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深度学习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逐渐引领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教育的转型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知识探究兴趣。同时,新课标对高中生地理教育提出更高层面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摒弃单一的授课思维,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地理教师要探索深度学习视域下新课标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路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地理课程的创新发展。
一、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育变革
深度学习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让学生深入探索所学的课程知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教育变革更加关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价值,让课程教育更加具有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发展。深度学习也对学科教师提出了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学科教师要承担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角色,成为学生探索课程知识的伙伴,逐渐提升课程教育水平。
二、新课标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要素分析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是新课标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这些要素共同构建了高中生探索课程知识的基础,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人地协调观强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高中生在课程教育中应该正确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要认识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形成环境意识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其次,综合思维要求高中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运用思维方法解决地理实践问题。因为地理学科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学生需要从多个维度分析地理现象,尤其要理解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综合思考的能力。
再次,区域认知强调学生对地理空间的全面认知,了解不同地理地域之间的异同。高中生在课程学习中要掌握不同地域的特征,可以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和实践考察等方式认识到不同地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点。
最后,地理实践能力是指高中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与学科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标指导下,地理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开展地理现象考察和绘制区域地图等活动,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地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获得综合能力的锻炼。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新课标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观
地理教师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应该关注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让高中生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更需要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针对学科教育特色,地理教师应该合理引入案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形成人地协调观。
例如,地理教师开展“海洋与人类”课堂教学时,要让班级学生了解到海洋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同时围绕生活实际分析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多种影响,让学生在梳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到海洋资源的运用价值,推动人地协调观在课堂中的落实。
首先,地理教师应该通过互联网搜集人类开发海洋资源、海洋污染和保护海洋生物等资源,立足案例内容充分展现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联合国发布的《海洋塑料污染之严重迫切需要全球紧急行动》,让学生了解塑料污染是当前海洋污染的主要问题,占海洋垃圾的85%,预计到2040年,全球海洋塑料污染量将增长三倍,平均一平方米海岸线存在50公斤的塑料。
其次,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提到的信息,尤其是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当前出现海洋塑料污染的背景,思考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教师提供人类运用海洋资源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思考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重点分析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关注海洋资源在人类经济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再次,地理教师应该提出多个方面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人地协调观的有效培养。如“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结合教材与案例内容,谈谈你们对海洋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针对当前出现的海洋塑料污染问题,人类应该从哪些方面出发制定解决措施?”“人类在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要坚持哪些原则?”从而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的分析,立足生活实际掌握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各种关系,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与问题解答中形成人地协调观。
最后,地理教师应该做好教学总结工作,尤其要结合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促使学生在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树立保护海洋的发展观念。这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思考通过哪些方式保护海洋资源,加强他们对地理学科特色的认知,推动人地协调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二)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综合思维
本文认为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地理教师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培养高中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获得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综合思维重视跨越学科界限,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考虑多个方面,综合运用逻辑推理、比较分析、创新思维等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关注其他领域知识的应用价值,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从而实现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目标。项目式学习注重跨学科融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思维方式,有利于实现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地理教师应该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通过跨学科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例如,在开展“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程教育时,地理教师应该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给学生带来高水准的知识探索和实践运用体验。针对高中生当前所掌握的课程知识点,地理教师可以设计“植被生态环境保护计划”这一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研究特定地区的植被类型,在分析植被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基础上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旨在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首先,地理教师指导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沟通之后选择一个特定地区的植被类型,可以到附近的生态公园进行植被资源调研,也可以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植被的调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地区进行植被调查。学生需要搜集该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植被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性等方面的资料,可以借助图书馆搜集理论资源,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源,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具体的地理信息。
其次,地理教师指导学生整理所搜集的资料,重点从植被资源退化、生态系统平衡性遭到破坏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总结已经掌握的问题。同时,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保护生态植被资源的计划,重点从方案制定目标、植被资源保护措施、植被资源实施计划和保护效果评估等维度进行思考,以实现有效恢复生态植被、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生长环境的目标。
最后,地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呈现项目式学习成果,鼓励学生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制作PPT演示文稿或者制作电子海报等方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有助于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项目学习情况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问题,在了解植被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三)通过区域调查活动培养区域认知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地理教师要思考通过哪些方式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多元思考,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观点分析等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掌握区域认知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区域发展的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地理教师应该通过区域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活动了解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地区社会文化风貌,了解地域经济发展情况,从而实现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
以“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课堂教学为例,在讲解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区域调查活动,在调查研究中分析荒漠化的具体现象与危害,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治理荒漠化问题。首先,教师设计“荒漠化现象与影响因素”调查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调查内容选择合理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工作报告分析与数据统计等。其次,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活动,利用纸质或者电子版调查问卷了解最近几年本地区出现的荒漠化现象。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查询荒漠化的数据,在了解荒漠化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常见危害,思考治理荒漠化问题的有效措施。这样能够获取关于荒漠化的相关资料,在各项资料整合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出现荒漠化现象的原因,探索荒漠化对人类发展造成的影响。再次,地理教师鼓励学生在搜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借助统计图表等方式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处理,直观了解荒漠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的特征,分析荒漠化在时间上呈现的变化趋势,展示影响荒漠化的多种因素。最后,地理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区域调查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结合自身所调查的情况展开综合性分析,促使学生在互动讨论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思考荒漠化问题,进而提升对地理区域的认知。
(四)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运用地理工具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现象探究的动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地理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化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尤其要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的威胁。基于此,地理教师要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到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时,地理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基于周边地理环境,教师设计考察松雅湖水体污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污染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
首先,地理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介绍松雅湖的地理位置,尤其是讲解松雅湖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介绍当前松雅湖出现的水体污染情况。其次,地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前的准备工作,重点搜集水体污染的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利用调查工具进行水质测试,进而获得地理考察的有关数据。再次,地理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去松雅湖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进行水体环境污染现象的观察,现场开展水质条件测试。同时,指导学生观察松雅湖岸边的植被、了解周边野生动物的踪迹和人类活动,并记录相关的地理数据。最后,地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松雅湖的水体环境、岸边植被资源、野生动物种类、旅游开发情况等,分析松雅湖水体污染的具体因素。
综合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得知,造成松雅湖水体污染的因素较多,包括缺乏详细的水体资源保护方案、旅游保障不足、乱扔垃圾等。地理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分析影响的因素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体从制定水资源保护方案、开展旅游保障活动、进行文明旅游健康宣传活动等角度出发,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实践问题。通过这几个步骤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松雅湖水体污染问题,在探索解决措施的过程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地理教师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思维,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道德品质。针对学科教育特色,地理教师要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通过区域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继续在深度学习观的指导下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相关知识,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JKGHYB-0962)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