,助力学生内在言语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课程育人;言语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提出了“素养导向”的全新理念,其中将“语言”和“审美”作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炼出“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两个核心维度,由此融合而形成的“言语审美”,则理所应当地成为推动学生精神成长、思维发展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这样的表达引申出课程审美与课程育人这样的重要概念,借助于语文教学来实现言语审美的培养路径,应当说是2022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空间。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这一空间里完成对优秀教学传统的继承,以及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2022版新课标的理解,而其中的抓手之一就是在理解新课标“课程育人”的基础上借助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完成言语审美探析。

有研究认为,以言语审美探析为抓手去实现课程育人,实际上就是在体现语文学科课程美育的价值,而课程美育聚焦课程中的审美元素,加强课堂、学科及家校间的美育联系并使其有机融合,使美育成为课程育人的内在支撑力量。围绕“课程融美、美课育人”的教育追求,课程美育重点思考如何将美育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包括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美育协同实施。课程美育是新时代课程育人的具体实践,使审美成为学校育人的有效生长点,以此推进综合育人方式的协调发展、协同共进[1]。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语言洞察机械生硬的泥潭呢?笔者以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需要从2022版新课标倡导的素养育人的角度出发,赋予语言感知以审美意蕴。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下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尝试和思考。

一、价值层面:强化感知理解,在还原再现中践行言语审美

所谓言语价值,简言之,即语言信息凝结、聚合而成的表达内容和主题,对正处于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指引性作用。紧扣文本中的言语信息开展比较中的价值审美,其核心就是要将作者蕴藏在言语之间的用意和主旨揭示并还原出来。言语信息原本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征体现,学生借助于言语信息去体会言语中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是实现从技向艺的转变。考虑到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认知特点,要想让学生面对言语信息而获得审美体验,很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对言语信息形成充分的感知,这是因为所有的理解都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之上的,学生的感知越丰富,就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认识。而从美育的角度来看,美育又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应该用“大美育”的视野来看待学校的课程和其他教育活动。

课程美育,即在学校课程中实施审美教育,要结合各自的课程特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hmz0HnYDOdPOKJPhr3J+TXrxKm3M2W5uxnGGbWT3APk=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及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课程美育也要遵循美育的一般规律,做到以形感之、以情动之、以力驱之[2]。这样的概括意味着审美探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因此,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审美体验,就必须从学生最为熟悉的言语入手,让学生借助于言语去感知信息,通过信息的输入以及与自身经验的互动,来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除了获取知识之外,另一个追求就是从情感的角度去获得美的体验。这一体验自然是审美的过程,一定程度上还伴随着鉴赏与创造的过程——这当然与学生个体的经验基础以及认知能力有关,但是总体而言,只要能够让学生强化对言语信息的感知与理解,然后借助于言语信息的指导去面向自身或他人的言行进行审美判断,那就可以让学生获得超越知识的价值认知。

统编版教材中很多叙事性文本都刻画了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既源自于真实的生活,又在作者的刻画和描摹中高于现实生活,常常因为高大上而与学生的认知有着较远的距离,教师不妨组织学生以感知理解的方式还原人物的形象特质,以进一步滋养学生的内在精神气韵。

统编版五年级编选了《军神》一文,讲述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故事,展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力,故而被誉为“军神”。由于故事发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形象特点,与学生当下的真实生活都有着较远的距离,教师可以将文本言语价值的还原点确立在“军神”与普通人的区别上。鉴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核心维度展开教学。

首先,从刘伯承的“军神”维度,依托单元所设置的语文要素,紧扣刘伯承在课文前后表现出来的言行细节,感受人物超强的意志力。比如,从一开始以“普通职员”的方式隐瞒自己军人的身份,借助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时的淡定与冷静,认识到这不是刘伯承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同时将重点聚焦在动手术时刘伯承一系列的动作中,直接从正面碰撞,感受其丰富的价值意蕴。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品味沃克医生在关注刘伯承一系列举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通过其情感的变化以及最后对刘伯承的评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将刘伯承“军神”的形象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之中。

其次,从学生视域下的“真人”维度展开教学。经历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于刘伯承“军神”形象的体悟,主要依托于作者单方面语言信息的输出,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单列呈现,缺乏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体验式思考:假如我们普通人会怎么做?此时,教师可以将文本言语所传递的信息,组织学生进行统整性对比:在眼部患疾并需要立刻动手术时,我们会隐瞒自己的身份吗?我们会拒绝使用麻醉剂吗?我们在手术的过程中,会数医生的刀数吗?

