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命意识是作家对个体生命的自我审视,亦是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本文通过分析《银杏果》《山梨》和《白头翁》三部作品,探讨宫泽贤治作品中生命意识的特点以及形成过程, 为理解宫泽贤治文学作品提供新的视角。生命是一种现象,人、动物和植物只是生命的载体。载体虽短暂,但灵魂可永生,这是宫泽贤治作品中对生命意识的表达。
[关键词] 宫泽贤治 生命 轮回 循环 永生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21-0033-04
宫泽贤治(1896-1933)被誉为日本的“国民作家”,其作品书写出一个万物皆有生命的自然世界。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不仅平等相处,而且物种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生命形式可以相互转换。生与死不再是对立的两极,生命的轮回和循环是自然的状态。正如宫泽贤治在诗集《春和修罗》的序中写到“所谓‘我’这种现象,是被假定的,有机交流电灯的,一束蓝色的照明”[1]。生命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人、动物和植物只是生命的载体,载体即便消失,但灵魂却可以永生,这是宫泽贤治作品中对生命意识的表达。
目前宫泽贤治作品中生命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春和修罗》和《银河铁道之夜》两部作品。福岛章(1990)认为《春和修罗》是宫泽贤治站在他人的视角看待死亡,与后期自己面临死亡时的心境有所不同[2]。大関健一和青柳宏(2020)以生死教育的视角分析《春和修罗》和《银河铁道之夜》,探索自我与逝去的他者共存的方式,以及从他者的去世,寻找自我生存的意义[3]。同时,围绕《银杏果》《山梨》和《白头翁》三部作品的研究,侧重单个作品的分析,如高桥直美(2023)根据岩手县河流的自然生态特点,分析螃蟹兄弟的生活习性。结合法华经思想,探究作品中的因果报应和生命循环[4]。日置俊次(2021)从法华经的角度理解太阳的象征意义,结合《春和修罗》中的意象,指出太阳代表着佛教中的释迦[5]。基于以上研究,妹妹敏子的去世和法华经的影响,对宫泽贤治生命意识的觉醒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从《银杏果》《山梨》和《白头翁》这三部作品,追踪宫泽贤治生命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待补充。
《银杏果》《山梨》和《白头翁》三部作品大致创作或发表于1921—1923年之间。在这三年里,宫泽贤治经历了妹妹敏子从发病、病重到最后去世的整个过程。这个经历使宫泽贤治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可以说妹妹敏子的去世推动了宫泽贤治生命意识的觉醒。宫泽贤治由对死亡的迷茫和恐惧,到坦然接受死亡的心路历程也印刻在这三部作品中。作为宫泽贤治精神支柱的法华经,加深了宫泽贤治对生命轮回、循环的理解。本文通过分析《银杏果》《山梨》和《白头翁》三部作品,探讨宫泽贤治作品中生命意识的特点,以及形成过程。生命意识是作家对个体生命的自我审视,亦是其对生存状态的自我反思。生命意识的研究对理解法华经思想对宫泽贤治作品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为理解宫泽贤治的文学特点提供新的视角。
一、生命状态的轮回——《银杏果》
《银杏果》主要描述了冬天到来之前,银杏的果实和银杏树分别的情景。在一个寒冷的深秋的黎明,远处的山丘上有一棵银杏树,这棵银杏树的树枝上结了上千颗金黄色的银杏果。冬天要来了,银杏果们即将要踏上自己的生命旅程。
