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生活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当前乡村人民精神生活存在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乡风民俗有待改善、精神生活样式相对匮乏以及精神生活境界有待提升的问题,应不断振兴地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应用于乡村精神生活建设,丰富乡村人民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文化振兴;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文化振兴与精神生活的提升,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否,往往与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紧密相关。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的:“文化就是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这表明,精神生活的质量与个体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息息相关。因此,利用乡村文化振兴的契机,以文化的力量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引导社会风尚、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尤为重要。
一、文化事业对于精神生活的提振作用
随着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化资源供给能力的显著增强,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为精神生活的滋养提供了源泉。精神生活涉及情感、审美、道德和信仰等5个基本维度。文化事业对精神生活的作用表现在文化对审美生活imP9nLhYsrTqFeh2A6C5/gZPq8djYt9M0jJ7RsSoqyM=、道德生活和信仰生活的丰富与提升上。
(一)文化振兴增强审美修养,丰富审美生活
文化振兴在审美生活中扮演着多样化的角色。第一,从审美理想来看,文化振兴能够提供丰富的价值体系,帮助个体形成审美理想,即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第二,审美趣味的形成也受到文化环境的显著影响。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作品和艺术风格,个体培养了对特定艺术形式或美的偏好和兴趣。第三,文化振兴在推动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社会,文化振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家居设计、服饰搭配、饮食文化等融为一体,使日常生活本身成为审美体验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文化振兴不仅塑造了个体的审美观念和能力,也丰富了社会的审美资源和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正如美学家叶朗所说:“人们在追求审美人生的过程中,同时就在不断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不断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即审美的人生境界。”审美的人生境界超越了功利的层面,追求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和爱的人生,从而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在这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当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人的心灵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得到了自由和解放。
(二)文化振兴引领社会风尚,滋养道德生活
道德生活是个体或社会在遵循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下的一种存在和实践方式,文化与道德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从“文化”一词的汉语渊源中获得阐释。“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其中提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昭示了以文教化的基本含义。因此,文化与道德生活是一种相互塑造和促进的关系。文化对人们道德生活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第一,在道德意识方面,文化通过传统、习俗、宗教和社会教育,引导个体识别对错、善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内在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第二,在道德情感方面,文化通过文学、艺术、音乐等多种形式,激发和培养个体的道德情感。第三,在道德行为方面,文化不仅为个体提供了行为的道德框架,还促使个体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为的一部分。综上所述,文化对道德生活的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这些方面不仅塑造了个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还促进了社会整体的道德发展和进步。通过乡村文化振兴全面提升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和繁荣,能够塑造乡村人民的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道德生活本身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精神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道德不仅影响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感,也能够激发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信仰生活的基础。同时,对道德的内在追求也能让人感受到更多的自豪感,实现高度幸福感。
(三)文化振兴沁润心灵世界,引导信仰生活
文化内蕴着对社会发展的精神性功能,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根植于文化传统。文化振兴能够满足乡村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促进乡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信仰的传播。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理念,在当代依旧发挥着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承担着人们精神信仰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化振兴对于信仰生活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仰生活作为精神生活的一种高尚表现,不仅赋予人们面对变幻莫测世界的勇气,给人提供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感,而且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塑造和提升人的品行,让人们感受到深刻的人生意义和幸福感,进而追求真理,达到精神生活的至高境界。
二、当前乡村精神生活的不足之处
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向了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的新征程。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措施,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例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互联网也给人们精神生活的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人们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乡村精神生活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不足之处呼唤我们从多角度深入分析,为新时代乡村精神生活的优化提供明确方向和创新路径。
(一)传统道德观念式微
在当前市场经济、城镇化和消费主义的浪潮中,一些传统的民风民德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对道德和孝悌观念的重视程度降低、乡村离婚率的上升,以及乡村人际关系的功利化等方面。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新世纪以来,我国乡村常住人口为50 979万,占比36.11%,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3亿,占比下降了27.67%。这一变化表明乡村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经历重大变动,这与乡村宗族文化的削弱存在一定的关系。第一,宗族文化曾是地方民风形成的重要基础,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宗族文化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对乡村道德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第二,市场经济中的金钱观念和消费主义潮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导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和孝悌文化的弱化。第三,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乡村人民的生活方式,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占据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在对真善美辨别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乡村人民的价值观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侵蚀,道德观念面临新的挑战。
(二)乡村不良风气有待改善
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民俗涵盖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维度,深刻影响着乡村人民的日常生活。乡风民俗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对乡村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乡村也产生了一些不良风气。例如,一些乡村地区的婚丧嫁娶存在铺张浪费问题,少数乡村地区存在赌博等现象,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认识和追求,破坏乡村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信任基础,影响个体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三)思想境界有待提升
