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Sound time与绘本融合教学实践

2024-10-22 00:00:00崔静梅郑舒

摘 要: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语音与绘本的融合教学时,通过合理拟定教学内容,适时建构教学场境,并开展与之匹配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单词拼读逐步走向独立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构建完整而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完整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语音教学;绘本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25-0024-0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译林版英语教材中,从三年级下册到六年级的各册教材中都设置了Sound time板块。该板块通过含有指定字母或字母组合的示范单词、句子或简短歌谣,帮助学生学习该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运用发音规则拼读新单词。统观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与主题,板块与板块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但Sound time板块显得相对独立且单薄,与单元教学内容与主题的关联度不高。那么,如何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开发、重组和拓展Sound time的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事件”呢?

本文以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matter?中Sound time的教学为例,探索基于单元整体的语音板块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单元整体目标,拟定教学内容

单元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目标的设定时,要有“整体教材观,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和比较单元各板块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最终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整体目标设计,有助于教师突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课时设计思维,帮助教师从只注重零散知识点落实的传统课堂教学理念,转向关注在课堂中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现代教学理念”。

在设计Unit 7 What’s the matter?的单元整体目标时,教师以单元整体设计为理念,以学生的素养目标为终点,拟定以下课时教学内容:

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内容设定,不是仅仅拘囿于教材的内容,而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各类学习资源去解决问题,从而将这些资源汇聚、组织、转化为学习内容”。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内容设定,可以因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自然生成,也可以因素养目标的达成而重新整合。基于此,教师可以基于Story time与Fun time对句型What’s the matter?及其答句进行重点操练,从而将这两个板块放到第一课时进行教学。Cartoon time中涉及Are you ill? 的内容与Rhyme time中的主题Are you ill?正好相互呼应,因此共同放入第二课时的教学。另外两个板块Sound time与Checkout time以及拓展的绘本故事The Joke, 都涉及到语音及句型的操练,可放到第三课时进行教学,从而在单元整体目标与主题的引领下,有效实现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最终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

二、依托单元教学主题,建构教学场境

本单元围绕Feelings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其中Story time, Cartoon time, Rhyme time都很明显涉及“关爱”的主题,属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主题范畴。因此,教师可拟定“Love”为教学主题,以“Love from family”“Love from teachers and friends”“Love each other”为子主题,让学生在不同板块的学习中,学会正确表达和对待自己的感受,懂得家人、朋友、教师的关爱,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因此,教师可建构基于单元整体的主题教学图谱:

以此大单元的教学主题与内容图谱,教师建构以“Love”为暗线,以“Joke”为明线的Sound time与绘本融合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为基础来判断一些“真话”与“玩笑话”,从而学会辨别生活中的真伪,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复习Story time,Mike在面对nice pie时,he says“I’m not hungry”. Is that a joke?从而复习文本内容,感受父母的关爱。当自己的身体有异样感受时,一定要及时表达出来,从而引出一首自编的chant。接着,我们以chant中每句话最后一个单词hello, no, go, home中o的发音为引领,让学生说一说含o的其他单词,并进行Sound time板块中的语音学习,“Go home Joe. And show Rose your nose!”师生可展开如下对话:

T: What’s the matter with Joe’s nose?

S: There’s some colour on his nose./ His nose is blue.

T:Who plays jokes on Joe? Guess!

S1: Maybe is the little girl.

S2: Maybe is Mike.

S3:...

T: Maybe is Jobe. Why?

在师生对话中,我们自然而然地引出绘本The Joke中的主人公Jobe,从而引出对绘本的学习与探索。在这样一个以“Love”与“Joke”明暗线交融的主题情境中,师生围绕如何表达情绪与“关爱”而展开课程的学习、重组与开发,形成相应的学习资源,并建构一个动态生成的有关联的教学场境,并围绕这些场境展开学习活动,有力推进学生在场境中学习理解、乐于探究等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三、依据单元整体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视角去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且循序渐进、融通的知识体系,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整体解读单元内容,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

活动1:基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开展Think and judge活动,初步理解joke的含义。

活动2: 复习关于Liu Tao的情绪与相关活动,理解父母的关心是一种爱的表达。

活动3:Say and chant. 基于Liu Tao故事文本的继续,懂得爱要学会表达,引出自编的chant:I am happy. Say hello. I am hungry. Say oh no. I am sad. Let’s go. I am tired. Go home.从而引出关于字母o的语音学习。

活动1,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用幽默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情绪储备。活动2,通过对单元文本内容的整体描述与延续,激活学生已有的语音知识储备。活动3,通过自编chant,让学生在有节奏感的说唱中探索字母o的发音,将音与形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探索o的发音规则之路上铺垫一条趣味之径,从而赋予语音教学以真实而有用的意义。

(二)建立语音与单元话题的关联,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

活动4: Guess and create. 猜一猜,编一编,运用所学含o的单词说一说,Joe会说些什么呢?

