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访学见闻

2024-11-02 00:00:00韩亚菲
留学 2024年21期

几年前,我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进行了为期7个多月的访学。我所学专业是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赴美之前,我对美国的教育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当我真正进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的校园和课堂之后,诸多的细节还是给了我不小的冲击。我想分享其中一些细节,这些细节虽小,却可因小见大。事实上,这些细节对现在的我仍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

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中非常亮眼的存在。每当新学期开始,校园里各个学生社团都会展开巨大的宣传攻势,如久负盛名的北京大学“百团大战”。在我的印象中,最吸引人的往往是那些上演吸睛节目的社团,如艺术类、体育类的社团等,而我在美国校园接收到的第一份社团宣传单居然是关于学生如何反抗教授压迫的!

当时,我刚上完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和同班同学一起来到校园的休闲广场聚会闲聊。这时,有一个金色头发、白皮肤、操着纯正美音的女学生走向我们,她手里拿着一沓宣传单,走近时给我们每人分发了一张。我接过宣传单看了一眼:“如果你正在经受你的教授给你带来的压迫,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给你提供帮助……”我有些诧异,心想:难道美国校园里教授对学生的“压迫”很常见吗?据我后来观察,教授“压迫”学生的事件并非很常见,但美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平等和尊重,除了学校方面构建了保护学生权益的健全机制以外,在师生关系里处于弱势的学生也非常注重对自身权益的保护。

就在同一天的晚上,发生了另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我和几位中国同学以及一位非裔美国女生在校园公交车站,准备乘坐公交车返回国际学生/学者公寓社区。这时,一辆小型面包车停在了我们面前。司机将头探向我们:“喂!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呀?要不要我送你们去呀?”在同行的中国伙伴婉拒之后,他并没有离开,而是执着地继续向我们喊话。那个时候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司机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含义,正在困惑如何回应时,同行的非裔美国人突然情绪特别激动地朝着司机大声嚷道:“走开!你这个可恶的种族主义者!”我们这时才彻底反应过来,这位白人司机的潜台词原来是“你们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吧,别赖在美国!”。就在这时,走过来两个白人女学生,驱离了司机,并安慰我们:“不要害怕,我们坚决抵制种族主义者,我们拒绝种族歧视。”我们这才发现她们戴着某种袖套,原来是附近巡逻的志愿者。这件事情同样也让我意识到美国校园对学生权益的重视,当然这也跟美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美国是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历史上曾爆发过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和严重的种族冲突。因此,抵制种族歧视、保护弱势族裔的权益是大多数人,尤其是美国大学的共识和底线。

美国大学与社区的亲密关系

威斯康星大学是“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的发祥地。这一思想强调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认为大学应与政府、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大学与社区的一体化。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在方方面面体现了威斯康星思想,以下是几个细节性的例证。第一,校园没有围墙和边界,公共街道穿过其中;人们可以随意参观学校的艺术博物馆;沿着学校标志性建筑正对着的那条街道,可以一直走到州政府的办公大楼。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的社团也是对社会开放的,“交谊舞”(social dancing)社团里就有很多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甚至老年人。第二,威斯康辛是农业大省,被称为“奶制品之州”。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围绕该州特色产业设置了一系列的专业和研究所,如农业试验研究所、食品研究所、酶研究所等,而且会研究特别接地气的项目,如开发冰激凌的新口味,因此大家每周二都可以免费品尝不同口味的冰激凌。第三,新学期开始,学校会组织新生与麦迪逊市民家庭结成对子,由市民家庭带领新生不断深入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和我们几名中国留学生结成对子的是麦迪逊市民Lisa一家。在随后的学期内,Lisa一家不仅邀请我们去她们家做客,还带我们熟悉麦迪逊整个城市,带我们去植物园、动物园、户外野餐,还带我们去教堂参加活动等。除此之外,社区还结合美国当地的各种节日给我们这些国际学生/学者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而且都是免费的。例如,安排大巴车接送、提供餐食、安排乐队现场演奏,甚至还有类似“导游”的角色带我们参观。有一次,社区还组织我们去郊区的奥特莱斯(Outlets)集体采购。抵达奥特莱斯后,陪同我们乘车的组织者开心地张开双臂呼喊:“感谢你们对美国经济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美国的教育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而是与社区紧密合作。社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十分复杂的:对于国际学生/学者而言,社区的深度参与给他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美国社会文化、与美国普通民众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而社区也从方方面面对国际学生/学者施加无微不至的影响——这种浸润式的“社会教育”,使人更加容易接受美国的社会文化。

美国式师生关系

在美国,教授一般会将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称为“合作研究者”,并不突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将博士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划定到“工作”范围之内,认为私下无须过多交往。我在美国访学时,和导师的交往更多地被放置在公开社交的场景中,比如学院举办的师生共同参加的欢迎会、某些集体聚会等。而且我在访学期间非常自由,既没有和导师一起做课题,也可以自由选课。美国大学的教师普遍比较开放,并不会很在意“你是谁的学生”,你有问题可以找任何老师去交流。甚至有一次,另一个院系的访问学者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系的聚餐。他们的教授不仅很欢迎我的到来,还把他的伽利略望远镜借给了我整整一个星期。

这种开放性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大学课堂上。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复杂,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接收国,因此在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多元的声音和激烈的争论。在一次教育政策研讨课上,一名美国白人学生发言说,耐克(NIKE)基金会创建的相关项目专门针对经济贫困地区的女孩,有利于减轻女性贫困,支持女性地位改善。他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就有一名印度裔的学生大声驳斥:耐克在贫困地区开办工厂,给工人的工资十分低廉,是对贫困国家女孩的压迫!……而教授只是微笑着倾听大家针锋相对的辩论,并没有试图去调和。从他的反应可以看出,这种争论是十分常见的,而且是被允许和受到鼓励的。在大学专门为访问学者及其家属开办的语言学习班上,也经常会发生一些激烈的讨论。比如:有一次,一位印度籍访问学者根据一些西方媒体的片面之词来评价中国,我忍不住与他争论起来,授课教师也是一番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样子。

美国大学课堂上的争论间接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复杂结构和存在的一些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种族、性别等都是美国大学课堂讨论以及美国学界研究的关键词。美国学者在提出一些理论时,也往往会基于本国的情况,将种族、性别等作为重要的分析维度加以研究。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同理,当我们观察国外的教育现象时,一定要关注这种教育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进行评价。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