《银杏果》共由五组会话构成,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银杏果掉落前的状态。第一组会话:一颗银杏果害怕掉落的时候会头晕,另一颗提议说,闭上眼睛就好了。一颗银杏果说要准备好水壶,另一颗就说自己准备了薄荷水,妈妈告诉它在旅行的时候,如果心情不好,喝一点就好了。第二组会话:一颗女孩子银杏果自言自语道:“我们到底会到哪里去呀?”另一颗说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和妈妈待在一起。但是风每天都在告诉它们,这样是不行的。第三组会话:两颗男孩子银杏果开始对即将开始的旅程展开想象,对未来充满期待。有的说自己将来肯定会成为金黄色的星星,从树上落下,随着北风飘到天上。有的说可以拜托乌鸦把我们带到天上,期待乌鸦快点到来。还有的说要去拜访杏子王国的城堡,打败掠走公主的怪物,和公主结婚。第四组会话:出发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有的银杏果发现鞋子不合适,有的银杏果找不到自己的外套了,也有的银杏果在给兄弟姐妹分享面包。第五组会话:银杏果们像雨一样落了下去,太阳升起,将所有的光芒照向了悲伤的银杏树母亲和踏上旅程的银杏果孩子们。
故事的核心部分是面对散落时银杏果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银杏是中生代遗留下来的稀有树种,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属于雌雄异株,雄株不结果。在每年的四月至五月开花,雄花的花粉随着风传播到雌株的雌花中。到了秋天,种子成熟,形成黄色的银杏果,十月叶子和银杏果开始掉落。宫泽贤治描写的正是十月份深秋季节的银杏树,作者把银杏果掉落前的情景微缩到了一天,以散文诗的风格讲述了银杏果们的离别之情。从银杏果的生长过程来看,由开花、孕育到结果,它在银杏树上完成了自己的一生。银杏果的散落意味着与母体银杏树的分别,也代表着作为果实的一种死亡。天泽退二郎在《〈宫泽贤治〉论》中提出,《银杏果》是以死亡-生殖为主题,种子的散落代表着分别,代表着在树上生命的结束,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的死亡[6]。但银杏果成熟后掉落,作为新的种子扎入泥土,成长为独立的一棵树,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本文创作于1921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宫泽贤治自身经历了身体上的疾病、亲人们的病倒和去世。1917年宫泽贤治的祖父去世,1918年宫泽贤治患肋膜炎住院,妹妹敏子也病倒住院。直到1919年3月,妹妹敏子才回到家乡静养。1921年,妹妹敏子再次病倒。在生活中,宫泽贤治和家人身体状态堪忧,甚至面对死亡。在事业上,宫泽贤治就毕业后自己的发展问题和父亲产生了分歧,乃至在宗教信仰上出现矛盾,从而离家出走。心情上的孤独,自己和家人身体上的病痛,让宫泽贤治开始意识到离别和死亡的问题。聚散离合是人生的常态,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生犹如银杏果一般,总会有离开父母的时刻,从而走向自我的重生。
对于银杏果来说,掉落并不代表死亡,而是意味着新的旅程,回归泥土,以另一种形式获得新生,独立成长为一棵树。从种子、开花、结果到掉落,这不是一条单行路,而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掉落既是种子的自立和重生,也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银杏果们在面对散落时,虽然有不安和紧张,但没有恐惧,甚至有的银杏果们还充满了对新旅程的期待。这就是生命的轮回,散落只是新生活的开始,在大地孕育之后,会以另一种形式展现。死亡代表着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二、万物间的生命循环——《山梨》
《山梨》描写了一条小河底部发生的事,主人公是螃蟹兄弟和它们的父亲。故事分为两个部分,五月的景象和十二月的景象。五月时,两只小螃蟹正在讨论一个叫“库拉姆塴”的东西。突然,从河面上飞下来一个黑色的、尖尖的东西,一下子把水里的鱼给叼走了。刚才还在自己面前游来游去的鱼,转眼间就消失了。两只小螃蟹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螃蟹爸爸告诉它们那是翠鸟,并且安慰兄弟俩,不用担心,翠鸟不抓它们。但两只小螃蟹仍旧心有余悸。十二月时,两只小螃蟹晚上睡不着,在明亮的月夜里比赛吐泡泡。这次从河面上又掉下来一个黑色圆形的东西,兄弟俩误以为是翠鸟。螃蟹爸爸告诉它们,那是一颗熟透的山梨,而且山梨的味道非常香甜,再等上几天就会变成美酒。
