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是学习的开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诗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没有挑战性的问题,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将难以持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就在于没有问题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只有这样,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到底该如何培养呢?
创设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尊重情感,使学生有“疑”敢“问”。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习影响显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营造互相尊重、理解、包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重视,实施正面激励,激发学生提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通过持续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勇于提问的品质,从而推动其自主学习。
调动兴趣,让学生产生想“猜疑”的念头。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主动思考或提问,只愿充当观众或听众。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讲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可以播放两段视频—— 一段视频是黄河源头河水清澈见底、水草丰美的景象,另一段则是黄河中下游土地裸露、浊浪奔腾的景象。在看过这两段对比鲜明的视频之后,学生们往往会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黄河为何会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变化?”“以后怎么办?”……再如:在讲授《詹天佑》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两名学生分别模拟工程师和记者。“工程师”向“记者”介绍自己设计的隧道图和“人”字形线路图,并解释如此设计的初衷。“记者”则从中发现问题,有疑就问。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了学生提问的能力。
空间展示,让学生见“疑”必“究”。在就某个主题进行讨论时,笔者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鼓励各组开展竞争,提出好问题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多无法一一解答,笔者便让他们将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中,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若组内解决不了,再由全班学生一起寻找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做到有问必答、有教必会、有求必应,以避免质疑流于形式。此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学会质疑
针对课文题目提问。课文题目通常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出发,产生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针对课文《桂花雨》,可提问“什么是桂花雨?”“什么地方下桂花雨?”;针对课文《冀中的地道战》,则可提问“地道是什么样的?”“地道里怎样打仗?”;等等。就课文题目进行提问,可以轻松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围绕关键词句提问。在学习文章时,抓住关键词句可以帮助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学习课文《母鸡》时,教师可以找出关键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进而引导学生提问“我为什么讨厌母鸡?又为什么不讨厌了?”“为什么我对母鸡的态度会变化?”,等等。学习课文《五彩池》时,教师可抓住“神奇”这个中心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五彩池是神奇的呢?”“作者是如何具体描述五彩池的神奇之处的?”,等等。
围绕重难点内容展开。在课文的学习中,教师精准地捕捉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学生走进文本,深刻地理解课文。例如:学习《琥珀》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琥珀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写海?”“陆地为什么要下沉?”“为什么把小苍蝇的活动写得那么具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等等。
抓住矛盾点提问。在一篇课文中,矛盾之处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如对于《养花》一文的结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忧’和‘泪’也可以称为养花之乐?”,以此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在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句话同时出现“焦急”和“耐心”,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因为什么焦急?又为什么可以耐心等待?”等等。针对矛盾处进行发问,能让学生对文中复杂的情感、表述方式有深刻的体会。
围绕选材表达提问。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可引导他们提问:“为什么作者没有把落花生的生长过程作为重点来写?”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中‘立刻’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在学习《五彩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题目是‘五彩池’,而文章的开头却从‘瑶池’谈起?”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选材意图和表达方式,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力。
实践表明,教师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比教师预设各种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第二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