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立足高考和文言文教学,对杂史杂说类文言文进行描述性定义。本文先阐述杂史杂说类文言文的三个文体特征:以对话形式呈现生活场景、推进话题讨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自然灵动之美;以多个片段、故事或寓言连缀成篇,呈现丰富的文本层次,指向现实关怀;以简笔或传神细节刻画形象,人物特征鲜明,富有文学韵味。本文进而提出杂史杂说类文言文的阅读策略:明确不同的对话片段、故事、寓言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对话的言外之意,思考述古言他的现实指向,领会人物形象背后的著者意图。
[关键词] 杂史杂说类文言文 文体特征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I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21-0109-04
从高考文言文选文看,杂史杂说类文言文是2022年全国乙卷首次出现的文体类型,2023年新课标I卷、II卷中再次出现。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下文简称《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五石之瓠》《种树郭橐驼传》,部编版初中教材中的《〈世说新语〉二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卖油翁》《愚公移山》《桃花源记》《〈庄子〉故事二则》等都属于此类[1]。
杂史杂说类文言文是以记述历史上的或虚构中的逸闻趣事、日常琐事,来表达某种社会理想、人生道理或思想主张的一类文言文,有的带有寓言性质。起源于先秦诸子散文,也包括后世的杂史、讽喻类散文等。
下面将对杂史杂说类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及阅读策略进行探讨,尝试为读懂这类文本提供参考。
一、杂史杂说类文言文的文体特征
杂史杂说类文言文尽管也有叙事,却意不在叙事,且很少像史传史事类文言文那样直述其事;尽管重在揭示人生事理,表达社会理想,宣扬思想主张,却不像政论、史论等论说类文言文那样直陈其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以对话形式呈现生活场景、推进话题讨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自然灵动之美
这类文章中的对话首先是内容的载体。《侍坐》以对话呈现闲居时孔子启发弟子各言其志的日常场景,《齐桓晋文之事》以对话展现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庖丁解牛》以对话呈现文惠王领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即养生之道这一事理的过程,《五石之瓠》则以对话将惠子与庄子两个人物的“小大之辨”推向深入……
以对话为载体,就比直述其事、直陈其理来得平易、自然、从容,再加上作者的苦心经营,就更容易给人摇曳多姿、灵动变化之美。从这个意义上看,对话又进一步成了艺术的形式。比如《侍坐》,全文由“述志”和“评志”两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记录孔子和四位弟子的对话,第二个部分记录三位弟子离场后,曾皙与孔子的对话。第一个部分,孔子是话题的主导者,循循善诱地鼓励弟子说出自己的志向;第二个部分曾皙是话题的主导者,通过他的追问,孔子说出了自己对三位弟子的评价。两个部分以对话形式贯穿始终,通过切换话题主导者,让文章既有整体感,又不乏灵动变化之美。
除了是内容的载体、艺术的形式,这些对话同时又是内容本身。或层层推进,或言此意彼,人物口吻、心肠、肝胆、精神俱在,历史场景、言说氛围可见可感,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2.以多个片段、故事或寓言连缀成篇,呈现丰富的文本层次,指向现实关怀
和论说类文言文集中突显某种观点不同,杂史杂说类文言文以多个片段、故事或寓言连缀成篇,文本层次更为丰富,寓意更为丰赡,给人“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
我们以《侍坐》为例加以说明。前文已述,《侍坐》可分为弟子述志和孔子评志两个部分。弟子述志的部分可以看成四个小片段的连接,共同组成了四弟子群像图,既突显了孔门弟子意欲各展其才、积极用世的精神风貌,也展示了弟子们不同的性情、才华和理想志向,为孔子评志部分进行了铺垫。而孔子评志部分则集中表现了孔子对各弟子的深刻认识,追求中庸的人生哲学和对众弟子有为天下的期许。
再回过头来看弟子述志的部分,这一部分又以曾皙所述为重点表现内容,此前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述为此铺垫蓄势,突出了曾皙的与众不同,独得孔子称许,也自然地突显了孔子以礼治国、天下大同的理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个片段形成了丰富的文本层次,通过梳理片段之间的关系,可以进入不同的意蕴空间,给人以多层次的精神启迪。