境界作为生活的精神取向,对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模式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哲学家张世英所言:“一个只有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而一个拥有诗意境界的人则过着充满诗意的生活。”提升乡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境界,对于提升他们的人生品位和增强他们的幸福体验感至关重要。
新时代,农民公共精神培育虽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民对乡村的认同度不高。部分外出的年轻农民工乡土观念减弱,对乡村认同感不强,他们渴望留在城市发展,成为市民。二是部分农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强。一些农民忙于个人事情,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足,对乡村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对乡村公共活动缺乏热情,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有的地方乡村公共事务甚至陷入“越是集体的越少有人关注”的困境。三是部分农民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由于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少数农民只看重个人眼前利益,价值取向功利化,社会责任意识较弱,缺乏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自觉。
三、新时代以文化建设丰富乡村精神生活的对策建议
积极利用当前的主要文化资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本溯源,用红色精神文化提升境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树精神生活崭新特质,对乡村精神生活进行深度改造和全面提升,是应对当前乡村精神生活问题的有效之策。
(一)振兴乡村地域文化,敦化精神生活乡风民俗
乡村本土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被视为传统文明的活化石,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源泉。乡村本土文化蕴含丰富的传统道德文化、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例如邻里互助、集体文化、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是乡村人民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的外化,对于新时代乡村精神生活的优化有许多裨益之处。振兴乡村本土文化的原则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来说,第一,保护具有地域特色和乡村本土特征的优秀文化资源至关重要。以地方戏曲为例,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促进良好家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第二,积极开发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优秀民间公益项目,让这些文化瑰宝得以更好地传承。例如,贵州地区的村超体育赛事将乡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不仅丰富了乡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激发了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价值。第三,振兴乡村本土文化还需要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培养乡村文化骨干,调动广大乡村人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第四,采取联动措施,逐步改变乡村地区的不良风气,促进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精神生活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讲到:“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古人对于自我修养、家国天下的追求,对于美的探索,对于大道、人生根本的追问与探索,分别对应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信仰生活这3个精神生活的维度。
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对乡村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以戏曲艺术和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形式为例,它们通过丰富的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传递了忠诚、孝顺、勇敢、善良等道德观念和精神价值,从而促进了乡村人民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使参与的乡村人民深入学习和体验了传统文化的实质内容,避免了传统文化活动的形式化和表面化。还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工作坊或传统文化讲座对乡村人民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更加系统深刻的影响。
(三)弘扬红色精神文化,提高精神生活境界品位
红色文化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是无数革命先烈在特殊历史时期为了保家卫国牺牲自己而流传下来的精神品质的彰显,表现了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境界、大我担当。在乡村地区弘扬红色文化,能够使人们于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先烈们大我、奉献、担当的精神洗礼,提高自身精神生活的境界品位。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在助力乡村精神生活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要保护好乡村的红色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可以帮助乡村人民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使他们在精神层面得到提升。第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文化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这需要基层部门工作人员和文化建设者积极参与,深入学习和体验红色文化的内涵,确保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激发乡村人民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三,加强红色文化宣传载体的建设也是关键一环。例如,建设村庄红色文化长廊,不仅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和研学活动创新红色教育的方式,还能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效。第四,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的文化活动、传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使红色文化以一种更贴近乡村人民生活的方式被接受和认可。
(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树精神生活崭新特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逐步培养人们的集体责任感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高级觉悟,使人们体会到全面、深刻的精神生活乐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道德价值准则,有利于提升乡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思想境界。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民性可以确保文化工作始终符合人民的利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树乡村精神生活的崭新特质,就要将其嵌入乡村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扎实推进先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培养一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锋队,以带动乡村地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提高乡村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紧密结合乡村人民的生活实际和精神生活需求,坚持在乡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性、人民性。第四,采取各种措施,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产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乡村传播、发展过程中不变质。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城乡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重视。实现乡村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对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意义深远,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制度优势。同时,丰富乡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24.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51.
[3]周易正义[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1.
[5]刘姝曼.坚定文化自信 重建乡村主体性:《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报告(2018—2021)》项目启动暨撰稿人会议综述[J].哲学动态,2021(3):118-121.
[6]王天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实践品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2):17-23.
[7]姜珂.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伦理意蕴与实践路径[J].伦理学研究,2022(6):8-15.
[8]陈仁秀,冉绵惠.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23(11):153-160.
[责任编辑:朱松琳]
作者简介:卢 瑞(1998—),女,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刘子贺(1999—),男,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