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御窑瓷器 探农耕文明

2024-11-02 00:00赵晓娇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4年10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而景德镇这座被誉为“瓷都”的城市,更是孕育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御窑瓷器。明清时期,御窑常面临高标准挑战,一部分设计极其精巧、工艺极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的器物在历经多次试验后仍有瑕疵,最终落选,故而被击碎并深埋地下。作为御窑瓷器的代表之作,它们不仅是皇家贵族的专属用品,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深刻反映了农耕文明的深厚底蕴。本文将以3件御窑遗址出土瓷器为切入点,带领您一同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互动联系。

明清时期的中国,正是一个典型的农耕社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御窑瓷器作为明清两代皇家御用器,其生产直接受到皇家的控制和影响。御窑瓷器的生产,无论从原料的采集、加工,还是到成品的制作、运输,都与农耕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瓷器的纹饰图案、器型设计等都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一、自然之趣的艺术再现——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

鸭,作为家禽的一种,常年活跃在国人的餐桌之上。我国养鸭历史久远,古称“凫”为野鸭,“鹜”为家鸭,在《尔雅》和《说文》中都有“舒凫为鹜”的记载。《尔雅》中更是记载了伏羲氏发明网捕捉野鸟的事迹,在被捕的野鸟中就有绿头鸭。

明成化素三彩A9GEPDJhMeusFzlCVTWuYr5kPifhz7Sl6e5OgDLK4aY=鸭形香薰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

这件素三彩鸭形香薰高25厘米,出土于御窑珠山遗址明成化年间(1465—1487)地层,不见传世品。此器形态构造独特,花眼圆睁,曲项向天,丰腹粗颈,敛翅立足,身姿挺立,张嘴吐舌似在“嘎嘎”鸣叫,神态粗壮稳健、俏皮可爱、栩栩如生,仿佛正欲游弋于碧波之上。鸭身以黄、绿、紫等素色为饰,据古书记载:“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之素三彩。”虽以黄、绿、紫三色为主,也不仅仅限于此三色,“……有实四五彩而亦称素三彩者”。鸭子的羽毛被细致地刻画出来,色彩纹理细腻,既保留了瓷器的质朴感,又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器身为模制,上半截为器盖,下半截用于盛装香料,以子母口相合。鸭颈中空与口相通,鸭腹合缝处有6个隐孔。当鸭腹内熏香点燃,空气从隐孔进入,与张开的鸭嘴形成对流,烟气从鸭嘴流出弥散。底座四壁开光镂空,底部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方形款。

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素雅的釉色,融合了自然之美与瓷器艺术,成为御窑遗址出土瓷器中的精品。鸭形香薰的设计灵感源自自然界,巧妙地借助鸭子这一自然元素,展现了工匠对动物形态的细致观察和生动刻画,传达了农耕社会中对和谐生态的向往与追求。鸭子作为我国农耕社会中常见的家禽,其形象在瓷器装饰中屡见不鲜。古代科举制度产生后,鸭谐音“甲”,有金榜题名、位列三甲的寓意。在民间,赠鸭也象征着好运连连、事事如意,寓意生活的和谐与富足。鸭子在水中嬉戏、觅食的场景,是农耕时代田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心中理想生活的象征。通过这件香薰,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

作为农业系统中的一部分,鸭子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完美呈现了鱼、鸭、稻共生的状态。贵州从江稻田养鱼鸭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 400多年。这种以鸭食虫、以鱼食草、用鸭鱼粪做肥料的稻鱼鸭复合系统,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功能。为了保证稻鱼鸭系统良性发展,侗族人民建构了与生态环境高度兼容的鱼塘、稻田、沟渠、河溪相连通的人工复合水域环境。当地选择生长期为180天的传统水稻品种,使稻-鱼-鸭共生时间达112~137天,既有利于鱼的生长,同时至少放养两批鸭。养育的鸭种是经过世代选育驯化的个头很小、活泼好动的小香鸭,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侗乡人根据各自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阶段共生,确保了稻-鱼-鸭三丰收。

二、庙坛祭祀的神圣象征——明宣德白釉三足炉

北京城的月坛位于城西,按照五行方位与五色体系相对应的颜色为白色。古人对月神的崇拜,是合家团圆、寄托深情的念想,皇帝们自然也不例外。秋分日祭祀月神所用的白色是无限接近于玉质的白,白净油润,仿若羊脂。明代永乐年间创烧的甜白釉,则以其细腻莹白的质感如同圣洁的皎皎月光,当之无愧为月神的化身。

明宣德白釉三足炉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

这件白釉三足炉高34.3厘米,口径23.9厘米,出土于御窑珠山遗址明宣德年间(1426—1435)地层,为祭祀礼器。该器直口,方唇,短颈,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三蹄足,口沿对称置双耳。炉身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展现出一种稳重而庄严的美感。三足鼎立,稳固而有力,象征着天地的稳固与神灵的庇佑。通体施以纯净无瑕的白釉,透明度和光泽感极佳,能够清晰地映照出周围的一切。这种纯净的白釉不仅凸显了瓷器的质感与美感,更赋予了它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此炉不但胎、釉精美,而且造型仿古(仿青铜鼎),别具神韵。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中国古代社会意义重大。它既是人们表达对天地、祖先和神灵等敬仰与祈求的方式,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祭祀礼制的建设,《礼记·曲礼》中记载:“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礼器是专为祭祀、宴飨等仪式活动而制作的器物,是沟通神人的重要媒介,以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为代表而达到发展高峰。在祭祀仪式中,青铜礼器用来盛放酒、肉等祭品,以供奉神明。这些器物往往造型精美,纹饰繁复,寓意深远。同时,根据礼制规定,不同身份的人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青铜器,其种类和数量也反映了社会的等级制度与秩序。