作品以小螃蟹的视角展开,描绘了一个水底世界。人类所熟知的水面世界在这里成了外界,光怪陆离的水下世界是故事的舞台。五月,两只小螃蟹目睹了翠鸟掠鱼的过程,第一次对死亡产生了本能的恐惧。刚刚还活生生的鱼,瞬间就消失了,这是死亡带给小螃蟹最直观的感受。十二月,从水面上掉落山梨时,小螃蟹按照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生存经验,误以为是翠鸟。父亲再一次传授生存经验,告诉它们这是山梨,过段时间会变成美酒。而山梨的种子会随着河流漂浮,最终在浅滩的地方扎根,发芽,开始新的生命。故事选取了生机勃勃的五月和即将入冬的十二月进行描写,景色上呈现出暖和冷的对比。同时内容上,小螃蟹们对翠鸟的惊恐和对美酒的期待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中既有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恐惧,也有获得自然恩惠的幸福,这正是大自然运转的规律。
翠鸟捕鱼,鱼转化为了翠鸟的一部分;山梨的成熟,为螃蟹提供了能量,成了螃蟹的一部分。自然界的食物链,以生命循环的形式展开。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循环。被吞噬的生命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另一种生物的形式,继续在生物圈中进行循环。作品结构上以五月开始,十二月结束。五月的大自然生命旺盛,同时生物之间竞争残酷而激烈。十二月的大自然沉静内敛,生物开始进入休眠。两个时间上的交替,预示着自然的循环。五月时,被掠走的鱼象征着死。十二月时,掉落的山梨象征着生。死与生的交替,正是自然的规律。作者以代表“生”的山梨为故事画上了句号,新的生命循环即将开始。
《山梨》于1923年4月发表在岩手县《每日新闻》上,属于“童话式构图”和“花鸟童话集”系列之一。而在此前一年,1922年11月27日,宫泽贤治的妹妹敏子去世,享年24岁。妹妹的去世使得宫泽贤治悲痛万分,连续写下了3首悼念妹妹的诗歌《永诀之晨》《松针》和《无声恸哭》。敏子的去世也让宫泽贤治切身体会到了死亡,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宫泽贤治在《信四》中,描写了琼斯和波斯是一对兄妹,妹妹去世后,哥哥不停地寻找妹妹的去向,最终发现妹妹转生为蛙。人类和蛙类之间也可以进行生命的循环,妹妹作为人的实体虽然不存在了,但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作品结尾处写到:这样的寻找是徒劳的,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无论是在田间劳动的人,还是在火车里坐着吃苹果的人;无论是唱歌的小鸟还是不唱歌的小鸟;无论是蓝色还是黑色的鱼,所有的兽类,所有的虫类,自古以来全部都是相互的兄弟姐妹[7]。
三、生命短暂,灵魂永恒——《白头翁》
《白头翁》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白头翁。故事内容中的现实与幻想交错在一起,一株质朴、充满生命力的白头翁形象跃然于眼前。白头翁,也称老姑草,花骨朵草。一般4—5月开花,花朵凋零后会长出长绒毛的种子,就像老人白色的长头发一样,故得名白头翁。白头翁的形象也多次出现在宫泽贤治的诗歌作品中,在诗集《春和修罗》里有以白头翁为题的诗歌“白头翁,冠毛质直”。“质直”本是佛教用语,用来赞美白头翁冠毛的质朴[1]。在诗歌“小岩井农场”中,描写道:白头翁应该已经开放,原野上排列着黑葡萄酒的酒杯,准备款待我吧。白头翁的花朵犹如黑葡萄酒的酒杯,开满了田野。[1]
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他者眼中的白头翁形象,白头翁草眼中的世界,以及白头翁草自我生命意识的超越。第一部分描写了白头翁在自然界的生物眼中的形象。作者从大自然中选取了植物、昆虫和山男,通过这三种完全不同物种的视角,展现出白头翁的独特魅力。在植物界中,白头翁是银莲花的表兄、铃兰和猪牙花的朋友。这些植物都喜欢白头翁,没有人讨厌白头翁。在植物界中,白头翁深得同类们的喜爱。第二部分是两株白头翁赏云时的对话,描写了云的变幻莫测和它们对大自然的好奇。第三部分是白头翁花飘散前,和云雀分别的对话。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它们坦然面对。
“现在感觉怎么样,害怕飘走吗?”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
“害怕吗?”
