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三层文本理论进行创新实践的可能性与路径。首先,对三层文本理论进行概述,然后详细阐述如何基于此理论框架设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比如通过释义层的活动增强文本基础理解,通过解码层的深入分析促进文学鉴赏,通过评鉴层的批判性思考与实践应用提升阅读素养。最后,提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构建方案,并针对教学创新路径讨论保障措施,旨在构建既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又能有效提升其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创新教学环境。
关键词:三层文本理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的关键环节。面对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与挑战,探索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新路径显得尤为迫切[1]。在此背景下,三层文本理论的提出,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打开了新的视野。围绕三层文本理论探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意味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转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强调互动与探究的教学方式。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与灵活的教学策略,还需要他们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阅读材料,拓宽知识视野,使学生在体验式、合作式的阅读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
一、三层文本理论概述
三层文本理论倡导自主感知、阅读赏析、品审牵引等真语文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之一。该理论的提出基于一种具有突破性和可操作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即在整合普通阅读经验和专家解读理论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套可以用于阅读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解读系统序列,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黄伟教授和南京秦淮语文名师薛城提出。该系统序列有三个层级,分别是释义、解码和评鉴,旨在有序且有效地发展学生阅读能力。释义层指向提升学生阅读感知力和阅读理解力;解码层指向增强学生阅读欣赏力和阅读分析力;评鉴层指向发展学生阅读品审力和阅读迁移力。三者的关联是递进、互动而又相对独立的,释义是解码的前提和基础,解码又是评鉴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循环关系。深X8C5B3Is9/4fGskaCighmw==层的释义需要解码,精细的解码更容易获得深层的释义,而评鉴又可以反过来洞察、探明“码”的妙处以及解读的恰当性和适度性。三层文本理论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优化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理解、感受、赏鉴文本的能力,进而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基于三层文本理论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点
基于三层文本理论设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关键点在于如何有效地融合这三个层次,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明确各层目标与融合教学
首先,释义层侧重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基本信息和表层意义,针对释义层的教学应重视字词句的基础讲解,确保学生能准确把握文本的直接含义,可以通过词汇学习、文本概要梳理等活动实现。其次,解码层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隐含意义、作者的意图、文本结构和语言特色等。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文本细读、修辞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多层次含义。最后,评鉴层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讨论文本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教师可以组织辩论、撰写评论、跨文本比较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二)合理应用多元化教学资源和工具
为了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并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数字化平台、在线数据库等多元化工具。通过引入音视频、电子图书、互动白板、在线讨论区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交流平台。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走进《红楼梦》的大观园,增强阅读的沉浸感;要求学生通过在线协作工具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呐喊》的文章分析报告;等等。
(三)保持学生主体性与教师引导性的平衡
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主体性与教师引导性平衡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学生应主动提问、探索、反思,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收者。教师则扮演设计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不仅要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还要适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同时参与学生讨论,与学生共同探索文本的深层意义。例如,在《边城》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说背后的文化与情感寓意,并在学生遇到解读瓶颈时给予方法指导,促进学生自我发现与成长。
三、基于三层文本理论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释义层——提升学生的阅读感知力和理解力
首先,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感知力和理解力,教学策略上应重视情境创设与直观教学材料的使用。情境创设是指教师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模拟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增强情感共鸣与体验感[2]。例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播放古典音乐、安排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贾府的氛围,加深对文本情感和背景的理解。直观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或实物的展示,能辅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如在讲解《赤壁赋》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长江流域的壮丽景观图或历史纪录片片段,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赤壁之战的宏大背景,提升他们对文章描绘景象的理解深度。
其次,从实践案例来解读文本细节、解析词汇与句法结构。以《背影》为例,进行文本细节解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父亲过铁道的细节描写,通过逐句分析父亲的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感受父爱的深沉与不易。在词汇与句法结构解析方面,以《荷塘月色》为例,可选取“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分析“曲曲折折”与“田田”等叠词的使用,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何丰富画面感,使学生掌握文章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最后,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测试与课堂讨论反馈来评估学生阅读感知力和理解力。阅读理解测试侧重量化评估,教师可以设计包含细节理解、推理判断、情感态度等题型的试卷。如阅读《孔乙己》后,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对主人公命运的分析及社会背景的理解。课堂讨论则侧重实质性反馈。以《雷雨》为例,教师可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雷雨》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观察学生能否主动提出见解,能否准确引用文中证据支持观点,以此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应收集学生的自我反思,了解他们认为哪些策略有助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以便后续教学的持续优化。
