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少,还不具备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如何开展小组协同学习呢?笔者从教师、小组、学生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策略。
教师教学策略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鼓励他们合作探究。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在学习加减法时,常规的问题设计思路是:3+( )=8,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唯一的,括号里只能填写5。而如果我们把问题提升一下难度,变成开放性题目:3+( )=( )+2,答案就不是唯一的了。学生在小组协同学习的过程中,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每个小组都能收获多种方法。学生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可以大大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着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先和全班学生对口令,然后请一名学生和教师对,接着再请两名学生自由对,使对口令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互动学习的模式,再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对口令。由于教师的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小组培养策略
笔者最初分组时的策略是学力强弱搭配、男女一组。本意是想学力强的SXicE1Cebm3DYnnQXyLrxA==学生可以带着学力弱的学生一起探究学习。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结果往往是强的更强、弱的更弱。随后笔者进行了调整,让实力均衡、兴趣爱好不同的男女生分为一组。同等学力的学生同组,学生会感觉到学习环境的安全,从而消除自卑感,学习效率反而大大提高。另外,在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发现通常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从而产生发现的连锁反应。
评价策略
评价包括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首先,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是积极的、肯定的,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环境。课堂上当各小组以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充分地倾听和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对同伴进行评价,一方面要多肯定同伴,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此增强同伴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