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天文学家的妻子》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2024-11-02 00:00:00刘文景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21期

[摘 要] 对性别的语言差异的研究在很多领域都有体现,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传播分析等。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和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原本零散的性别语言差异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性别语言差异的形成与社会心理和社会性别角色密切相关,通过研究性别语言差异,可以更好地了解两性对话的特点和其深层原因,从而探究两性对话策略,提高沟通效率。《天文学家的妻子》是一篇后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由大量两性对话构成,其中角色的语言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两性特点,为我们探究那个时代的两性对话特征提供了有益的材料。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天文学家的妻子》中的两性对话进行分析,归纳性别语言差异在小说情节中的表现,分析其成因,为现实社会语境中两性实现有效沟通提出建议。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性别语言差异 天文学家的妻子 会话策略

[中图分类号] I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21-0049-04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中存在着性别差异,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和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以前零散的语言性别差异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罗宾-拉科夫(Robin Lakoff)是第一个使用语言学术语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提出一系列假设的人,他在《语言与女性地位》(1975)一书中认为,男性是语言所投射的世界形象的核心,而女性形象是支离破碎的。男女在语言使用上的性别差异反映了男女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3]。拉科夫的假设得到了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了许多文章和专著,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策略,研究具有一定充足性和广泛性。国内学界的性别差异研究则起步较晚,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才开始兴起,但同样有很多研究成果。

语言上的性别差异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文学作品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文学在提高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塑造其文化品格、形成其人文精神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8]。本文通过对后现代女性主义作品《天文学家的妻子》的研究,追溯文学作品背后体现的两性语言差异,并试图探究其成因,思考此种差异对现实社会语境中跨性别对话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这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其次,简要介绍了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包括国内外研究及其理论基础;最后,介绍了短篇小说《天文学家的妻子》的作者、作品相关创作背景和情节概况。

1.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在不同社会语境下的功能,以及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用何种方式来传达说话者想传达的意义。语言的社会视角研究有两个基本目标:一个是解释语言的内在属性,另一个是利用语言交际来确定其社会属性特征。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语言在词汇、语义、语用、口语交际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2.语言性别差异

1922年,贾斯珀森在她的著作《语言:自然与起源》中重点介绍了女性语言的特点。直至20世纪70年代,对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还只是聚焦于比较男女之间的语言差异。196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和西方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学者对性别语言的系统研究兴趣。拉科夫、齐默尔曼和韦斯特(1975)研究了男性和女性的英语发音、选词和句子结构特征,认为社会因素是造成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5]。同样在1975年,丹麦语言学家罗宾·拉科夫提出了“女性语体”的观点,即女性使用加强从属地位的语言形式,包括附加问题、疑问和“弱”命令,后来的研究者将他们的研究方法称为“缺陷基础”[3]。布林格(1980)认为,性别、语言和文化差异是语言差异的主要表现[1]。谭尼(1990)则主要研究了男女之间在话题、对话、打断、重复、沉默等方面的差异[4]。随着具体的性别语言研究方法的出现,珍妮特-霍姆斯(1995)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男女在语言上的礼貌差异[2]。

国内学术界对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形式的研究,如发音、语调、句法等。1992年,中国的语言学教授朱万金在《社会语言学导论》一书中使用了“女性风格”的概念 ,并指出“女性风格”并不限于女性使用。90年代末,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语言使用中的口语交际风格和策略。

3.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女子、男子和语言》杂志中,珍妮弗-科茨比较了性别语言研究的四个观点:缺陷法、支配法、差异法和动态法。其中“动态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理论。动态法打破了人们过于强调性别二元论的局面,而是根据实际的说话者,将语言看作一个动态的、不可分割的互动系统,不再作为一个静态的类别。

4.凯·博伊尔

凯·博伊尔是一位美国短篇小说作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博伊尔的短篇小说在世界各地评论家中享有盛誉,她的短篇小说曾两次获得欧·亨利奖。博伊尔的作品关注妇女的双重异化,尤其是中产阶级妇女在寻找和实现自我方面的困难。《天文学家的妻子》是她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被收录在博伊尔的短篇小说集“维也纳的白马和其他故事”(1936)中。

1914年至1939年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现代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男性作家,如奥登(W. H. Auden),称其为“焦虑的时代”。小说《天文学家的妻子》正是诞生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在父权社会的高压之下,妇女成为“房中的天使”,并被边缘化为“他人”[7]。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本篇短篇小说中的人物体现出不同性别的典型语言特征。