而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无论是想济危扶困,强一国之军事、经济,还是要在外交上一展身手,亦或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建礼制和谐社会,无疑都体现了孔门中人深切的现实关怀;而记录这一生活场景,也自然蕴含着著者的现实关怀。
3.善以简笔或传神细节刻画形象,人物特征鲜明,富有文学韵味
杂史杂说类文言文擅长以简笔勾勒人物轮廓,或以一两笔细节描写凸显人物个性特质。
比如《杞人忧天》中杞国的那个人由“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到“舍然大喜”的变化[2],“晓之者”由“忧彼之所忧”到“亦舍然大喜”的转变,都是以简笔概写的方式突显人物特征。杞人过分焦虑,莫名烦恼,显得可笑可怜,疑虑消除后又显得可笑可爱;“晓之者”则博学善思,关心他人,耐心友善。两个形象相互衬托,相映成趣。再如《侍坐》中子路的“率尔而对”,孔子的“哂之”,曾皙的“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是以细节活画出不同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情。子路率性自信,急躁爽直;孔子智慧洞察、含蓄包容;曾皙恬淡洒脱、高雅从容。而《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甚善,名我固当”的自我解嘲之语,“问者”发出的“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的慨叹,则是以个性化的语言突显郭橐驼诙谐幽默、乐观豁达的性情,塑造“问者”真心求学、缘疑而问的形象。
总之,无论是简笔勾勒,还是传神细节,杂史杂说类文言文都善以寥寥数笔突出人物特点,酷似写意画而不像工笔画,用笔简括而神韵俱足。
二、杂史杂说类文言文的阅读策略
1.明确不同的对话片段、故事、寓言间的内在关联
这是由表及里,进入文本深层意蕴空间的必由之路。不同的对话片段、故事、寓言间的关联或有如下几种情况。
1.1共同证明、突显、丰富同一观点
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文言文中的四个小故事指向同一个观点,即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要贵德而爱民。而四个小故事之间又形成丰富的文本层次和语意空间。第一个故事以魏武侯和吴起的对话,强调圣君治国,在德不在险;第二个故事以周武王和三位大臣的对话,强调圣君治国应推恩于敌国士众;第三个故事以齐景公和晏子的对话,强调圣君治国应推恩于弱势群体;第四个故事以晋平公和叔向的对话,强调圣君治国应推恩于广大百姓。这四个故事中,第一个故事为中心观点的形象化表达,统摄下面的三个故事,下面的三个故事从不同层面将“贵德而爱民”“在德不在险”的“民”与“德”具体化了。“民”既应包括特殊群体,比如敌国士众、本国弱势群体,也应包括范围更广的普通百姓;“德”则包括了宽容博大之德、同情悲悯之德、克己节欲之德。这样四个故事不仅共同证明、突显了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要贵德而爱民这一观点,而且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这一观点。
1.2形成对比或构成反差以突显情感态度
比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可以分为四个片段,第四个片段集中阐发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前三个片段为此铺垫蓄势。其中第一个片段和第二、第三个片段的孟子言说策略(或态度)形成对比:第一个片段肯定齐宣王有仁爱之心,可以保民安民;第二个片段则揭露齐宣王没有保民安民的实际之举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第三个片段进一步指出不保民安民不仅无法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反而会让自己遭受祸殃。先肯定后否定的反差突显了孟子对统治者追求武力征伐罔顾民生的批判态度和深切的忧民济世情怀。
1.3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以丰富、深化观点
比如《五石之瓠》,文本结构精巧,由内外嵌套的两个寓言组成。外层的“五石之瓠”寓言和内层的“不龟手之药”寓言构成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
相同处在于都说明看似无用或有小用的东西实则可以有大用,关键在于人们会不会用。重复言说,深化了观点。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同样都可能有大用,外层寓言中的“五石之瓠”在惠子也就是崇尚功利主义的人眼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此惨遭被“剖”被“掊”的命运,而内层寓言中的“不龟手之药”在“小知”(即宋人)的眼中还有小用,因此未遭被毁弃的命运。第二、“五石之瓠”在庄子那里有了“浮乎江湖”,助人超越世俗纷扰、步入逍遥之境的“至用”,“不龟手之药”在客那里只有助其战胜越人,裂地而封的世俗之“大用”。两则寓言的不同处,似乎在说,人间“大知”多被埋没却还可苟活,而超凡之“至知”则不被世人所容,而遭遇被改造甚至被粉碎的命运。读懂了内外两层寓言的不同处,也就看到了庄子眼光之犀利,讽喻之深刻。
