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融通,陶养育人

2024-11-02 00:00:00陈红燕
留学 2024年21期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聚焦此目标,将美育评价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导向。

构建美育评价体系的原则

首先,鼓励自下而上。以师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为起点和纽带,由师生创建美育评价体系,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对美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的生命成长。

其次,强调跨界协作。在学校“以陶养情、以美育人”办学思路的基础上,坚持美育特色引领,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全面融合,鼓励在班级德育、学科教学等各种育人场景中追求内涵美、特色美,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式,促使各育人要素共生共荣,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坚持与时俱进。新时代美育更强调创造性、文化性。一方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结合,厚植中华民族勤劳尚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涵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评价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最后,关注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要关注师生实际,既方便操作,又能如实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如此才能具备可持续性、可推广性。

“五美、七维、八标”的评价策略

创新“五美印章”评价应用。在“五育并举”理念的指引下,全体班主任、科任教师、各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均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灵活设置项目任务。在项目联动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德行美”“劳动美”“学习美”“体质美”“创造美”等印章评价,分项目对学生进行表彰。

实施“七维度”美育评价。活动课程和志愿服务是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在每项具体任务中,教师和学生按参与行为、学习品质、合作精神、项目贡献、成果评比、个性特色、展示风采等七个维度共同评价。

构建“八指标”美育课程评价量表。针对之前美育评价缺乏多样性、包容性、发展性和融合性等问题,围绕过程性、基础性、发展性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美、表达美、追求美、创造美、传播美”,成为一名博文约礼、尚美知新的人。

营造“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每学年结束,各班“五美印章”积累数量排名前10%的学生可以申报校级“晓美之星”,排名11%—20%的学生可申报年级“晓美之星”,排名21%—30%的学生可申报班级“晓美之星”,以此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作者单位: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