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中挑战性问题的设置策略

2024-11-02 00:00:00刘婷婷
留学 2024年21期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需要多重对话,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此外,在真正的教学中,还应该有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教师与编者的对话。在五维对话中,有挑战性的提问可以促发学习者对文本新的思考、认识和发现,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收获。

从文体出发

语文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从文体出发设置挑战性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认识。

在学习小说类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该单元的核心要素设置挑战性问题。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小说《桥》以六百字的篇幅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教师可以以“《桥》获得优秀小说奖的理由”为挑战性问题,不设定固定的答案,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烘托、谋篇布局等方面来阐述观点,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

说明类课文通常以“说明白了”为语文要素。但在课文《松鼠》中,却很难清晰地找到说明方法,它看起来也不像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可以将“《松鼠》是不是一篇说明文?”作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和其他课文的对比,会发现《松鼠》也是一篇说明文,因为它将松鼠这个小动物介绍清楚了,这就符合“说明白了”的核心目标。

散文类课文通常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预习。例如:《圆明园的毁灭》《少年中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容易造成读不到位和读不出味的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等现象。因此,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需要将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圈画下来,带着疑问去查询资料,了解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更深入地学习课文。

题目中的奥妙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却很容易被忽略。教师如果从课文的题目出发提出问题,会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题目中就藏着无限奥妙。教师可以将“课文是如何围绕题目来写的”设置为挑战性问题,让学生在协同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如此,教师有真话可说、学生有真知识可探索,真学习才会发生。

“矛盾”亦是契机

孙绍振先生在《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等著作中,反复论述过“矛盾”“还原”的解读文本的方法,并运用这种解读方法分析了各种文体的代表文章。例如:《将相和》一课,在初次阅读后,学生在心里树立起了蔺相如巧舌如簧、勇敢机智的人物形象。在不断地讨论、反刍之后,教师转而提出问题:“你觉得蔺相如真的是一个好人吗?”,这促使学生再次回到课文,重新发现蔺相如的复杂性,形成再一次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