5.《天文学家的妻子》

《天文学家的妻子》是博伊尔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故事描述了女主人的家庭主妇生活及结尾女性意识的觉醒。艾姆斯夫人是一名循规蹈矩的家庭主妇,她的丈夫是一名天文学家,永远专注于“天上的事情”,看不起“地下”的琐碎日常。因此,即便日常生活十分倚仗艾姆斯太太,他也吝于和妻子交流,即使有也是单方面斥责。

一天晚上,家里的供水系统被堵住了,水管工上门修理。在与水管工的交流过程中,艾姆斯夫人发现水管工与丈夫的谈吐风格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随着两人交谈深入,水管工对她的态度和语言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小说的结尾,她终于鼓起勇气,决定和水管工一起到地下管道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博伊尔的作品获得了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其作品也常常被用作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少有研究者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研究《天文学家的妻子》中的性别语言差异。事实上,文中对一个受忽视的妻子、不问世事的丈夫和朴实的水管工的语言描述,生动地呈现了当时社会典型的性别语言差异。

二、研究问题

本文通过对短篇小说《天文学家的妻子》中的跨性别对话语料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了文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差异,详细分析了该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性别语言差异在现实社会语境中的影响。

(1)本篇小说所呈现的性别语言差异和特点有哪些?

(2)造成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实现两性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研究过程

本节将回答上一小节提出的研究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天文学家的妻子》的具体情节,将其与现实中两性对话场景相联系,最后得出结论。

1.艾姆斯夫人的语言特点

艾姆斯夫人是一个典型的“房中天使”,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必须集中精力做家务。她羡慕丈夫的“神秘”职业,却经常受到来自丈夫的漠视和斥责,这就是当时社会中的女性形象缩影。父权制社会限制了妇女的自由发展,剥夺了她们的独立性,并将她们囚禁在一个压抑和窒息的小环境中。在文中,艾姆斯夫人多次体现了“女性风格”的语言特点。

1.1频繁使用感叹词和语气词

艾姆斯夫人在文中使用了一次“Ah”和五次“Oh”,而另外两个男人中只有水管工使用了一次感叹词。女性通常比男性使用更多的感叹词,如“Oh”,“God”,“Wow”和“Dear me”。女性经常用它们来表达喜悦、惊讶或恐惧的感情。韩礼德指出,情感系统也是人际意义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是说话者对其句子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

1.2强化词的频繁使用

例如,艾姆斯夫人使用了“just before”,“just first”。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加强语气词来增强语义效果。例如:Don’t worry about me; That’s very nice; I'm quite well;等等。

1.3频繁道歉以缓和对话气氛

文中当水管工指出水管堵塞可能是没有安装水阀造成的时侯,艾姆斯夫人立即道歉了:“I’m sorry—I’m sorry...”。事实上,没有安装水阀并非过错,作为主顾,她也不需要向被雇佣者道歉,这事实上是女性惯用的缓和气氛的策略。英美文化圈的男性普遍认为道歉有失身份,而女性的言语行为一般更符合礼貌原则,把道歉作为维持与他人和谐关系的一种方式。

1.4遵循礼貌性原则

损益原则是礼貌原则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考虑他人的利益,尽量减少损人利己的情况。体现在沟通中,则要求双方都应努力做到有礼貌、有礼节、语气含蓄,充分尊重对方的颜面。在文中,描写到艾姆斯女士时,作者连用了三个“soft”和“soft as a weeping willow”来描述她的语气。当水管工邀请她去修水管时,她没有立即拒绝,而是用“He’s still in bed, you know”来委婉拒绝。

d10566fd5f37d78b7785a9e7f3e6c1a8c64ef5cc69d0e7f845a21253013bef96

至今在某些国家,这对女性来说仍然是一种无法打破的规约。例如,在日本,迫于“社交礼节”,女性在社交场合被要求使用母语中“不够坚定”的词汇和委婉语来表示拒绝,这常常使对话方意识不到或故意忽略她们的不情愿。在极端情况下,她们甚至不得不使用英语中的“No”一词来让其他人意识到她们的拒绝有多么坚定。

2.天文学家对礼貌原则的违反

与艾姆斯夫人不同,天文学家倾向于违反礼貌原则。他经常无视艾姆斯夫人,而当他不得不找艾姆斯夫人解决问题时,他就用“ringing tones”高喊艾姆斯夫人的名字。这与礼貌原则中的统一原则有关。即使是在持有不同观点的情况下,女性也倾向于通过同意或支持对方来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关系;而男性则倾向于通过批评、反对或忽视对方来显示自己的权力和权威。

