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针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散文和小说都是以描写人物为主,这是因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也是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作者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深入分析萧红笔下的鲁迅人物形象,探索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揣摩。通过对文章中鲁迅先生的语言、行为等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判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人物形象 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I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21-0125-04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学生不能通过言语、行为去理解人物的特点和性格,导致对文学作品解读不全面。所以,针对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索人物形象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其研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推动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
一、揣摩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特征的教学意义
1.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揣摩初中课本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可以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度。人物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描写、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等所反映的都是作者内心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小说主题。当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代表的深层含义,就可以准确把握故事脉络,甚至有些学生可以预测到人物的结局,洞察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这样的任务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从而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避免在阅读中产生表面化的文本解读,曲解作者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力
初中语文的课文选择都是有根据的,例如诗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诗歌鉴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小说节选主要是锻炼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在小说类的课文中,学生需要运用多样化的阅读策略,才能完成人物细节分析、心理揣摩、人物背景探究等任务。这些策略可以强化学生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思维。这种思维不但可以用于提高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描述生活事件等。学生可以从人物分析中学会怎样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关键问题,形成自我的判断。
3.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人物形象的揣摩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文本解读形成批判性的思考,对人物的言语和行为进行合理推断,以此判断人物的性格以及行为动机,提高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揣摩[1],学生可以分析到文学作品背后的内涵和传递的意义,提高自身的审美分析能力,还能完成批判性思维转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本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人物形象特征的揣摩和分析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求学生提炼出人物形象特征的关键描写点,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课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这些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契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揣摩,可以全面提高自身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强化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人物形象揣摩存在的困难
1.人物形象的多义性导致学生理解偏差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语文基础能力,语文课文中的散文和小说节选多以人物描写为主,人物形象的多义性给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并不是单一的,也没有固定的模板,人物形象多带有多种性格,其行为动机也具有复杂性。这样的多义性让人物形象在不同文学背景、作者经历、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解读可能。一方面,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偏差,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多义性把握不足,因为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足,他们在进行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时较难理解背后的深层含义。学生在进行人物形象特征分析时,可能只看到了某一种特性,忽略了人物的其他特性,对人物的完整性理解不足。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和情感的倾向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特征的解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特征解读时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主观性会让学生片面地理解人物形象,产生误解。例如,在《骆驼祥子》节选中,当今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导致他们缺乏旧社会的生活体验,无法感受到祥子的辛酸和无奈,难以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特征描写映射的旧社会环境底层人民的思想内涵。
2.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对人物形象解读的干扰
在课堂教学中,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文学作品的创作通常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写都会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但是,要求学生是从客观的层面上完成对人物形象的解读,所要关注的因素较多,其干扰性较大。学生在历史基础知识局限下,对历史信息的接触较为零散,这些信息很难支持学生正确地分析人物形象特征。例如,在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解析中,学生会因为对当时社会了解不足,导致他们难以把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含义。历史观念的变化也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描写截然不同。这种观念的变迁也让学生在进行人物形象特征解读时,会受到当代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用现代的角度去看待其他时期的人物形象描写,导致出现偏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写都存在多面性,其描写有显性也有隐性的,导致学生在进行解读时会忽略隐形的人物形象描写,或者过分关注表面的细节描写,导致对人物形象产生片面性的理解。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作者既通过鲁滨逊的形象描写直观地表现人物形象,也通过动作描写来体现鲁滨逊的隐性性格,学生过度关注鲁滨逊的外表描写,就会忽略其动作所表现的人物特征,忽略鲁滨逊人物的特点。
3.人物特征形象的固定解读禁锢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利用教辅书或者标准答案对人物特征形象进行固定的解读。固定解读限制了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思维模式。当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特征的解读被教辅书或者标准答案限制在框架内时,他们会缺乏对人物性格、行为和动机的敏感度,也缺乏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多元解读。这种单一化的人物分析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固定思维。例如,在阅读到衣着褴褛的人时第一时间判断该人物生活贫瘠,从而会限制学生对复杂人物形象的解读。固定的解读也忽略了人物形象的动态化发展。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都是多维度展现的,随着情节的推动人物特征形象会发生变化,所以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也不应该局限在某一阶段。而固定的人物形象解读则会让学生忽略人物形象的成长和变化,导致学生缺乏对人物形象的整体理解。
4.跨文化视角下的人物形象认同与接受难题
