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75周年。这个与新中国一起诞生的少年儿童组织是如何创建发展起来的?让我们走进安源,追溯20世纪20年代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无产阶级革命的少年军旅
1898年开办的安源煤矿(原称萍乡煤矿)是20世纪初我国江南最大的煤矿;1899年动工修建的株萍铁路是江西省最早修建的铁路。安源境内除路矿两局一万六千余名产业工人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就是工人子弟。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从小便在当地矸石山上捡煤渣补贴家用。饥饿、鞭笞、凌辱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有的七八岁就到矿上当童工。“萍矿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为十二小时。工人皆系成年工人。唯一小部分之学徒及守房子送饭等工人为童年工人”。在井下扯拖的童工最为艰苦,他们嘴里衔着一盏小油灯,拖着100多斤重的煤筐,匍匐着身子在井下一步一步地爬行。渴了只能喝点煤水,累了也得不到休息,还经常遭到洋人、监工毒打。“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这首歌谣,就是对安源童工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决定把组织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主要目标,并于8月11日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该组织自成立起便关注少年儿童运动。发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指出,“还有千万的小孩子们,不分日夜到纺织等工厂里去作工,变成了资本家的新式奴隶”“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因为这样一个团体才能算是一个有力的组织”。
1921年12月,毛泽东委派李立三来安源工作。李立三在安源创办平民小学,免费招收工人子弟读书,开始向少年儿童讲授文化知识,传播革命道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编印的《小学国语教科书》深受安源少年儿童喜爱。通俗易懂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他们。如第二十八课《兄弟们!想想看》一文中,将残酷压迫剥削工人的资本家比作吃喝穷人血肉的秋老虎。第八课《早婚之害》、第十课《女子的能力》、第十一课《木兰辞》,则是宣传妇女要翻身解放,必须反抗早婚,锻炼“女子的能力”,像花木兰一样,为国家作贡献。教科书还刊载了陈独秀的演讲词《劳动者底觉悟》、李汉俊的《金钱和劳动》、沈玄庐的小说《机器》《列宁略传》等文章。不仅启迪和唤醒了安源少年儿童沉睡的心灵,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1922年1月,李立三创办了工人夜校,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发现工人中的优秀分子,并从中吸收一批先进分子加入青年团和共产党。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同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的《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指出,“凡是受掠夺的少年们所在的地方,都是共产主义要去活动的地方,要在这些地方组织他们引导他们做种种经济的奋斗,这是吸引他们归依共产主义革命队伍旗帜最有效的道路”“中国少年运动的先锋,他不但要在共产主义与少年国际领导之下为了少年劳动者经济和文化利益而奋斗,将他们组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少年军旅,他同时要联络中国一切被压迫的少年们的革命势力在一条民主革命的联合战线上,引导他们做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奋斗”。这为安源组建少年儿童组织指明了路径,提供了遵循。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获得胜利。1922年4月,在父辈们的革命熏陶下组织起来的安源工人子弟,在罢工斗争中茁壮成长。他们纷纷学着大人们的样子,积极参加工人俱乐部组织的各项革命活动。工人集会游行,他们跟在队伍后面挥动小旗,高呼口号;工人与资本家斗争,他们呐喊助威;工人贴标语、散传单,他们总是抢着干。看到少年儿童中蕴藏着极大的革命积极性,安源党组织负责人意识到,只要将这些孩子们组织起来,经受革命斗争锻炼和考验,定能成为一支生龙活虎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少年军旅”。于是,指示青年团安源地委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青年部负责,尽快在安源组建少年儿童组织。
1924年5月,在安源路矿工人子弟学校,一个属于安源少年儿童自己的正式组织成立了,这个组织就叫“劳动童子军(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劳动童子军先后更名为童子军、儿童团、儿童同乐团、童子团等)”。组织宗旨是“顺应社会需要,发展儿童本能,以培养健全的国民基础,训练工人子弟,养成其活泼勇敢的精神和有纪律有组织的行动”。青年团安源地委农工部委员、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青年部部长黄五一担任劳动童子军军长。
安源劳动童子军下辖1个团、3个分队、8个排,共64人,均为安源路矿工人子弟学校学生。团部设在安源新街菜市场后面。学校花费55.36元大洋,为童子军购买了服装、标识、木棒等用具。
劳动童子军制定了条规,实行严格的纪律。条规“一共十二条:一要诚实不虚假;二要出力尽忠;三要帮扶人;四要和人亲爱;五要重礼节;六要爱惜一切生命;七要服从;八要常常快活;九要省俭;十要勇往敢做;十一要清整高尚;十二要重公德”。劳动童子军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站岗放哨,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首次公开亮相