(二)解码层——增强学生的阅读欣赏力和分析力
首先,从解码层出发,增强学生的阅读欣赏力和分析力,意味着要深化文学分析技巧的教学,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超越表面文字,深入挖掘作者意图、作品主题与社会背景[3]。例如,在《骆驼祥子》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老舍笔下的人物命运,还要指导学生通过祥子的“三起三落”,分析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书中展现的旧社会价值观。
其次,从实践案例来解读主题与象征,分析人物性格。以《边城》为例,实施解码层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解读,探讨“边城”作为理想化世界的象征意义,以及沈从文是如何通过茶峒的淳朴风情,传达出对和谐人际关系与自然美的向往的。同时,通过人物性格分析,如翠翠的纯真、善良与坚韧,让学生理解人物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对人性美与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
最后,通过要求学生提交文本解读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报告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在解码层面上的阅读欣赏力和分析力。如要求学生撰写关于《雷雨》的深度解析报告,既要概括剧情,也要分析曹禺如何运用戏剧冲突揭示封建家庭的矛盾与人性挣扎。小组讨论则是另一种有效形式,如学生分组探讨《红岩》中江姐形象的象征意义,通过集体讨论,引发思维碰撞。每组提交讨论报告,展示对革命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多维理解。这些评估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的个人理解深度,又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评鉴层——发展学生的阅读品审力和迁移力
首先,为了发展学生的阅读品审力和迁移力,从评鉴层着手的教学策略聚焦于跨文本比较和创造性写作训练。跨文本比较要求学生将不同的作品置于同一框架下,分析主题、风格或技巧的异同,如将《哈姆雷特》与《雷雨》对比,探讨复仇主题在中西方文学中的表达差异。创造性写作训练则鼓励学生基于所学知识,创作原创文本,如续写《红楼梦》某一章节,既能加深对原著的理解,又能激发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其次,从实践案例来比较研究文学作品,并联结现实问题展开讨论。以《围城》与《倾城之恋》的比较研究为例,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婚姻观念的呈现,学生不仅能鉴赏文学之美,还能批判性地思考社会变迁对个人选择的影响。又如,将《平凡的世界》中的奋斗精神与当代青年创业现象相联系,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反思个人价值与社会角色,提升由理论到实践的迁移能力。
最后,在效果评估方面,可以要求学生采用个人反思日志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疑惑和新见解,鼓励学生评价自己阅读品审能力的提升和迁移思考的深度[4]。创意写作展示则是组织一次“经典重构”写作竞赛,要求学生选取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或情节进行改编,如以现代视角重述《水浒传》故事,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才华,也是对其阅读理解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直观检验。这些评估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在评鉴层面上的成长,促进其文学鉴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发展。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路径的保障措施
(一)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首要保障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要求实施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批判性思维培养等,以及定期举办工作坊、学术论坛等,鼓励教师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研究。例如,通过线上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让教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如“数字化教学工具使用”“文学批评理论深化”等课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技能,促进其从知识传授者向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优化路径
优化教学资源是保障教学创新的关键。这包括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材与教辅资料,整合网络资源如开放课程、电子图书、多媒体素材库等,以及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视频、互动课件等,丰富教学内容[5]。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便于教师快速获取并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如创建“经典名著数字化解读库”,将《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多种解读视频、图文解析集中呈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授课。同时,注重资源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如结合时事热点,设计与《论语》中仁爱思想相关的现实议题讨论材料,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三)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考试成绩。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反馈等,结合项目式学习、研究报告、读书分享会等多样化评价载体,全面衡量学生的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创意表达等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阅读教学创新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如“优秀阅读教学案例奖”“最受学生欢迎阅读指导教师奖”,并通过职称晋升、研修机会等实际利益激励教师持续探索和实践教学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研究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三层文本理论探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革新,更是一场教学理念的深刻变革。它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其成为有深度思考能力、有文化鉴赏力和有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通过释义、解码到评鉴的层层递进,学生能在文字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不仅学会如何读,还学会如何思、如何评,最终达到知识与智慧的双重丰收。
[参考文献]
李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阅读策略[J].中学语文,2023(2):21-22.
蔡廷梅.浅析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3(7):34-37.
崔红梅.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法的教学实践[J].中学语文,2024(11):51-53.
谭付波.高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世界,2024(5):78-79.
徐明春.基于思辨性阅读视角的高中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2024(11):39-41.
作者简介:王兰(1980—),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