国内外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偏差,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学生对国外人物形象的分析问题很突出。例如,在《傲慢与偏见》节选中,学生更多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婚姻观念,所以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爱情纠葛理解不足。这种文化差异会让学生在人物形象揣摩时,习惯用自己习惯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人物行为的解读,影响对人物的理解。同时,语言障碍也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中西方的文学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地域风情和语言风格,在跨文化阅读时,存在的语言障碍也会影响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解读。例如,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方言、俚语等,对于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影响他们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根植于具体的历史时期,对于历史知识较薄弱的学生来说,针对历史时期的人物特征理解困难,例如,在《战争与和平》节选中,由于学生不了解19世纪的俄国社会情况,很难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
三、课堂教学中人物形象特征的揣摩建议——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
1.情境创设:穿越时空的对话,还原人物真实面貌
情境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同样适用于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关于鲁迅先生的形象描写[2],原文如下:
“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土蓝的棉布袍子,头上戴着灰色毡帽,脚穿黑帆布胶皮底鞋。”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穿越时空的对话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特征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服装打扮,还原鲁迅先生的形象,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文本中描写的人物形象,从观察中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特点。例如,鲁迅先生穿着很朴素,在冬天坚持不戴手套和围巾,身上穿着色调单一的棉布袍子,简单的灰色毡帽和普通的黑帆布胶皮底鞋,这些描述都反映了鲁迅先生低调的生活态度,以及朴素的生活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鲁迅的服饰,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从衣着方面来判断鲁迅先生是什么性格的人,这些简单朴素的穿着是否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鲁迅先生对物质生活的淡薄,其精神世界更为丰富?鲁迅先生的穿着习惯也反映了他的态度,不戴手套和围巾可以解读为希望与大自然进行直接接触,反映了鲁迅先生一直保持和外界的联系的人物特性。考虑到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通常都不与世俗为伴,为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批判,通常会以朴素的穿着来展示自己的高洁形象。教师也可以从这一层面引导学生探索鲁迅先生的自我身份认知等。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对人物形象开展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鲁迅先生的人物特征,感知其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提高学生人物揣摩能力,培养他们的联想力。
2.多元视角:多维度解读,打破单一认知的局限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揣摩需要从多元视角展开,打破单一认知的局限。在《回忆鲁迅先生》中,萧红描述了鲁迅怕“鬼”的趣事,写到鲁迅先生自己讲述自己遇到“鬼”的趣事,文中复述鲁迅先生的故事时,运用了“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到底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也怕了。”“鲁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了出去。”“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等描写。从鲁迅先生的学术背景上分析,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学医,所以对鬼神方面保持怀疑,由此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后面鲁迅用皮鞋砸了过去从侧面反映出鲁迅先生对迷信的怀疑和对抗,这能反映出鲁迅先生是唯物主义者。从社会环境上来看,当时社会群众对科学的认知不足,存在很多“鬼怪”之说,但是鲁迅的“砸”,砸出了他对封建迷信的态度,体现出他是当时社会思维较为先进的人士。作者后来写出鲁迅先生在讲述后笑了出来,从作者的角度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积极乐观和幽默的人物形象。
通过多元视角的解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的特征,打破单一的认知局限,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综合分析能力。
3.发散思维:引导反思,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在进行人物形象特征的揣摩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引导学生反思,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例如,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就有关于鲁迅先生看待孩子吃饭问题的描写,原文中写道:
“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从鲁迅先生说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在小事上有着严谨态度的人物,不但尊重孩子的意愿,还愿意亲自去尝试,感同身受。这样的行为和语言描写都能体现出鲁迅先生的实事求是和尊重细节,这种赋予孩子平等地位的思想也可以彰显鲁迅先生的思想前卫。同时,鲁迅先生的话也反映出他对教育的关注度,通过实际行动尊重事实,不会对孩子的语言进行轻易否定,在当时社会中,这样的教育理念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却与现代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这更加反映出鲁迅先生的新思想。鲁迅先生对海婴的尊重,反映出了他的人文关怀特性,从侧面体现出鲁迅先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那个时代,鲁迅先生的行为和言语充分体现了其作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高贵品质。
通过发散思维的解读,学生可以在对鲁迅的人物特征进行分析时超越表面的描写,深度挖掘鲁迅先生思想前卫的原因。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关问题,例如,“鲁迅先生的行为是否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鲁迅先生的行为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引导学生深化理解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从多个角度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跨学科融合:艺术与历史交融,拓展形象解读维度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揣摩人物形象特征,尤其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可以采用跨学科结合的方式,将历史与现代视角结合,拓展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维度。在《回忆鲁迅先生》的后半段中,写到了鲁迅先生病重,写出了鲁迅先生不顾医生的建议,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做不可,不但进行了著作的校对,还同时进行了《死魂灵》下部的翻译,在有客人来的时候,鲁迅先生再也不是以陪客人为主,而是开始让客人等待他完成校对工作。这种第三人称的人物叙述穿插第一人称的言语,写出了鲁迅先生前后的人物形象变化。从艺术角度可以看出,在病重后,鲁迅展现出了对俄罗斯文学的鉴赏和翻译能力,体现了该人物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同时,鲁迅先生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那是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很多东西都在摸索中,鲁迅先生执意完成《鲁迅全集》,也是希望可以为当时社会提供一些国家的发展理念和观点,反映了鲁迅先生舍己为人的人物特点。从历史角度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在动荡年代表现出来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反映出了鲁迅厚重的家国情杯。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学生可从多角度进行人物形象解读[3],不但可以通过文本了解到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还能了解到人物的理想追求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跨文化视角下的认同与接受,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综合性理解。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物形象的揣摩是复杂多维的过程,其中存在很多难题。在《回忆鲁迅先生》的人物分析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对鲁迅先生复杂性格以及人物背后的人格魅力进行分析和思考。文章通过多种策略完成了对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解读,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批判思维,助力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也为文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攀峰,鲁珍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劳动人物形象呈现分析[J].教学与管理,2022(24).
[2] 张军.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类型与意蕴[J].名作欣赏,2023(35).
[3] 陈明.多角度研读小说形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11).
(特约编辑 杨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