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石。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压力的增长,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基于此,需要构建教育宣传、测评预警、心理辅导及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乡村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和精神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丰富,更需要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为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2023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发布《全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标志着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本文结合国家政策和教育实践,探讨如何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从而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不仅有生理和安全需要,还有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裕。这两者都要求农村人口具备情绪调节、生活适应和自我实现等积极心理品质。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复杂和突出。首先,农村学生的父母受限于知识文化水平,缺乏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加之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频发。其次,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使得遭受心理困扰的学生得不到专业的帮助。最后,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娱乐活动单一,不良情绪的宣泄渠道受限。2021年全国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乡村儿童抑郁风险率高达25.2%,焦虑检出率为25.7%。鉴于此,积极探索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缩小城乡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差距,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有利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教育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扮演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角色,不仅能够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更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才。在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育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对乡土文化人才的培育与挖掘、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至关重要。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关爱支持,可以改善农村学生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推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优秀农耕文化融合,充分发挥文化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石。
二、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直接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旧存在一些困境。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偏差有待纠正
农村地区的家长、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有误解现象,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心理问题被污名化。受媒体非客观描述的影响,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被贴上负面标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疯子”“异类”,是“可怕的”。这种观念让遭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感到羞耻,选择隐藏自己的“症状”,不敢坦然寻求外界帮助。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被狭隘化。许多农村中小学仅将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等问题学生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日常多集中于对这类学生的个别咨询和危机处理,忽视了学生普遍的心理健康需求。三是心理问题常被行为化、德育化。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部分教师和家长错误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习惯问题或思想品德问题,采取简单的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应对,甚至有些家长在发现问题后,误以为是孩子在“恶作剧”或“矫情”,从而忽视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升
当前,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的僵化。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许多学校仍旧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单一的讲授方式来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使得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法也缺少必要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时在期末考试或升学考试等关键时期,学校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分配给其他学科。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比较刻板。虽然一些学校按照要求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但这些活动通常仅限于心理知识讲座和推介等形式,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发挥,需要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和丰富教育内容来加以解决。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有待优化
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教育资源等保障不足的问题。首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经费筹措途径单一,导致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资源引进、设施建设等受到制约。其次,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低,难以引入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且人才引进后的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员流动性大,影响工作的持续性和传承性。最后,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教材、教具、教法等资源欠缺,难以满足农村学生复杂多样的心理需求,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深入实施。
三、有效提升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相关建议
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而非仅仅关注问题和缺陷。当前,有效推进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由传统的“诊治式”少数群体的心理干预转变为“未‘病’先防”大众群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充分汇聚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及医疗机构等多方力量,构建“四位一体”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育人、育才与育心的深度融合,携手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健全保障体系,提升服务供给
教育主管部门应着重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以优化心理健康服务的供给。首先,应强化组织领导。在国家层面设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并鼓励各地构建省、市、县、校心理健康分级管理体系,完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其次,应确保经费投入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需优化收支结构,严格按照生均标准足额拨付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同时应鼓励学校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最后,应强化师资培养。增强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储备专业人才。加大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德育教师及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力度,拓宽其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发展制度框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二)改善家庭环境,补给心理能量
家长可采取多种措施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心理成长注入动力。首先,建立积极的沟通环境。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与感受,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提供情绪支持。并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其调整不当的观念与行为。其次,积极参与亲子互动活动。家长应踊跃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亲子活动,以增进与孩子的情感纽带。最后,加强家校合作共育。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心”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深入学生家庭摸底实况,引导家庭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家校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完善工作体系,净化成长生态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机构,学校应将教育宣传、测评预警、心理辅导以及干预处置作为关键措施,以此优化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一是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应从心理科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首先,将心理科普作为重要基础。面向学生,学校积极邀请心理专家来校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鼓励学生参与县域、市域等组织的心理健康公开课。对于家长群体,学校则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群,定期在群内分享心理健康小贴士,并举办家长“心”课堂,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其次,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阵地。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农村特点,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导向,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精确设定教学目标,细心挑选教学内容,并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最后,将实践活动作为有效补充。学校可将情景剧、绘画等元素巧妙融进团体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并依据时间节点,分阶段、有侧重地组织活动,构建集“教育引导、宣传普及、体验感悟、帮扶支持”于一体的校园心理文化环境。
二是规范心理测评。学校应秉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原则,采用权威测评量表,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并建立详尽的心理健康档案,确保“一人一档”的精细化管理。针对评估中识别出的心理问题学生,结合教师日常观察,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工作台账。同时,依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量身打造预防和干预策略,实施“一生一策”的个性化关怀,以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是优化心理辅导。学校应设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室与活动室,全面优化心理辅导的预约、反馈、转介及追踪流程,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灵活开展线上线下个体咨询及团体辅导活动,采用教师轮值制度,确保学生获得即时、专业且便捷的心理援助。同时,规范心理辅导档案管理,设立专用档案柜,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严格保护学生隐私安全。
四是精准干预处置。学校应聚焦于干预体系、干预方案及追踪评估三方面,以实现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精准应对。首先,要构建并完善心理干预体系。在校内确立从学校、年级、班级至宿舍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在校外构建涵盖“家庭、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以上体系平时被用于宣传心理知识和活动,危急时刻被用于危机预警与干预。其次,需精心设计与实施心理干预方案。学校为每位心理问题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干预计划,灵活采用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助力学生攻克难关。最后,需动态追踪评估重点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需借助心理测评、日常观察及大数据技术等手段,重点关注留守、离异等家庭学生群体,全面搜集学生的自我报告、他人反馈、日常行为数据等,以此构建学生的“心理画像”,动态追踪与监测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做好家校沟通与共育。
(四)优化社会服务,实现协同育心
构建协同合作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积极搭建一个整合教育、民政、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力量的社区心理服务平台。该平台遵循“一学生一专班、一案到底”的协同原则,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宣导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推动医校合作、家校合作以及多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
四、结语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核心在于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学生是乡村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既能消除心理贫困、实现精神富裕,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当前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成果丰富,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引,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及医疗机构通力合作,构建与农村学生心理需求相适应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潘春玲.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N].光明日报,2024-2-20(002).
[2]王元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健康发展[EB/OL].http://topics.gmw.cn/2024-07/27/content_37463991.htm,2024-07-27.
[3]彭玮婧.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建议[J].湖南教育(A版),2022(5):31-33.
[4]张薇.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农村心理健康工作的路径[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3):56-58.
[5]张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22(4):51-52.
[责任编辑:李伟杰]
作者简介:李 渊(1991—),女,河南南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丁书英(1991—),女,河南驻马店人,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