活动5: Read and find. 读绘本故事,找出含o发音的单词,并试着用拼读规则读一读。

活动6: Say and chant.将绘本中新学的含o发音的单词编写成一首可以说唱的chant,节奏仿照活动3,例如:I am Jobe. I play jokes. This is a hose. This is a rope. I am Jobe. I get jokes. This is a note. This is a code.并进行组间操练。

活动4到活动6,让学生在Story time到Sound time的无痕过渡与建立关联中经历了从感知核心单词的发音到理解再到内化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核心单词与句型的学习也经历了从跟读、朗读、自读运用的过程。学生在读准单词的发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了解单词的发音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三)延展语音与单元话题的资源,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

活动7:Think and read. Jobe在聚会时看到了一些新的事物,如:bole, cole, rose等,学生运用o的发音规律,将这些新的单词读一读,从而总结规则。

活动8:Think and say.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关爱家人和朋友的。

活动9:运用所学拼读规则去阅读更多的绘本故事,并和父母朋友一起分享阅读内容。

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活动7创设了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说、读、唱等形式的操练,建立语音与语义间的联系。活动8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课堂学习迁移到生活中来,提升单元教学主题。活动9,进一步迁移创新学习内容,学生不仅能在阅读绘本故事时迁移运用字母o的拼读规则,还能学以致用,将拼读方法运用到新故事的阅读中去,从而感受英语的语言之美、意义之美、情感之美,实现语音教学与单元整体知识及主题的协调统一发展。

四、探析绘本融合“焦点”,实现育人价值

学科育人应该成为教师内心世界的理念及其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的外化表现。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文本及各项资源中的隐形育人元素,适时适切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浸润与培养,从而凸显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一)聚焦“融合点”,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完善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问题:Who plays jokes on Joe?为语音与绘本的“融合点”,师生通过对话、说唱、问答、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用所学的形容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懂得家人、教师、同学彼此间的关爱,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情境中学会关心与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师生对话如下:

T: Maybe Joke plays jokes on Joe.

S1: Who is Joke?

S2: Why is Joke? How do you know?

T: You have good questions. Now here’s a picture book for you. Let’s listen and enjoy it.

T: (After listening) Do you know why is Joke?

S3: Because he likes to play jokes.

T: Yes. He likes to play jok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jokes?

S4: It’s very funny. I like playing the jokes, too.

S5: I think it’s not very kind. Because they look very scared.

S6: Yes. They are scared. It’s not good. We should care about others’ feelings.

...

在以上的师生对话中,教师可抓住学生认知中“好玩滑稽的玩笑”进行剖析与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jokes? 学生在仔细观察到爸爸妈妈以及小狗的表情时,认识到这些玩笑给家人带来的恐惧感。玩笑有时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但是一定要注意玩笑的分寸,要关注到别人的感受。由此主题提升自然得出: We should care about others’ feeling. No tricks but kind jokes.这时候,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来判断这些玩笑是否得当,并说一说理由。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开玩笑是需要把握好“度”的,从而让“有度的玩笑”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与完善。

(二)找寻“挖掘点”,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基于单元整体育人目标,教师需“判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关键点,结合主题内容生成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建构和拓展主题认知,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培养自主及合作学习能力”。在The Joke的绘本故事里, Jobe生日那天,爸爸妈妈以一张带有密码的便条,开启了“Joke”的思维之路。

教师可抛出问题:What is the code? Can you help Jobe work out the code?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见图2),并在此环节中说一说自己思考的过程,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寻求合作小组或教师的帮助,真正实现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

图2 The Joke 故事发展思维导图

(三)探析“提升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

基于本单元的整体育人思想,在本节课的复习环节,结合刘涛一家人的感受及行为,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Liu Tao’s family?When you are not happy,what do your family do?从评价别人的行为表现,到自己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习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并知道如何给予家人关心与帮助。与此相应,在绘本学习后的环节,教师可引领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找出Joe与Liu Tao家庭中相似的地方,并在总结归纳中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真实做法说一说,部分教学片断如下:

T: How do you show your love to your family?

S1: I usually help my mother do some housework, such as: wash the dishes, sweep the floor...

S2: I often play jokes on my father and he likes playing with me too.

S3: I sometimes give surprise to mum.

T: What surprise?

S3: I give mum a present and a hug. She is very happy.

T: You are a sensible child.

...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作业环节中提供给学生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并给出一些阅读建议与方法,自主完成相关的阅读单,让课堂学习自然延展至课外,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课上再根据学生的反馈需求进行分享与评价,保障单元整体学习的连贯发展与螺旋上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提升精神内涵: Caring is a way to show love! Fair joke is a way to show love! Surprise is a way to show love!...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旨在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挖掘学科的德育内涵和人格养成价值。教师可以在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育人价值观的渗透、递进与升华,“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

五、结语

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基于有意义的学习素材,通过感知、体验、运用、实践等循序渐进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拼读能力和语音意识”。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语音与绘本的融合教学,通过合理拟定教学内容,适时建构教学场境,并开展与之匹配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单词拼读逐步走向独立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构建了完整而有意义的知识体系,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完整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 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教材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5,(6):53~55.

[3]张丕峰.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教材解读[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9,(10):4~8.

[4]毛齐明.学习中心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4,(3):52~58.

[5]朱 浦.学科育人——润物无声[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2):6~10.

[6]李宝荣,国红延.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11):23~28.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儿童发展的‘艺术英语’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C-c/2021/02/19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