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睡眠障碍干预研究

2024-10-30 00:00:00汪燕陈良虎
健康之家 2024年12期

摘要: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睡眠障碍患儿采用综合干预方式对其疾病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上海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8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睡眠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综合性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SNAP-IV)评分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CSH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CSH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SNAP-I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NAP-IV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S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睡眠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睡眠,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行为干预;注意力分散;情绪症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属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国内发病率为6%左右,患儿会出现不同场合的过度活动和冲动,极大地影响其行为、学习、身体健康及情绪状态[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需早识别、早诊断、早干预。相关资料指出[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应获得尽早的行为干预,可通过对患儿认知和行为进行反复强化训练,改善其多动、注意力分散、冲动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睡眠障碍患儿采用综合干预方式对其疾病状态的改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上海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8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睡眠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56±1.2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33±1.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纳入标准:满足《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3]第5版中相关诊断标准;首次确诊的患儿;研究开展前未采取对症治疗;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伴有脑器质性疾病;伴有神经发育迟滞或抽动障碍;伴有慢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

根据患儿情况拟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了解患儿生活环境,分析其注意力缺陷影响因素,指导家长调整养育模式,为其建立专注能力培训的信心。向患儿及家长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并向其讲述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意义。指导患儿开展注意力训练方案,每天开展2次专注训练,15 min/次,根据患儿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1.2.2 观察组予以综合性行为干预

(1)心理行为措施:重视与患儿及家长的密切交流,采用亲切的态度与柔和的语言纠正患儿多种不良活动行为,对患儿和家长予以有效的疏导和沟通,并给予有效的鼓励和安慰。缓解患儿存在的不良抑郁情绪,因学习困难导致出现的自尊心不足、烦躁、焦虑等情绪,对患儿予以耐心激励和疏导,积极发挥家庭和社会作用。可选用一系列简单、固定的命令方式,让患儿更好地完成行为控制和自我放松方法。

(2)行为训练:通过图片、文字、数字等方式训练患儿视、听、注意力及记忆力等,还可引导患儿依据图片内容进行绘画,训练视觉记忆、顺序、辨识及手眼配合情况;还可通过拼音字母、听觉记忆、唱歌等训练患儿视觉能力。此外,通过平衡台、滑板、球、跳床、悬吊系统等方式进行引导训练,经左右训练改善患儿节律、速度;通过搭建积木、串珠、穿针引线等训练患儿精细动作和注意力。同时,还需指导家长进行亲子互动,明确亲子互动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带领患儿参与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如体操、拔河、棋类运动、球类运动等,以激发患儿兴趣为重点,在亲子活动中促进亲子关系。

两组均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睡眠质量: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4]评估,共48道题(33题为计分项),涉及8个方面,即就寝习惯不良、睡眠焦虑、睡眠持续时间不规律、睡眠呼吸障碍、异态睡眠、白天嗜睡、夜醒和入睡潜伏期延长。根据常模界值可得知患儿睡眠总体情况及各维度是否良好。每个因子按1~3分等级计分,总分以41分为界,>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

(2)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IV)[5]和长处和困难问卷(SDQ)[6]评估。SNAP-IV量表共26项,按照每个类型均分计算,每个因子0~3分等级计分,总分为0~78分,均分为总分/项目数,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SDQ分别由家长、教师和学生评定,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5个因子,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0~2分,评分越高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2.1 两组CSHQ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SH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CSH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SNAP-IV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NAP-I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NAP-IV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SDQ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ADHD属于持续24 h的全天疾病,除了白天伴有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症状,夜间患儿睡眠行为也会伴有睡眠启动障碍、就寝抵抗、晨醒困难等问题,睡眠障碍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7~9]。因此,临床针对ADHD疾病需予以及时诊疗,以免因症状持续对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对患儿予以综合性行为干预意义重大,可调节患儿平衡和行为能力,纠正患儿日常不正确方式,将前庭、本体感觉、触觉等刺激逐渐渗入训练中,增强患儿神经系统对外界的适应力[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CSHQ、SNAP-IV、S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性行为干预可使患儿在放松的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并提高其创造力和配合度[12]。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可缓解不良情绪,患儿在游戏中集中精力、发泄不良情绪,可改善其自身多动、冲动等行为[13]。与患儿多交流,并密切观察其实际表现,与其近距离接触后构建良好信任关系,帮助患儿逐渐过渡为自行解决问题,并积极讲述自身体验感,提高其专注力,培养患儿合作意识,加快其社会和身心发展[14]。尽早开展行为干预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良好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对患儿行为改善具有促进作用[15~16]。在家庭干预中,研究者可依据家长、患儿特点向家长宣教多动症的知识内容,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可在家庭中实行奖惩制度,鼓励患儿纠正不良行为[17]。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了解患儿身心状态,并给予及时、科学的健康指导。纠正家长错误认知,解答家FniaIwlSaICDmQXp4OsGmp5NCkZU7CP1BIXxWGbw/K8=长提出的疑问和存在的问题。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家长参与,发放知识手册供家长随时阅读和了解知识。鼓励家长与工作人员沟通患儿现状。通过专业的行为干预措施发挥患儿长处,并针对性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其整体状态,进而改善其睡眠障碍。

综上所述,综合性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睡眠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睡眠,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郑芸芸,苏雅君.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睡眠障碍患儿采用箱庭疗法治疗的效果探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774-1775.

[2]葛品,刘桂华,李国凯,等.箱庭疗法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睡眠障碍患儿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24):1882-1886.

[3]师乐,李素霞,邓佳慧,等.《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谱系障碍的变化[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4):253-256.

[4]崔蕾,张喆,储成美,等.绘画艺术疗法结合社交行为训练方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症状改善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22,35(5):521-525.

[5]黄琦,李国凯,钱沁芳,等.箱庭疗法联合行为干预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6):109-112.

[6]李亚群,韩新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3):202-204.

[7]姜艳蕊,刘飒,王广海,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9,7(3):176-181.

[8]吴启富,赵宁,匡彪.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睡眠障碍临床评价[J].亚洲儿科病例研究,2017,5(1):1-6.

[9]严双琴,高国朋,顾春丽,等.学龄前儿童哮喘与睡眠障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发生的协同效应[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5):824-828.

[10]钟琳,张静,高小焱,等.睡眠质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症状的影响:工作记忆的中介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12):1365-1370.

[11]叶其柳,谢生勇,陈少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睡眠质量问题的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2):2369-2371.

[12]谢庆玲,刘淑君,秦岭,等.哮喘儿童睡眠紊乱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20,35(7):633-638.

[13]吴佳橇,顾美珍,陈淑梅,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7,17(4):252-255.

[14]石乔,曹建伟,黄颖,等.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1):160-165.

[15]周紫微,刘芳,孙莉,等.身体活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23,59(9):26-32.

[16]吴文华,洪小霞,徐开寿.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共患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干预[J].中国康复,2021,36(5):317-320.

[17]姜艳蕊,刘飒,王广海,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9,7(3):1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