1924年6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学校补习部子弟部学生参加长沙“六一惨案”周年纪念大会,并联合安源劳动童子军游行示威,近千名安源工人子弟学校师生参加。64名少年儿童组成的安源劳动童子军方队,身穿统一的蓝色衣服、黄色西装短裤,头戴黄色帽子,手持木棒,脖子上系一根红飘带,8人一排组成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器宇轩昂地行进在安源街头。这是安源劳动童子军首次公开亮相。围观的市民第一次看到安源路矿工人子弟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此后,安源劳动童子军经常参加各种庆祝、纪念活动。1924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两周年纪念活动、双十节纪念会和1925年4月悼念孙中山、5月7日国耻纪念大会,安源劳动童子军均参加,并示威游行,散发传单。五九国耻纪念日,安源儿童团不仅参加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和讲演,还到各商店搜查洋货。1925年1月,安源工人为反对萍乡煤矿局取消工人年终夹饷举行第二次大罢工。为了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工人俱乐部印刷了《请看萍矿取消工人年终夹饷之理由》《萍矿工人同萍矿算算账》等传单。大人张贴不方便,容易暴露,俱乐部便选派儿童团员去承担这一任务。孩子们把传单藏在书包里,传单的反面涂好了柏胶,再用一个小竹筒里面装上清水,晚上见四处无人,便把水喷在墙上,贴上涂有柏胶的传单,很快就粘紧了。有的地方太高了贴不到,儿童团员便一个人蹲在地上,另一人踏其肩上,用叠罗汉的方法去贴。一个晚上就把传单贴到了矿警队、商会、花冲营和安源的街头巷尾。由于儿童团等各方面的配合支持,安源工人第二次大罢工获得胜利。1925年8月,青年团安源地委在工人学校第一校和第三校分别建立了儿童团第一支部和第三支部,并编印出版了《肯干周刊》和《前进周刊》。
坚持斗争 组织变迁
1925年9月21日凌晨,湘赣两省军阀武力封锁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学校,制造了九月惨案,安源工人运动第一次惨遭失败。劳动童子军团部也被查抄,但是,儿童团员们的革命活动并未停止。王毅、金铎、杨秀兰等儿童团员打听到关押在盛公祠炮台脚下的部分教员和工人骨干在牢房没有饭吃,“遂发起募捐援助(其中六个是小学生同志),募得百余串钱,按日送饭送给在牢诸人吃,并常去牢中慰问和传递消息”。
同年10月16日,黄静源被敌人枪杀于安源半边街广场,并被“暴尸示众三天”。白色恐怖笼罩下,继续坚持斗争的安源工人决定在广场“飞行集会”悼念黄静源烈士。为了便于掩护和撤离,安源工人决定选派几名机智勇敢的儿童团员承担散发传单的任务。追悼会那天,他们将事先写好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万岁!”“黄静源精神不死!”“打倒军阀!”等标语交给儿童团员。追悼会开始后,这些孩子从煤堆上下来,一人拿一卷标语,滚成圆筒夹在腋下,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张张往外抽发,很快到处都是标语。后来被工头发现了,调来矿警队抓人。儿童团员们将标语往天上一丢,从四面八方跑开。
1926年9月6日,北伐军占领萍乡。9月10日,万名安源工人隆重集会,宣布恢复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改名为萍矿总工会。早在1926年7月,安源儿童团就着手重建。据当时《青年团湖南区委七个月来工作之概况报告》记载,“儿童运动,开始不久,已有成绩者:安源儿童团,即可成立,团员已有八九十人,以工人子弟学校学生为多”。北伐军到安源后,安源儿童团改名为儿童同乐团,团长叫杨世桥(铁路工人的儿子)。儿童团与女界联合会、青年改造社一道开始公开活动。“均举行公开讲演,题目是妇女、儿童、改造社的社员均应努力革命工作”。1926年10月31日下午1时,萍乡女界联合会举行升旗典礼,安源儿童同乐团派代表参加。
在大革命洪流推动下,安源儿童团逐渐壮大。到1926年11月,“安源儿童同乐团,现有团员三百五十多人,活动地域及四部,开了一次训练大会,到团员二百余人,曾举行演剧三次,一回是在距安源十数里的一个村镇——上埠表演的。各种民众集会,均去参加”。
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沿株萍铁路进犯萍乡、安源。1927年6月6日,敌人进犯安源,捣毁了各民众团体,安源儿童同乐团被迫停止活动。6月14日,萍乡的土豪劣绅纠集反动武装,利用封建地方观念和宗族关系,煽动和欺骗数万农民围攻安源。党组织领导安源工人奋起反抗,展开了安源保卫战。安源部分儿童团员也参加了这次行动,进行革命宣传、站岗放哨,替守卫据点的安源工人纠察队送水送饭。经过7天7夜的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进攻,保住了安源这块革命阵地。
1928年5月末6月初,中共湖南省委、湘东特委机关移驻安源后,中共安源市委于6月5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安源市目前工作决议案》,其中提到了儿童团的工作:童子团暂组织一团(一团三队,一队三排,一排十八人)以劳工子弟(六岁至十四岁)为主要成分。按此计划,儿童团一队应为54人,一团应为162人。然而,建立红色儿童团谈何容易。8月中旬,由于叛徒出卖,湖南省清乡督办署总办何键亲自带兵突袭安源,破获中共湖南省委、湘东特委、安源市委和萍乡县委等9个设在安源的活动机关,逮捕和杀害了许多党的重要干部。重建中的安源童子团还未来得及正式成立,便被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
1930年红军在安源三次扩军筹饷,10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到安源,帮助成立了安源苏维埃政府,恢复了儿童团等组织。在欢迎红军群众大会上,儿童团唱起了儿童团团歌:走上前去,同志们!向前,曙光在前头……红军离开安源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儿童团活动被迫停顿了下来。
1930年红军离开安源后,中国共产党在萍乡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入山区。安源工人运动也接近尾声。随着安源工人运动的兴起而创建的红色儿童团开始在其他地方建立和发展起来。无论是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少年始终吹响着永远跟党走的号角,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成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
(作者黄洋系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研究馆员、副馆长,江西省安源精神研究会理事;周毅璇系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资料征集研究室科员)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