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实践

2024-10-22 00:00:00李秀玲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7期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立足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每篇文章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草船借箭》主要讲述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发生的故事,体现了诸葛亮有勇有谋的形象;《景阳冈》则记叙了主人公武松在开怀畅饮之后趁着酒劲打死猛虎的故事……本单元的核心要素则在于学习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推动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落实“双减”政策之下“减负增效”的要求。

【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析安排】

主题一:《草船借箭》

(一)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属于一篇经典的文章,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情节和故事之一。基本上可以作为一篇独立的文章来推进教学,涉及了小学中所具备的各种要素,其中动人的情节、鲜活的形象、创造的环境特别典型,情节之间也特别紧凑,关联性强,特别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习得名著阅读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梳理故事,分享思路以及想法

1.在阅读完这篇课文之后,大家有哪些收获,一起来交流

学生可交流的角度是十分广阔的,如其中的不同故事情节、所涉及的人物形象、所运用到的写作方法等。建议学生围绕具体的故事、经过、结果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立足于人物的关系来进行讲述等。

2.引导学生搭建人物关系图,谈谈相关的人物的形象

教师让学生立足于文本语言的感知去体验不同角色的形象特点,如周瑜、鲁肃、诸葛亮。分析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基于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感受不同作者的巧妙建构。

3.依据文本关键点,领会作者的艺术表达形式

教师提出问题:为何诸葛亮在三天之内答应造好十万支箭呢?他是什么时候拥有了全盘计划?他大概是在什么时候识别出周瑜在陷害他,为什么要擂鼓呐喊?诸葛亮“借箭”时为什么要邀请鲁肃同去?最终为什么又要掉头?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看似独立的细节,衔接课文的前后,理解其中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基于其中的细节人物,让学生读得透彻,大胆放手,参与有效的交流。

(三)再读故事,体验思辨

从文中选择一个角色,大家最愿意做谁,为什么呢?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愿意代入到诸葛亮的角色之中,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人物。教师鼓励学生走进课文展开思考以及辨别,明确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纰漏”,讨论这两个“纰漏”出现的原因……

预设:

——第一个纰漏:诸葛亮说“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第二个纰漏:诸葛亮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仍然没有什么动静。

(四)作业布置

围绕本文中的不同角色以及前面的故事情节,大家是否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呢?是否可以运用剧情形式展现出来?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作业实践,并完成个性化表达。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类的作业,往往会逐步发展为课本剧。某种意义上来说,基于具体教学步骤,学生则能够自然而然地代入创造实践。因此,他们更能够融入文本,解读其中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形成一种有效的巩固效果。另外,基于主题情景,学生也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创意,对标角色进行活灵活现的扮演,围绕故事情节的展现完成阐述、表达,产生一种创造性学习的效果,在作业过程中发展素养能力。)

主题二:《景阳冈》

(一)教材分析

《景阳冈》一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23回,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武松赤手空拳吊打白额猛虎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他神勇、机敏的好汉形象。

(二)教学过程

学生体验作者的妙笔生花,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描述武松打虎的故事,领会人物形象,展开有意义的思考以及辨别。

1.有模有样说故事

(1)呈现相关的连环画,围绕不同的作品引导学生配文字、介绍故事情节。

(2)基于信息化技术,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抓住人物之中的神态、动作等来感受其中的具体场景,培养学生运用简洁、通顺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进行复刻。

(3)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完整地表现故事,培养学生在讲一讲、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的具体形象,体验其中的巧妙建构。

2.聚焦“打虎”看武松

立足“打虎”的部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具体的文本语言描写,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只“大虫”的威猛,从侧面来突出武松的英勇等。

展示:

——“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请勿自误。”

教师启发学生交流讨论,这是一只非常凶狠的恶虎,鼓励学生在探究中逐渐明确,喝醉酒的武松虽然遭遇到这样的大虫,但他十分英勇,赤手空拳,武艺高强,神威凛凛,让学生在脑海中生成人物形象。

3.有滋有味赏手法

《景阳冈》这个故事之所以拥有无限的魅力,在于施耐安对于情节的巧妙设计。请大家试着分析文中“榜文”“红日”“梢棒”的作用。

(1)从“榜文”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逐渐体会其本身的伏笔特点。如果没有榜文,那么武松遇到老虎就是一种偶遇。但是在出现了官府的榜文之后,武松则产生了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进一步表现了武松的胆子大、技艺高超。

(2)从“红日”的角度来看,烘托出了危急的气氛,营造出来更具有体验感的氛围,同样体现了武松胆大的特质。

(3)“梢棒”。文中十七处写梢棒,层层铺垫,最为紧要的关头就是“折断”,整体的故事更加惊心动魄,表现出了武松的神威。

4.课外阅读

教师引入相关的《水浒传》其他故事资源,带领学生走进中国文学著作,感受更多书人物的风采,体会故事情节的巧妙,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

主题三:《猴王出世》

(一)教材分析

《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中第一回,是开篇之作,虽然后面还有很多回。但是从激发阅读兴趣来看,此回可以让学生了解“石猴”是怎样变成“猴王”的,从字里行间的表达中感受猴王的形象,建立本质性的理解。而学生在后面参与这本书阅读的过程之中,则会建立更加明确的线索,为什么石猴会生出那样的事端?是因为石猴“秉性难移”。

(二)教学重难点

1.用边读边画的方法,感知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古典白话之中所具备的独特韵味。

