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施策略,具体包括:挖掘美术作品德育价值,强化德育重要功能;创设直观美术课堂情境,培养艺术赏析想象力;策划团队合作研究活动,提升艺术自主鉴赏技能;融入富有情感的教育主题,提高内在道德认知水准,旨在实现德育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及艺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融合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和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同样承载着德育的使命。将德育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体现美的价值。
一、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导向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德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强调要将德育融入各学科教学。这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学同样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绘画、雕塑等艺术技能,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德育的核心要素,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使他们领略艺术家的道德风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此外,小学美术教师还可以借助德育的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课堂实践中,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爱护美术器材等。这些行为规范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美术课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道德教育功能,德育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将得到培养,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会体现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尊重与关爱。具体而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此外,小学美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总之,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将德育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旨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美术技巧,也能更深刻地关注社会与人生,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欣赏国内外美术经典,学生能领略不同历史时期与地域的美术风格,从而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美术发展,使其对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教师可将社会热点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事件和现象。如此一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能深刻理解社会、认识人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美术作品德育价值,强化德育重要功能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美术作品的德育价值,将德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可以从历史、文化、社会等角度解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自主发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美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组织学生参与以美术作品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道德养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1]。
《家乡的变化》这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变迁,展现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日新月异和进步成果。结合文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乡愁情感。这些美术作品见证了家乡的繁荣发展,也体现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美术作品的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们在家乡变化中体现出的美好品质,如勤劳、创新、团结等。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故事,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家乡变化是无数勤劳、创新、团结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从家乡变化中汲取道德养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反映家乡变化的画作,将所学德育理念付诸实践。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升道德素养。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美术作品德育价值,强化德育重要功能,教师能够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汲取道德养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直观美术课堂情境,培养艺术赏析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直观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介,如图片、视频、实物等,让学生在直观的课堂情境中,感受美术作品所展现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而引导他们分析和解读作品背后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直观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进一步提高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2]。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题材,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作品传递出来的正能量。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了熏陶,这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可爱的动物”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动物题材的美术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直观的美术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艺术赏析想象力。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动物可爱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后续的美术创作和赏析打下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从形态、颜色、动作等方面去欣赏和分析动物的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示范动物画创作技巧,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画面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在作品欣赏环节,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表现等方面入手,教授学生赏析经典作品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动物画作品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关爱动物的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综上所述,创设直观的美术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艺术赏析想象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三)策划团队合作研究活动,提升艺术自主鉴赏技能
策划团队合作研究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自主鉴赏技能是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施策略之一。这一策略的核心理念是将德育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美术技能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完成作品。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就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背景等方面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他们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主鉴赏意识[3]。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我的动物朋友”一课时,教师可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与动物保护相关的资料,分四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第一环节,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二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合作创作,要求表现出动物的特点、生活环境等;第三环节,合作成果展示,学生分享创作思路、心得体会,培养自主鉴赏能力;第四环节,组织德育,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问题,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道德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团队合作研究活动,如参观动物园、进行动物主题创作等,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策划团队合作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鉴赏艺术作品,教师既能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四)融入富有情感的教育主题,提高内在道德认知水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富有情感的教育主题,旨在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创作和评价过程,引导学生体验、表达和理解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内在道德认知水准。这一策略的核心理念是将德育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德育的熏陶。为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鲜明情感特征和历史背景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分析和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作品背后的道德价值;可以创设情感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和表达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同理心[4]。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倾听他人的感受,还可以将情感教育与美术评价相结合,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在美术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和道德认知,将情感因素纳入评价体系,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在教学“走进大自然”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首先,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大山河流、花鸟草木等,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在视觉和心灵的享受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教师可以设计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及其对人类的意义,从而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入思考。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他们关注大自然中的道德元素,如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等,强化他们的道德认知。最后,教师可以安排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户外实践中,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自然景观的变化,理解四季更替、生命成长等自然规律。这样的实践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此外,在作品创作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情感的认识。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通过绘画、写作、摄影等形式,展示大自然的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同时他们也能进一步巩固对大自然的情感认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可以实现提高学生内在道德认知水准的目标。实践证明,这一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三、总结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艺术素养的学生奠定基础。在今后的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创新,探索更多有效的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美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的重视和支持,为学校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共同推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高天虹.新课标下德育与小学美术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3(9):55-57.
林吓妹.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实施路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3(2):40-42.
秦峰.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1):12-14.
车朝晖.深挖教材 融合发展:小学美术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与案例[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10):8-11.
作者简介:王钱珏(1997—),女,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