明清时期,制瓷技艺达到巅峰,为瓷质礼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种精美的瓷器被广泛用于祭祀活动中。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做出“凡祭器皆用瓷”的规定,并将一些造型复杂的青铜器以瓷质碗盘代替。御窑遗址发掘出土的明早期各色碗盘数量颇丰,说明祭器用色规范应已有一定的传统。同时,明太祖在瓷器的用色上也作出明文规定。《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江西饶州府,如式烧造解。”圜丘即天坛,是祭天之所;方丘即地坛,是祭地之所;而日坛、月坛就是祭日、月之所。到嘉靖九年,又一次规定了四坛的瓷器用色,即冬至祭天使用青釉瓷器,夏至祭日用红色瓷器,春分祭祀农耕、蚕桑之神用黄釉瓷器,秋分祭祀月亮、祖先家庙或举行葬礼时则使用白色瓷器。这些瓷器造型大多仿商周青铜器而来,纹饰也经过精心设计,以服务于祭祀的庄重氛围和祈愿目的。将瓷器之色与节气时令的祭祀礼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明朝颜色釉的发展,这也是明清瓷器与以往历代瓷器的一大差异。

三、生活情趣的艺术表达——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鸡是一种被广泛饲养的家禽,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其野生祖先原鸡可能起源于南亚、东南亚和我国的南部热带地区。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是最早驯养家鸡的国家之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等遗址中,都出土有大量的鸡骨。其中,磁山遗址中的鸡骨主要是跗蹠骨,即鸟类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专家认为,从这些鸡骨中可以看到先民有意识挑选的痕迹,可见其很可能属于驯养的早期家鸡,其年代距今已有7 000多年。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半成品)及残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出

这件斗彩鸡缸杯半成品口径8厘米,底径3.4厘米,高3.5厘米,出土于御窑珠山遗址明成化年间(1465—1487)地层,为饮酒器。该器敞口、浅腹、卧足。整体器形较为矮小,形似缸形,便于把握。鸡缸杯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据明代文献记载,“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首先要用青花在胎体上细线勾勒纹饰的轮廓,上釉入窑高温烧制,再用叶绿、水绿、鹅黄、姜黄等彩填充预留的青花纹饰,入炉低温焙烧,最后施矾红,第二次入炉低温焙烧。这样的制作工艺使得鸡缸杯在淡雅的青花轮廓线衬托下,釉上彩中的红、黄、绿、紫釉更显得浓烈鲜艳。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图案精细而富有层次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情。

鸡缸杯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尤以明代成化年间制作的斗彩鸡缸杯最为著名,不仅在当时受到皇室喜爱,更成为后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历史上,鸡缸杯因其稀有性和艺术性而备受推崇。据明代万历《神宗实录》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到了清代,朱琰在《陶说》里盛赞:“成窑以五色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朝都有仿制品出现,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鸡缸杯在古代就享有盛名,但流传至今的成化鸡缸杯却极为稀少,已知仅有10多件。2014年,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拍卖会上以2.8亿港元的价格成交,再次证明了其在艺术品市场上的珍贵地位。

鸡缸杯的名字来源于杯身上以斗彩技法描绘的精美图案,通常包括母鸡和小鸡啄食嬉戏的画面,周围配以山石、兰草、牡丹等自然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和谐。杯身图案取吉祥之意,如棕榈树代表“宗室延绵”的美好祝愿,牡丹和山石的组合则寓意“花开富贵”,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明代成化皇帝在欣赏宋画《子母鸡图》时,被母鸡慈祥、雏鸡天真、和谐静好的田园乡居景致所感动,也间接影响了斗彩鸡缸杯的诞生。此外,据学者猜测,成化元年为鸡年。鸡与“吉”谐音,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一鸣天下白”,这几种品德,也是儒家推崇的君子之德,因此鸡也被称为良禽。鸡在我国农耕社会文化中还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鸡在古代是身份相对尊贵的家禽,相传女娲造万物时,第一天捏出的动物就是鸡,因此新年的首日也被定为“鸡日”。俗语中也常常将鸡与凤凰相提并论,还有“落水的凤凰不如鸡”的说法。鸡作为“六畜”之一,不仅是重要的食物来源,还常常出现在各种祭祀和礼仪活动中。在神话里,鸡更是重明鸟的化身,有辟邪之用。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鸡”字的记载。鸡象征着吉祥、忠诚和勤奋,“金鸡报晓”寓意新的开始和希望;“鸡犬相闻”则形容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无论是十二生肖的“生肖鸡”,还是端午的“斗鸡”,都是中华民族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中,鸡也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之句,其中“雉”就是指野鸡。而在现代汉语中,“鸡飞狗跳”“鸡犬升天”等成语也体现了鸡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古代中国,人们依赖土地为生,尊重自然规律,通过辛勤劳作实现生活的富足与安宁。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塑造了人们的性格与价值观,也深刻影响了艺术创作的方向与风格。御窑瓷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更深刻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精神内涵与生活方式。我们可从中一窥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这也启示我们,对于御窑瓷器的保护和研究,必须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不断增强其生命力,让更多御窑瓷器“活”起来,在讲述灿烂的农业历史、传承悠久的农耕文明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