总之,阅读杂史杂说类文言文,要始终把弄清故事、寓言或对话片段之间的关系作为思考的重点,以此领悟不同文本的著者意图。
2.注意分析对话的言外之意
由于杂史杂说类文言文多以对话形式呈现生活场景、推进话题讨论,而对话有的表意直接明确,有的则含蓄委婉,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则需要结合对话特点,文本情境、历史文化语境来推测对话的言外之意。
比如2023年新高考II卷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 :“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这段材料共有两个轮次的对话。每个轮次均由唐太宗发问。唐太宗先后问了两个问题,一个关注出其不意的用兵之法,一个关注分兵合兵的恰当时机,可见唐太宗想和李卫公探讨的是具体的用兵之法,属于“术”的层面。而李卫公在两次回答的过程中都巧妙地转换了话题。第一次回答,先否定了唐太宗问题的隐含前提,认为古人用兵谈不上智谋,无所谓兵法。然后以淝水之战为例,将话题的焦点转到苻坚战败的原因,以事实说明苻坚战败是被慕容垂所陷。意在暗示唐太宗战败的原因是人心不齐。第二次表面上看是正面回答了唐太宗所问,即吴汉、刘尚的默契配合就是“兵有分聚,各贵适宜”的典例,而实际上是通过再引苻坚的例子,提示唐太宗注意,吴汉与其副将刘尚的默契和苻坚与其属下慕容垂的人心相悖形成鲜明对比,再次暗示唐太宗,作战胜负关键在于人心向背。可见,李卫公关心的属于“道”的层面。问与答的错位,恰体现了一代名将的认知高度、言说智慧以及辅佐君主的一片忠心。
3.注意述古言他的现实指向性
述古,是指引述古代事例或古人言论,言他是指取譬联类。
首先在对话中,人物常以“述古言他”的方式突显自己的观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向性。所以读到述古言他的部分,务必弄清背后的真实意图,切忌只读表面,似懂非懂。
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中的吴起引述禹灭三苗氏、汤放夏桀的故事,就是为了提醒魏武侯为国“在德不在险”。
再如2022年全国乙卷,武王克殷后,向太公征询如何处理敌方士众的意见,太公所言“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就是典型的取譬联类来引出并强化“咸刈厥敌,靡使有余”的主张。
《齐桓晋文之事》中此类例子更多,比如以齐宣王不忍见牛“觳觫”来说明齐宣王对百姓也有与生俱来的仁爱之心;以“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引导齐宣王思考自己没能保民安民的原因,再以“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强化对齐宣王有保民安民之力却不愿意去做的批评;以“缘木求鱼”提醒齐宣王如果不保民安民,那么将与自己一统天下的理想背道而驰,并引出后果会比“缘木求鱼”更严重。这些取譬联类的部分不仅强化了观点,体现了言说者高超的对话艺术,也蕴含着深沉的现实关怀和忧切之心。
其次,若文本是若干故事或寓言连缀而成,那么就作者意图而言,这些故事、寓言就都是述古言他的内容。比如2022年全国乙卷所述四个历史故事都体现了著者的现实关怀。
4.由形溯神,把握人物精神特质,理解著者意图
杂史杂说类文言文经典篇目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让人过目不忘,不仅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也是著者表达思想意图的重要手段。要想读懂这类文本,有必要由形溯神,理解人物的精神特质,领会著者意图[3]。
我们以《卖油翁》为例加以说明。透过《卖油翁》中陈尧咨由“愤然”到“笑而遣之”的外在变化,可见他对卖油翁的批评由不解抗拒到接受认同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而可知,陈尧咨不仅箭法高超,且有一定的胸襟气量,其实也是作者肯定的一个人物。而卖油翁则更像隐于民间的一个智者,从其无名、无地位却有高明的见识这一反差就可知这是作者苦心孤诣塑造的形象。作者塑造这样一个民间智者形象,意在启发读者,无论是“十中八九”的绝世剑法,还是“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旷世技艺在智者眼中都只停留在“术”的层面,因此不值得自满炫耀。相比之下,谦退自守,涵养德行,由“小术”而通达“大道”才是人价值实现之正途。
三、结语
综上可知,杂史杂说类文言文叙述灵动,层次丰富,寓意丰赡,这些都给阅读带来挑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分析文本共性找到合适的阅读策略。上述是针对该类文体的特征提炼得出,还显粗疏,相关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夏永明.从“问者”形象探析《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45).
[2] 唐余富,张正耀.“杞人忧天”,讽刺了谁——《杞人忧天》寓意浅探[J].中学语文教学,2022(2).
[3]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特约编辑 杨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