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独特的叙述技巧和鲜明的人物塑造和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针对《三国演义》中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进行研究,从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四个方面讨论其叙事技巧,从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人物关系的构建三个方面分析人物的塑造,最后探索该文学作品的现代文学价值,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当代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叙事技巧 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 I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21-0003-04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学发展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其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的推崇和重视。《三国演义》中以独特的叙述技巧和人物塑造,展现了古代文学的艺术价值,本文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作者罗贯中对历史事件的编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揭示文学的写作技巧,为理解中国古代的小说写作手法提供新的视角,对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启发。
一、《三国演义》的叙事技巧分析
1.叙事视角的运用
《三国演义》的叙述视角是全知叙事视角,这种叙事视角代表作者拥有超越作品中所有角色的知识,可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作品框架中的发展进行洞察,了解作品中的角色思想、情感、动机和事情发展方向,让作者可以在无所不知的背景下进行故事的写作。全知叙事视角让作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在不同场景和角色之间穿梭,为读者营造更加全面的信息和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全知叙事角度充斥每一个主线和支线,也运用到各种情节的描写中。例如在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中,罗贯中在“曹操败走华容道”这一章节中,就利用全知视角揭示了曹操的心理活动,既描述了曹操失败后的沮丧心理,也描述了曹操对关羽的义气展现出了敬佩之意,这种全知叙事角度的描写丰富了曹操的人物形象。在预示故事发展的描写中,“诸葛亮七擒孟获”这一章节的描写也体现了罗贯中全知叙事视角,提前在标题中告知读者孟获的结局,让读者带着答案阅读,提前预知故事的发展走向,强化了故事的过程紧张感,引导读者将重心放在了过程中。在人物关系复杂性的描写中,罗贯中再一次利用全知叙事视角对人物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描写,例如“刘备三顾茅庐”中,对刘备的诚意和诸葛亮的犹豫不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样的对比写法也对照了二人之间微妙的心理互动。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运用全知叙事视角叙述最为明显的章节是“赤壁之战”,在这一章节的描写中,罗贯中不但对战场激烈战斗的环境进行描写,还对曹操、周瑜、诸葛亮等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详细叙述了各自的战略部署。比如对曹操的战前担忧进行叙述,对周瑜和诸葛亮的火攻策略进行叙述。[1]这种全知视角多方面应用,为读者呈现了赤壁之战的完整画面、过程和结果,也对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发展进行了深度刻画,不但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可想象的阅读体验。
zfHvkfBWU/FGOHvYqT28BcogcnOncG7l0KA/AQYqRxo=2.叙事节奏的把握
《三国演义》的叙事节奏是罗贯中叙事技巧中的重要方面,其叙事节奏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情节和非情节两个因素进行融合,既推动情节进展,又将非情节因素融入其中,例如人物心理活动、自然环境等,这种结合让叙事节奏既紧张又刺激,整体呈现紧凑的特点。例如在“草船借箭”这一章节的描写中,罗贯中将紧张的借箭和江上风浪描写、曹操得知上当后的心理描写结合在了一起,将情节和非情节因素进行融合,增加了故事的紧张和戏剧性发展。[2]另一方面的叙事节奏则是通过变化叙事时间和历史时间的比例尺度进行节奏的控制。如果按照历史的史实时长进行描写,就会出现很多繁杂且平淡的内容,没有阅读节点,不但会拉长作品的内容,还会让读者产生疲劳感。通过对《三国演义》的目录以及历史时间对照可以发现,情节密度最大的是三国鼎立时代,历史上的跨度为一整年,但是小说描写却只用了三个章节,情节密度最小的是尾声,历史跨度一年却写了不到一个章节的三分之一。这种节奏的变化体现了罗贯中对史实的选择性叙述,并没有按照历史的实际发展进行文本叙事,对内容进行了空间和时间的调整。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张弛有度,不但让故事情节更吸引人,也恰到好处地推进了故事进程,读者在阅读中不会感受到时间的突进。
3.叙事结构的安排