3.展开创造性地表达,明确“石猴”是怎样出世的,有逻辑地叙述它是怎样一跃成为“猴王”的,体会剧中鲜活的角色形象。

4.深度分析石猴最终成为猴王的必然性,并且立足于猴王的特点展开表达,激发学生阅读整本《西游记》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感受韵味

(1)体验衔接之美

出示: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学生感受这石头的不凡。

(2)领略对仗之美

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

学生体验石猴的可爱、机灵。

(3)欣赏“猴”言之美

教师聚焦于石猴与其他猴子所产生的对话,立足于具体的描写,提问学生: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猴子”以及“石猴”?引导学生在语言评鉴中感受古典白话文具体特点,建立对其形象的更深层次感知。

2.角色代入,精彩表达与复述

在角色置换的任务之中,学生要将自己带到角色之中,想象自己成为这只“猴子”去表达自己,作为其中的主人公角色成为“猴王”的经历。为了使整体的叙述表现更加生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入相关的动作、表情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等,组织相关的挑战赛,即“谁更像猴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代入文章情境,参与挑战,基于文本的阅读进行再次创作,锻炼学生的想象性思维、设计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反复分析、揣摩“石猴”的各种表现,涉及动作、神态以及心理,在有效的还原之中体验,真正理解作者的独特巧妙结构及表达方式。)

3.探究原因,为何真正成王

探究问题:分析“石猴”最终成为猴王是必然的还是偶然。

预设:

——它“来历不凡”

——它“极有亲和力”

——它“与众不同”“艺高胆大”

——它“造福猴群”

……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于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石猴与其他猴子的与众不同,它所拥有的能力与魄力是无人可及的,对于他的族群来说贡献也很大。所以在恰当的时机,它便一跃成为王。教师引导学生跳出原有的思维,对“石猴”的命运进行有效感知与思考;引导学生有意义地辨别以及探索,获取到最优的学习成果。)

4.作业设计

在大家心中,“石猴”的形象是怎样的?你是否可以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你是否了解名著《西游记》的其他故事,并运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示例如图1)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围绕这一目标导向,在作业中进一步展开对文本内容的回顾以及探索,基于创造性表现等,来提升学生做作业的乐趣,在参与的进程之中尝试创意表现。另外,在进行一系列连环画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运用所学习到的阅读方法等进行解读,理解其中文本的魅力,感受不同角色人物的特征,体验阅读整本书的乐趣”。)

主题四:《红楼春趣》

(一)教材分析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红楼春趣》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70回。整体的文章紧紧围绕着黛玉、宝钗、宝玉、探春等角色人物在春天里放风筝的情节,既描写出来更加热闹的画面,又刻画出来了鲜明的形象,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独特的古典韵味。

(二)教学重难点

1.借助前三篇文章中学习积累的古典名著阅读方法去解析文章。

2.紧紧围绕找“趣”、识“趣”,立足于趣味性的体验,感知其中的形象。

3.要提炼各个事物之间所存在的衔接性关系,不断揣摩人物之间的衔接性关系,预测事情的发展,真正感受到其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三)教学过程

1.聚焦“放风筝”

(1)围绕“放风筝”部分,引导学生说说“放风筝”的两重意思。

预设:

——其一,将风筝放到天上

——其二,将风筝放走

(2)思考:好好的风筝,为什么要放走呢?

预设:深入文本情境中体验其中的深意,即“放晦气”。

(3)合作交流

如果在你的生活中出现了这种类型的风筝落在了脚底,是否要捡起来?为什么?

(4)深度探究

放风筝寄托了人们的某种愿望。那么放飞风筝是否寄托着其他特别的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代入情境中解读文本,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有力的基础。)

2.探故事情节

(1)思考:看着黛玉的“美人”远去,宝玉怎么说?怎么做?

基于这一情节,学生则可以展开思考:为什么宝玉让自己的风筝去陪着黛玉的风筝?探索其中的人物情感,即宝玉是喜欢黛玉的,让学生猜猜在最后的情节之中他们两人是否在一起。

(2)拓展阅读“黛玉病死,宝玉与宝钗成亲”的情节。

教师通过原文与素材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放风筝的故事中是否暗示了结局?

(引导学生展开小结,原来作者在巧妙的建构过程中早早就埋下了伏笔,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情节,在了解后面情节时,读者才会赞叹。)

(3)思考:探春放的“凤凰”又埋下了怎样的伏笔呢?

教师引入探春远嫁的名著素材以及情节,鼓励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索,找出其中的关联性,理解文本之中的深意。

4.作业设计

《红楼梦》中有很多鲜活的人物,涉及很多波澜起伏的故事,请大家在课下阅读《红楼梦》这本名著,在课后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学反思】

本文针对“名著导读”单元展开了相关教学设计的有效分析,提炼的核心要素则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名著的方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需分析其中所存在不足之处,展开有意义的反思;寻找其中各种不同的问题,展开有效地记录及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关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亲身经历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也需探索巧妙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渗透有益的学习方法,核心则在于引导学生深情地代入情境中展开阅读,通过有效的交流进行共享,借助读后感的形式进行表达,促使学生代入更富有深度的迁移空间之中,阅读原著,在有效的课内外联动之中获得进阶与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柳树镇营儿小学)

编辑:陈鲜艳

作者简介:李秀玲(1977—),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