3.水管工的语言特点的变化

在讨论了两种性别的典型言语特征后,以下部分将分析较为特殊的水管工的言语特征。

在故事刚开始时,他以一种僵硬的、典型的“男性风格”与艾姆斯夫人交谈。但在艾姆斯夫人明显被吓到并道歉后,他的语言风格就变成了艾姆斯夫人所说的“...A man who spoke...as easily as a woman!”,开始带有女性特征。这体现出了女性语体并非女性独有,男人也可以“像女人一样”说话。事实上,艾姆斯夫人也并不总是以女性的方式说话:她和女仆对话时使用的是祈使句,“ask him to come...”。这进一步证明了男女之间的语言差异并非来源于生物性别差异,而是社会地位差异造成的结果。上对下呈现出支配型、指令型的自信的语言特点;下对上则呈现出受支配的恭谦语言特点[6]。

四、语言特点分析

1.不同性别的语言特点

对文本的分析表明,女性和男性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使用感叹词和语气词。其次,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的强化词来增强语气。再次,女性比男性更关心和维护对话气氛。最后,女性比男性更遵循礼貌的原则。

但事实上,上述特征并不固定于某一性别。例如,男性也可以在谈话中使用女性语体,这取决于具体的会话环境。

2.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第一,文章创作背景下,妇女的社会地位低。文中艾姆斯夫人是一个家庭主妇,她对家中琐事了如指掌,却不能得到社会尊重。在后现代时期,男女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女性不能经济独立,不享有继承权,男性则在社会上更占优势。女性要想获得满意的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悦男性。长此以往,女性被认为普遍缺乏智慧和社会技能,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妇女缺乏受教育机会。妇女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即使接受了教育,课程内容也局限于家政技巧等。

第三,社会心理的影响。拉科夫认为,男性和女性语言的差异来源于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经历的社会化过程,成年人要求女孩说话更有礼貌、要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男孩则不然。在社会上,攻击性被看作是一种男性特征,而顺从则是一种女性特征。为了符合社会通常的心理性别偏好,儿童需要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性别心理,逐渐形成不同的心理定势。

3.现代社会背景下两性之间语言差异的表现

首先,两性之间的语言差异正在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提高,由于文化、教育和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造成的男女之间的语言差异正在逐步缩小。现代社会的女性正在突破传统的身份角色,从事以前由男性主导的工作。因此,现代社会中女性的语言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男性化的特征。

第二,女性语体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当女性语体的使用成为可选择的,女性风格的交流方式就不能再等同于“无权力的交流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女性表达的柔和并不等同于软弱,而是女性为实现其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表现,使用女性语体有时比使用强硬和严厉的语言更能有效地解决冲突。使用女性风格的语言不仅能显示出女性的智慧和权力,还能将理性和情感结合起来,使说话人在说话时具有控制力和灵活性。相比之下,男性由于倾向于表现自己、质疑他人,往往会打断交流进程,以至于沟通效果不佳。但与此同时,它也有直接和简洁的优点。

现代社会,语言性别差异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但随着男女社会地位差异缩小,已经在逐渐改善。我们意识到,要革除语言上的性别差异的弊端,首先要实现的是男女社会地位平等,使双方都能在交流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语言性别差异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结语

由于男女双方的社会角色和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的性别语言差异,往往会妨碍交流或造成误解。本文认为,跨性别沟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改善。

首先,要培养对跨性别沟通的认识、换位思考。在跨性别沟通中,双方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和对方之间的性别差异,尊重理解对方的言语特征,沟通才能成功。

其次,谭尼(1990)认为,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学习、了解对方的语言风格,并在恰当的情况下加以利用。这可以避免误解、促进沟通。

最后,要采取灵活的沟通策略。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沟通者需要根据新的文化背景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不再局限于性别限制,以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两性沟通产生的更复杂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Bolinger, D. Language: The Loaded Weapon [M]. London: Longman, 1980.

[2] Holmes, J. Women, Men and Politeness[M]. Harlow, Essex: Longman, 1995.

[3] 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an s Place[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5.

[4] Tannen, D.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M]. New York: William Morrow,1990.

[5] Zimmerman, D. & C. West. Sex roles,interruptions and silences in conversation. In B. T., & B. & Hen-ley, N. Language and Sex: Difference and Dominance[M]. Rowley, Mass: New Bury House, 1975.

[6]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7] 鲍忠明,孙红卫.织就自我的花环——后现代语境下对《天文学家的妻子》的女性视角解读[J].名作欣赏,2015(30).

[8] 刘存波,李莉.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尴尬与出路[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2).

(特约编辑 范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