《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独具匠心,其将各空间故事进行割裂叙述,以时间为线索,形成多元复杂的连贯艺术体系。全书可以归结为三条主线内容,分别是魏、蜀、吴,以魏、蜀的矛盾争斗为全书的故事导线,吴国作为主线补充,三者交互联系,形成了宏大的历史叙述框架。《三国演义》的开篇以汉室衰落作为背景和出发点,对汉朝末代的政治腐败、宦官专政、民不聊生等现象进行刻画,引出三国时期的主线。这种以汉亡作为引线的叙事结构,让读者可以在进入三国时期前厘清时代和因果关系。在魏、蜀、吴三方的兴衰这条主线中,重点落在魏国和蜀国的矛盾争端,蜀汉的政权虽然短暂,但是其英雄人物事迹和精彩的战役都很多,在《三国演义》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种以人物和事件作为重点的叙事结构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在蜀汉的故事中,以诸葛亮作为核心人物进行刻画,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人格魅力,将其描写成蜀汉政权的支柱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故事几乎贯穿了蜀汉的全过程,而罗贯中这样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三国演义》的本质核心是突出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在该文学作品中,“隆中对策”作为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规划,不但决定了蜀汉的发展命运,也是决定《三国演义》故事转折的关键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隆重对策”才是《三国演义》的主脑。最后,罗贯中以晋国统一天下为终局,代表着全书的结束,这种结构的安排是按照历史必然发展趋势编排的,揭示了三国时期的分裂,用新的历史时代的开始作为结局与开头的汉室兴衰形成首尾呼应。[3]
《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通过三条主线的交织,阐述了完整的三国时期历史进程。这种叙事结构的安排让《三国演义》的故事跌宕起伏,人物特点鲜明,这也是这部作品影响深远的主要原因。
4.叙事手法的运用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其叙事手法反映了古代小说叙述的多元化。罗贯中在叙事的过程中,采用的叙述方法较为特殊,分别为“笙箫夹鼓法”和“横云断岭法”。“笙箫夹鼓法”主要指的就是在激烈的叙事节奏中穿插一段轻松舒缓的文字叙述,起到调整节奏的作用,缓解读者的紧张感。在《三国演义》的三、四章回中,描写了刘备跃马过檀溪,逃过了追兵的追捕,这本来是个很紧张的环境,但是罗贯中笔锋一转写了刘备在水镜庄遇到司马徽的情景。这一段的描写诙谐幽默,与之前的紧张气氛形成了对比,司马徽对刘备的评价和语言,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了悬念,让读者有了阅读的兴致。“横云断岭法”指的是对叙事过程进行中断,搁置紧张情节,强化悬念,让读者对后续的故事情节充满期待,这种手法多用于《三国演义》的转折之处。例如罗贯中在描写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典型的“横云断岭法”,在这一故事情节中,描写了曹操邀请刘备饮酒,两人共论天下英雄,其对话不但揭示了曹操的野心,也彰显了刘备的谦逊,为后续两国之间的故事埋下伏笔。读者在进行这一段故事的阅读时,会较为期待后续二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强化了情节悬念。除了成熟的“笙箫夹鼓法”和“横云断岭法”外,《三国演义》中萌芽了视角转换与限知叙事的手法运用,因为纯粹的全知叙事视角会拉开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所以罗贯中在视角转换的基础上也采用了限知叙事手法,也就是以某特定角色的角度去叙述故事,让故事更加真实,强化读者代入感。
整体来说,《三国演义》的叙事手法的应用丰富多样,这些叙事手法的穿插使用,不仅对故事的节奏发展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还强化了故事的戏剧化,让读者在阅读中对人物和后续的情节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赋予了作品极高的艺术价值。[4]
二、《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研究
1.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具有很高造诣,很多人物形象鲜明、立体,深入人心,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三国演义》中运用了三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别是正面描写、侧面映衬、虚构人物。正面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形象进行直接描写,如典型人物关羽,罗贯中在描写该人物时运用了“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等词语直接使关羽的形象跃然纸上。但是这种描写并没有直接指出关羽的义气品质,给读者进行了遐想空间的留白。这种正面描写核心是“塑性”,帮助人物变得更加立体丰满。侧面映衬主要是通过其他人物或者事件映衬人物形象。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中,曹操的情绪描写并不是责怪和愤怒,而是表示想要与关羽结识,但是被关羽拒绝了。这种描写手段既衬托了关羽忠义无双的形象,也侧面映衬了曹操惜才的胸怀。再比如曹操挥师南下时,周瑜因为心胸狭隘不愿与诸葛亮一同作战,但是鲁肃却与周瑜截然不同,映衬了鲁肃宽广胸怀的人物形象。这种对比的映衬手法,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因为《三国演义》并不是正史,其中所描写的内容“七分虚,三分实”,所以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罗贯中基于《三国志》采用了夸张、美化、丑化的写法,更加凸显了人物形象。例如“三气周瑜”“借东风”等都是为了强调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形象,“长坂坡七进七出”也是为了强调赵云的英勇形象。[5]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了多种手法交织,共同构成了很多具有人格魅力的英雄人物,也让这部小说独具魅力。
2.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刻画栩栩如生。罗贯中在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中,很善于对人物的特征进行反复渲染,将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一直都是狡诈的性格特征,例如在曹操攻打濮阳巧妙利用卢布,以假乱真,成功逃脱;又如在潼关之战中,他逃离马超的追击。这些情节的描写都体现了曹操狡诈的鲜明人物特征。而且,罗贯中也擅长利用战争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赤壁之战为例,注重对诸葛亮、周瑜和曹操三个关键人物进行刻画,在决策阶段,重点刻画了诸葛亮和周瑜的智谋胆识,在决战阶段,又重点针对曹操的奸诈和雄才大略进行刻画。尤其是败走华容道时,曹操的三次大笑,笑周瑜、诸葛亮无智谋,以此稳定军心,然后又能一哭,将战败的原因推卸到郭嘉和其他人身上,这足以展现了曹操人物的奸诈特点。除此之外,罗贯中在人物性格特征刻画上强调“略貌取神”,也就是不追求人物细致刻画,而是将重点放在人物精神气度的描写。例如在描写“张翼德大闹长坂坡”中,通过三次大喝便刻画了张飞勇猛的性格特征。《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很成功,让人物在特定的背景下都展现了自身的特点,其人物刻画的手法为后世小说写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3.人物关系的构建
