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积累·活用:小学语文三年级 “词句段运用”的仿写教学策略

2024-10-22 00:00:00童金花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7期

“词句段运用”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新增的栏目,笔者深入研究这个板块,发现大部分内容与课文、语文要素、习作要点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它指向“语言文字运用”,借助“词句段运用”将各单元大作文教学目标分解细化成若干个单项小技能,为教师搭建了可操作的语用教学支架,为学生搭建了可实践的仿写支架,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以三年级上、下两册的第六单元为例,单元习作主题与“词句段运用”的关联如表1所示。

鉴于此,笔者决定从“词句段运用”入手,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表达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借助“词句段运用”,仿写迁移活用

小学生学习写作,自身并没有领悟到文章的写法,只凭教师的宣讲并不能对作文的写作形成感性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用相对少的时间,把词句段训练落实到位,其实就把习作教学中的细节训练落实了。教师要设法利用好教材,用好这些典型训练点,真正地实现从重视“词句段”这个支架,强化认识、迁移到习作中,顺理成章地以训练“词句段运用”来引领学生敲开习作大门。

(一)巧借句段,仿写段落

在平时,我们应引导学生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细腻的情感去感悟生活,用生动的语言记录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板块的第二题就为我们提供了片段习作教学的支架。

这道题第一个例子来自第2课《燕子》的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不难发现这句话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传神的语言,按照从头到尾的方法,写出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教学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仿写,而是引导学生从例子中提取表达样式:外形特点=2特点(羽毛、翅膀)+1独特(尾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尾巴的独特之处。所以在描写小动物时需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按照一定的描写顺序来写。

(二)巧用范文,谋篇布局

学生对写作文都有畏难情绪,那么我们怎么帮他们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呢?我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模仿,模仿文章的结构、篇章布局、写作方法等。当然,这种模仿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单元“语文园地”的练笔中。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要灵活,及时巩固,使学生做到对已学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真正提升其写作运用的能力。《我家的小豆芽》就是我们班姜××将多种写作方法整合而完成的。

我家的小豆芽

三(1)班 姜××

我养了一只小狗,名字叫小豆芽,它是我的好朋友。小豆芽长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毛发金黄金黄的,小身体很灵敏,跑起来可快啦!

我经常和小豆芽玩游戏,一起捉迷藏。我找,它躲。我蒙上眼睛数着1、2、3……数到10,睁眼去找它。一开始找不到,但是它总会忍不住露出破绽,“汪!”一声叫,我就找到它了。

它和我很亲密,会伸出舌头舔我,用身体蹭我。我不开心坐着生闷气的时候,小豆芽就一边用头蹭着我的腿,一边望着我,大眼睛闪闪的,好像在安慰我:“玲玲,你怎么啦?不要不开心了,笑一个!”我还真的就解除了心中的不快。

小豆芽有点懒惰,又非常爱玩。懒的时候,就找一个朝阳的地方晒太阳,睡大觉。我怎么叫它,它都不起来,直到睡够了才会自然醒来,摇着长长的尾巴找我玩。它想玩的时候,任凭我怎么拦都拦不住,溜出去就是一整天。外面伙伴多,简直把我这个好朋友抛在了脑后,真是一个小调皮。

小豆芽和猫是冤家。刚刚还玩得起劲,一看到猫走过来,它的眼睛里就发出凶狠的光芒,表情也变严肃了,嘴里不停地“汪汪汪”地叫着,似乎在向猫示威,有时甚至飞扑上去,把猫揍一顿。唉,这时候的小豆芽一点也不讲文明。

自从小豆芽来到我家,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家人每天开开心心的。我想,我们再也离不开小豆芽了。

姜××同学的这篇小练笔运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围绕“小豆芽是我的好朋友”分别介绍了小豆芽的调皮、和“我”亲密以及和猫是冤家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采用总—分段式展开描写,描写中运用了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的描写,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小豆芽写得就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

“词句段运用”重点在于“用”,这其中许多知识,都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吸收、整理、消化,最后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只有这样等到用时才能灵活运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训练时也要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二、以例句为支架,积累写作之法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只知道观察和积累不一定能写出像样的作文来,还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就给予了教师有力的教学支架。笔者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了解到三年级上、下两册各七个“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板块,大致可分为标点符号、特定描写、构段方法三个与习作相关联的语言训练点。我们可以借助“词句段运用”板块,引导学生通过练习仿写例句来习得写作之法。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倚草附木”,学习特定描写

我们平时批改三年级的习作时总会发现:学生写的人物对话总是千篇一律的“××说、××问、××回答……”,读之如同嚼蜡,索然无味。问其中缘由,其实是他们在写对话时忽略了构成丰富的对话情景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气。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他们正缺乏这样的概念和意识,我们可以借助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词句段运用”中的两个例句指导学生进行归纳、训练。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读这些句子,回顾课文想想故事主人公在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这样的心情应该带有怎样的表情、动作和语气。再出示去掉加点部分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使学生清楚加点部分是带有动作和神态的提示语,这样写能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故事中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语气。再引导学生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有感情地读读例句,读出人物的语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借助“词句段运用”的两个例句指导学生仿写,还可以通过出示表情图片或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拓展练习,由一句话延伸到一段话,最后还可以结合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将这一语言训练点融入进去。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终将懂得在写人物对话时,应该加入与对话内容相对应的表情、动作、语气的描写,这样才能使句子更生动具体,画面感更强。学生作品示例:

放风筝

春天到了,这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时节。人们在广阔的草坪上放风筝,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迎风飞舞。你看,有红红的金鱼风筝,有彩色的三角形风筝,有长长的蜈蚣风筝……

小明和小亮也拿着自己的燕子风筝来到这里放风筝。只见小亮高高地举着风筝,小明左手牵着风筝线,右手转着线轮,一边迎着风奔跑,一边高喊:“一二三,放!”小亮一得令,立刻松开了手。

风筝越飞越高,小亮和小明仰着头,拍着手大喊道:“飞得再高些,飞得再高些……”草坪上不时传来人们的欢笑声。

(二)“模山范水”,学习有序构段

三年级学生刚刚步入习作阶段,为使学生打好习作的基础,教师应该将有序构段作为日常习作训练的重要任务。

除了借助阅读课文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构段方式外,“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也为我们提供了不错的教学支架。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为例:

这一题要求学生以这两个例句作为开头,试着说一段话。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分别找出这两个句子的中心词:“车站、人、多”和“夏天、傍晚”,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句围绕中心词展开想象。比如,从车站里人的数量、动作、语言等方面来说“人真多”,从在夏夜里最喜欢干的事情、听的声音、看的景色等方面来表达“喜欢”。在学生尝试自己练说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他们适当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使想象更丰满。

交流后的评价必不可少,此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从“有没有围绕关键句来说”的角度交流互评外,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给出开头的句子,围绕这个句子说一段话;或者让一个学生给出开头的句子,其他学生围绕这个句子说一段话等方式展开拓展巩固。

说好了句子,教师要鼓励学生动笔按一定顺序写一写。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后,教师再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引导学生从段拓展到篇,选一处学生觉得最美的地方写下来。

只要教师平时指导学生每学习一种新的构段方法,都这样让他们进行仿说、仿写,一点一点练习、积累,相信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逐渐把积累的构段方式慢慢运用于作文中,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三、利用多元评价,提升语言水平

平时的习作评价,除了有教师的评价,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领悟、运用、评价的能力。

(一)自我评价,认清自我,优化作文

好文章都是在评价中反复修改出来的。然而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才刚刚起步,在我们笔下圈圈画画改改的作文却是他们绞尽脑汁才写出来的,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呵护学生的童心,保护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尤为重要。所以在习作评价时,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悦纳到作文评价体系中,以儿童的眼光去评价儿童的世界。

1.自我评价,强化目标意识

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习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写的内容,再根据练习要求和所写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三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还需要教师恰当的引领,不要把评价标准一股脑儿出示给学生,可适当分级出示指导评价。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评价为例,当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可出示一份评价单请每个学生对照上面的要求,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

2.量化评价,提升目标达成

学生根据内容要求完成自评后,教师再引导其从书写、语言要求方面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星级评定。书写清楚、端正、美观得3颗星,用词恰当得3颗星,以此类推。具体见表2所示。

待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对自己的习作进行逐项评价后,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评价标准,再次边读边修改自己的作品。修改好习作的学生再对照评价单进行二次评定,看看自己能得几颗星,允许学生记录最好的成绩。

(二)小组评价,吸收精华,促进发展

1.客观评定,明确目标

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互评。小组成员根据评价要求,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书写进行正确的“诊断”,给予量化的星级评价,并进一步强化习作的要求。

2.商量对策,共同修改

教师指导小组合作评议,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陈述小组共同的意见,商量改进策略,共同优化文字。与此同时,小组还可以开展推选习作之星评选,共同提高小组每个成员的学习水平和表达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样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

(三)教师评价,落实目标,引导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精准的评价,带领学生开启习作的大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1.精准评价,提升语用能力

这是一个学生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片段,三年级的学生总是习惯性地一段写到尾。教师就将句子画出来,旁边给他写上批注。有了精准的评价,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所指点的方向前行。文章经过修改,结构明了,条理更加清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提升了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展示分享,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自我评定、小组推选,教师鉴赏,最后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全班交流,评议赏析,指出文章的优点、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交流,教师再次让学生修改完善。同时,将优秀的文章发到班级微信群的“佳作林”。这样不仅全班同学可以学习,连爸爸妈妈也乐意欣赏。学期末,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佳作打印出来,装订成册,这样每个学生每学期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为习作教学搭建起一个个支架,不仅能为习作教学开辟一番新天地,还能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一次次的习作中能有意识地将所学的语言适时地运用到文章中,能在习作中进行灵活丰富的表达。相信学生未来的写作将会有质的飞跃,不再那么枯燥,不再那么干涩,写作文也不会再害怕。

(作者单位:临安区清凉峰镇颊口小学)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