从“真人”到“军神”的对比,教师将文本中的言语形象,与真实的生活进行融合,推动了学生对文学性形象的体悟,在感受彼此之间差异的过程中,触发了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滋养其内在的精神。

二、意义价值:扩展认知维度,在统整联结中践行言语审美

叶蜚声在《语言学纲要》一书中指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要在有限的言语空间中,依托无穷的意蕴,为读者品味和咀嚼内在的意蕴提供广阔的认知空间。”这样的论断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发,那就是面向小学生的语文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积累必要的语文学科知识之外,更要借助于知识的积累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及情感发展。对于认知发展来说,重要的不只是知识的深度,更包括认知的广度。甚至可以认为面向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只追求深度而不追求广度是不科学的,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面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时候,更愿意借助于知识的广度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挖掘有时候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这自然就难以让语文的意义价值凸显出来。所以,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要的选择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统整联结的意识,要让学生在语言加工的时候真正体会到言语之美,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审美过程,而这一过程必然依赖于认知维度的扩展,当然更依赖于教师对文本意义价值的判断。只有教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AgisV7zZ2RNRqYmLeuGK3uFaTal3yUokso18ROpPUV0=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

说到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言语意义的审美,即要让学生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联想、形成扩展,从而构建出更加丰富而鲜明的内涵。教师紧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反应与外在氛围之间的联系,实现对文本言语意义的品析式审美。

统编版五年级编选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学生大体理解了故事大意之后,教师相机描述了王维的生平经历,尤其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王维在40岁之后,看淡了功名利禄,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的山居生活中,既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更没有人与之间的尔虞我诈。学生很快借助教师拓展的背景资料,感受到诗人王维此时此刻的轻松、愉悦。至此,学生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悟,只是建立在教师所提供的背景资料上,并没有与所学习的诗歌形成必然的联系,这就需要对其思维认知进行必要的联结,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对文本内在意义的审美与辨析。鉴于此,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将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在心境与诗歌所描写的内容进行联结:王维的心情就如同诗歌中的明月一样高洁明亮;王维的内心感受如同竹子一样富有气节,就像莲花一样纯净……面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教师则相机宕开一笔,借助学生联结之后所形成的丰富认知,与诗歌原有的内容进行融合,设置学生的认知冲突:既然诗人王维运用这么多丰富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但为什么又要将这座山说成是“空山”呢?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则迅速认识到诗人正是运用这些事物,将早已看透的官场清空了,真正理解“心空”之后自然“山空”的道理。

对文本言语的审美,不仅仅是要进行感知与理解,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这样的联结,使学生所关注到的是文本字面的意思和诗人的真意表达。

三、形式价值:把握内在思路,在前后联系中践行言语审美

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重内容而轻形式,很多时候教师还会忽视形式的价值。但是如果真正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看语文学习,其实可以发现形式非常重要,好的形式不仅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并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形成审美判断。教师要认识到,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中的语言,通常都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以审美的视角来阅读文0Y4Iz5yhj0KhcdgIRh1pB3NjzKJbSmRaix6vQaedHiM=本,就需要激活学生内在的想象和思维的推测,以更加丰富而鲜明的拓展来解构并赋予文本独特内涵,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文化、语言和思维层面协同并进[3]。与此同时,2022版新课标也再次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对言语形式的审美都停留在语言句式的外显形式上,形式意蕴的审美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伸向语言表达的内在思路上,借以丰富并扩展学生内在审美的基本路径。

以统编版《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为例,作者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展现了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中“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一语段,作者这样写道:“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由此来看,作者的表达思路,从小溪到河流,直至最后成为大海,展现了水滴从“轻快的山中小曲”到“波澜壮阔的海洋”之间的转变,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所蕴藏的创作思路却非常严谨:首先,展现出鲜明的发展过程,从小溪到河流,直至最后成为大海,这样的逐层升级,暗含了“大小”转变之间的联系,揭示了作者从低到高的表达层级。其次,揭示出匹配的对应声音,小溪的“淙淙”、河流的“潺潺”、大海的“哗哗”,将大自然的包罗万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凸显了自然界声音的丰富多彩,在整个语段表达的过程中凸显了文本表达的主题,营造了逐步开阔而美妙的绝然意境。

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善于从文本外显的字面意思中探寻并发现蕴藏其中的行文思路,揭开理性的表达秘妙,积极体悟与作者表达方法所对应的言语运用智慧,积极推动学生内在言语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一般认为,语文学科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在字里行间也暗含了美育的元素,能够推动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在渗透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应当释放语文课程的美育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观念,以便学生可以主动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4]。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不是凭空形成的,一定是在具体的学习体验当中慢慢累积而成的。真正有价值的人生观通常都离不开审美体验,因为只有审美体验才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才能够让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学习与生活取向。

语文学习必须以听说读写作为最基本的环节,阅读的本质决定了在阅读教学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以具体的语言文字为桥梁来让学生面对文字并建构价值观与人生观;与此同时还要认识到,阅读伴随着的往往是文字符号与学生真实生活、内在心境中的一种精神轮回,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还原生活中的精彩世界,同时又需要与丰富的人性以及自身丰富、细腻的心灵相融合,这就需要将学生的认知引向另一个独特的境界,真正感受生命的真实、美好与善良。事实证明只有这样的价值追求,才算是真正彰显了2022版新课标所着力关注的育人定位,将学生的认知思维聚焦在言语形式的价值意蕴、意义之美和独特形式上,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文本的独特之感,放大课程育人的理念,助力学生内在言语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 考 文 献]

[1]金星,李如密.课程美育:让审美成为学校全面育人的生长点[J].中小学管理,2023(11).

[2]叶荣根.课程育人视角下的审美教育——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02).

[3]周蕾.多维联结 落实言语意蕴的审美[J].小学生(下旬刊),2023(12).

[4]陆妍萍.以美育人,寻美懂美——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教育[J].华人时刊(校长),2023(12).

[作者简介]姚娣(1990),女,江苏省徐州市金龙湖小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