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通气体位管理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4-10-30 00:00张萤
健康之家 2024年12期

摘要:目的 观察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通气体位管理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参照组行通气体位管理,研究组行时效性激励护理与通气体位管理联合干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依从性、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PaCO2低于参照组,SpO2和Pa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6.29%,高于参照组的77.77%(P<0.05);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时效性激励护理与通气体位管理联合干预可有效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关键词:呼吸衰竭;时效性激励护理;体位管理;肺功能;血气分析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需接受通气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多合并不良心理状态,影响疗效[1]。临床需给予患者更为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保障临床治疗效果[2]。对于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体位选择至关重要,良好的体位摆放不仅可进一步优化患者临床指标,还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3]。时效性激励护理注重患者身心需求,强调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借助不同维度的激励不断改善患者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主动性[4]。本研究旨在观察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通气体位管理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参照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7.95±4.23)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2.53±0.24) d;体重指数17.53~

23.84 kg/m2,平均体重指数(20.58±1.23) kg/m2。研究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7.84±3.86)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2.77±0.31) d;体重指数17.48~22.78 kg/m2,平均体重指数(20.43±1.12) 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与《内科学》中重症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相符[5];临床资料信息齐全;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机械通气治疗5 d后顺利拔管;具备基础认知能力。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系统性疾病,正常交流存在困难;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免疫功能存在严重异常;患有恶性肿瘤;不适用机械通气治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通气体位管理

帮助患者取足高头低俯卧体位,全面评估患者受压部位情况,将枕头垫于可能受压部位的下方,使患者双手自然垂落两侧。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及时询问患者感受,按照其感受变化调整上肢摆放,确保头偏向一侧,将减压枕和护理垫置于患者头部下方,明确需预留的高度,为顺利排痰创造便利条件。注意患者口鼻分泌物,及时予以清除,避免患者缺氧。定期检查管道通畅情况,做好管理护理。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处理,并观察治疗效果。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时效性激励护理

(1)情感激励:动态评估患者情绪变化,分析患者不良情绪诱因、影响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等,制订针对性的激励护理计划。在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尊严及自我需求的基础上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组织患者开展正念训练,同时可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确保患者正确掌握疏解情绪的技巧。强化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形成更为全面、正确的认知,可将相关疾病知识制作成小册子或短视频,便于患者理解。嘱咐家属重视患者需求,积极鼓励、安慰患者,使其获得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

(2)榜样激励: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的病例,挑选治疗积极性、依从性良好的患者进行交流,确保其他患者以此为榜样持续改善自身心态,从而强化患者主观能动性。

(3)目标激励:机械通气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订康复锻炼计划,改善患者肺功能,可引导患者每日定期开展肢体功能锻炼,也可通过吹气球、散步等方法进行锻炼。此外,指导患者学会屏气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锻炼方法。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绘制相应的曲线图,针对其良好表现及目标成绩给予鼓励和肯定。两组持续干预14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2)比较两组依从性:采用自制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00分,<60分为不依从,60~87分为部分依从,>87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总依从。(3)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EV)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4)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满分35分,得分愈高提示负性情绪愈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前PaCO2、SpO2和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PaCO2低于参照组,SpO2和PaO2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6.29%,高于参照组的77.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多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使患者通气功能、氧合功能得到有效强化,从而达到缓解患者呼吸功能症状以及低氧症状的目的[6~7]。相关研究显示,在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机械通气的了解缺乏全面性、客观性,因此面对插管干预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恐惧及抗拒,对治疗措施配合难以达到预期,从而导致整体疗效受到一定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PaCO2低于参照组,SpO2和Pa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6.29%,高于参照组的77.77%

(P<0.05);研究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与通气体位管理联合干预优势明显。通气体位管理可对患者肺部血液分布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为俯卧位,可使其前胸到后背的压力梯度得到一定缓解,同时,该体位还可促进患者功能残气量的有序增加,从而防止肺部受到心脏或是膈肌的过重压迫,继而使肺组织扩张阻力逐渐减小,进一步扩大患者胸腔,可为肺部扩张创造有利条件,最终达到强化其肺功能的目的。时效性激励护理是以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为护理核心,通过情绪激励、榜样激励以及目标激励等措施,确保患者获得持续性鼓励,从家庭、病友、自我等方面入手,在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

综上所述,时效性激励护理与通气体位管理联合干预可有效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参考文献

[1]王蕊蕊,张向红,李淑玲.时效性激励模式与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影响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4,22(10):186-188.

[2]蔡建莲,谢业鸿,金玉梅.时效性激励模式联合危急值报告流程的血液净化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9):151-153.

[3]张艳.时效性激励模式联合常规肺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3,44(10):2978-2981.

[4]刘瑞红,何海艳,张红梅,等.时效性激励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6):46-49.

[5]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1.

[6]杨艳芳,张艳玲,杨学梅.人文关怀护理对呼吸衰竭正压通气患者康复情况、负性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4,31(5):613-614.

[7]郝晓妍,蒋卓娟.有机磷中毒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标准化急救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杂志,2024,3(6):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