“不害怕,即便飘走,无论飘到哪里,太阳公公的阳光都洒满了田野。即便我们要各自分散,无论落到哪个水洼里,太阳公公都在守望着我们。”[8]
两株白头翁对于散落,既不抗拒也不害怕。当散落的时间来临时,它们和云雀,周围的事物一一郑重地告别,感谢了太阳公公。然后白头翁花的身体散落开来,变成了一根根发着白光的银毛,向北方飞去。云雀在它们身后,为它们高歌送别,作者认为它们的灵魂一定是飞到天上变成了星星。遥远的北方天空,代表着异空间的领域,即死后的世界。白头翁的身体有的化成了新的种子,有的分解后,与大自然共存,但它的灵魂得到了永生。正如法华经中所说“生身虽灭,法身常存”,白头翁花虽然已经散落,但它的灵魂却永远存在。
此作品在宫泽贤治生前未发表,根据现存草稿推断,大约成稿于1923年6月。1922年,宫泽贤治的妹妹敏子去世。在此之后,一直到1923年6月,宫泽贤治才又开始收拾心情,重拾笔墨。同年的8月,宫泽贤治独自一人前往青森、北海道旅行,一路向北,直到当时日本可以到达的最北边桦太地区(即库页岛)。此趟旅行的目的是拜访在桦太王子制纸工厂工作的前辈,向前辈拜托农学校学生工作的问题。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这次旅行是为了向北方寻找敏子的灵魂,同时疏解失去妹妹的悲伤。宫泽贤治觉得妹妹的灵魂飞向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向,他想要和妹妹的灵魂交流。在旅行中,他写下了《鄂霍茨克挽歌》《青森挽歌》等一系列怀念妹妹的诗歌。
四、结语
白头翁花飞向的北方天空,正是宫泽贤治一路向北寻找敏子灵魂的方向。敏子的灵魂和白头翁花一样,飞向了高空,化为了永恒的星星。两株白头翁即宫泽贤治和敏子的化身,在此界存在时,与周遭的事物和谐相处,活出自我的精彩。离开此界时,理解自然的规律,亦坦然处之。作为法华宗的信仰者,宫泽贤治深信,人、动物,乃至植物都有生命,且都处于轮回、循环之中。虽然敏子的肉体与自然融为了一体,但灵魂一定会在异界永生。
银杏果的散落是个体生命的轮回,山梨的掉落是自然界生命的循环,白头翁飘散,灵魂升空,是生命的永恒。妹妹敏子的病故唤醒了宫泽贤治的自我生命意识,佛教的轮回思想消解了宫泽贤治对死亡的迷茫和恐惧。生命是一种短暂的现象,生命的载体形式各有不同。虽然载体会消失,但灵魂可以获得永生。
参考文献
[1] 宮澤賢治.新校本宮澤賢治全集:第二巻詩Ⅰ,本文編[M].東京:筑摩書房,1995(7).
[2] 福島章.死を見つめる――妹の死·自分の死,仏教 特集=宮沢賢治[M].京都:法蔵館,1990(10).
[3] 大関健一,青柳宏.「他者の死」と共に生きる「生と死の教育」―宮沢賢治の「春と修羅」「銀河鉄道の夜」をめぐって―,宇宮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紀要.第1部[J].宇宮:宇宮大学教育学部,2020(3).
[4] 高橋直美.宮沢賢治童話「やまなし」論.ライフデザイン学研究18[J].京都:東洋大学ライフデザイン学部,2022.
[5] 日置俊次.宮澤賢治「おきなぐさ」論:太陽のもとでの転生.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紀要巻62[J].東京: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2021.
[6] 天澤退二郎.〈宮澤賢治〉論[M].東京:筑摩書房,1976(11).
[7] 宮澤賢治.新校本宮澤賢治全集:第十二巻童話Ⅴ,本文編[M].東京:筑摩書房,1995.
[8] 宮澤賢治.新校本宮澤賢治全集:第九巻童話Ⅱ,本文編[M].東京:筑摩書房,1995.
(特约编辑 范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