《三国演义》的人物关系构建上,巧妙地运用了和谐与对立的辩证手段,为人物的发展埋下伏笔。从第一回的刘关张三人结义,展现了三者的兄弟情义,到后来三人的不同命运走向,关羽大意失荆州、张飞悲剧死亡、刘备执意复仇,都是导致蜀汉易主的间接因素,体现了和谐和对立的人物关系构建。同时,《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利用人物之间的反常凸显人物精神品质。例如张飞醉酒后鞭打官员造成徐州失守,关羽在这件事的态度上是责备,但是刘备却给予宽容,凸显了刘备重情重义的性格。又比如关羽在被曹操软禁时期,坚持忠义、不为权逼,最终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也展现了其忠贞不渝的品质。在描写曹操攻打江南时,因为酒后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刺死刘馥,而刘馥是一名功臣,这与曹操的惜才相悖,让曹操的残暴性格更加鲜明。
总之,《三国演义》通过人物关系的构建,不但展现人物之间的纠葛和冲突,更通过这些关系的反复相持,彰显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这也让人物“活”了起来,让《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典范之作。[6]
三、《三国演义》叙事技巧与人物塑造的现代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指导。一方面《三国演义》在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方面巧妙地实现了史实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加工,这也让这部文学作品具备历史的厚重感,也充满了文学艺术价值。罗贯中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史实进行了艺术加工,其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二次加工和创作,其笔下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三国演义》中在进行史实和艺术关系的处理上,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在历史事件的框架下,在细节上进行了虚构加工,让故事更加吸引人。这种不影响史实的情节虚构写法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很少,因为很少有作者能够把握好史实和艺术之间的界限,所以《三国演义》中的这种手法可以作为现代文学参照,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同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罗贯中也体现了史实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加工,例如在《三国志》中,曹操形象的刻画并不饱满,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将他塑造成一个既奸诈又富有雄才大略的典型人物,这种夸张的刻画并未脱离曹操本身的性格特征,而是针对某一点进行强化,做到了史实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利用了大量传说和神话,丰富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比如诸葛亮借东风、关羽显圣等情节,这些元素不但丰富了内容,也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提升了三国演义的文学定位。这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参考,在一些非史实的小说创作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此进行升华,以增加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7]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对史实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加工以及非史实元素应用,不但展现了罗贯中高超的写作手法,也为现代小说的创作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四、结语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之一,其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都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叙事上的虚实结合、对比衬托、夸张渲染等手法强化了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塑造上通过出场定型、反复皴染、虚构传奇故事和添加生动细节等手法,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这些都可以彰显《三国演义》是跨越时代的巨作,不仅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宝库,而且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肖凌枫.《三国演义》中东吴人物塑造异化研究——以周瑜、鲁肃为例[J].长江小说鉴赏,2024,(11).
[2] 易展何.论《三国演义》中《铜雀台赋》的隐喻叙事空间[J].明清小说研究,2022(4).
[3] 王莹雪.《三国演义》疾病描写的文学叙事[J].文学教育(上),2022(9).
[4] 谢天.《三国演义》叙事艺术浅析[J].汉字文化,2022(7).
[5] 陈洪.化史为稗之秘——《三国演义》文学价值论略 [J]. 文学与文化,2021(3).
[6] 何宁.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探讨[J].新纪实,2021,(16).
[7] 景凯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J].传播力研究,2020(5).
(特约编辑 杨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