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学材化”的转换策略

2024-10-22 00:00:00董伟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7期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知识,是对“数”的概念进一步拓展的重要课程。整体的单元设计,更倾向于发展学生数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性质以及意义奠定有力的基础。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虽然小数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但是仍可以通过生活实际推进实施,从已有经验出发,基于更多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获取感性的认识。在本单元所涉及的例题中,更是体现了明确的情境学习特点。如量身高、生活用品购买、为成绩排名次等,更指向在具体问题环境中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更能够促使学生应用知识搭建数学模型,基于数据的分析解决问题。

二、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一到三年级的学段目标中提到“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课程内容”部分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三、教材分析

在本单元中,基于小数的根本认识,同时延伸出“加减法”的内容等,其中涉及学生所熟悉的购物情境。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则会回顾自己的生活阅历,围绕“付钱”的经历等,建立更深层次的认知,解读其中的算法、原理,获得更直接的帮助。教材设计了“做一做”部分,主要涵盖巩固算法,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其本身是学生在后面计算复杂问题的基础。因此,更能促成学生体会与感知,把握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角度,让学生理解二者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在有意义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合作精神。最终围绕直观模型,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相关知识规律、原理等。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聚焦于具体的材料、情境,识别、讲述、理解不超过两位的小数读法,明确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把握“米制系统”小数的实际意义。

2.立足已学知识,寻找小数、整数、分数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正向迁移水平,培养他们的推理思维、建构模型意识,把握小数的产生背景等。

3.通过不同程度的观察、比较、分析、操作等,概括分数、小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明确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特殊表现,依据个位、十分位之间存在的关系,增强学生数感。

4.在深度认识小数的过程中,感受解决各类型问题的方法,形成跨越困境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等,领会数学的魅力,解读其中的数学文化,升华学生积极情感。

5.历经有效对比、判断的过程,对比一位小数的大小,提升数据识别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开调查,在生活中初步认识小数

教师事先布置实践体验类的预习作业,让学生感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小数,唤醒已有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据记录,通过与他人分享、交流,激活思维。

(二)对比生活情境与数据,尝试小数的读写

有效解读小数及整数,并且分析小数的读法与规律

(1)小数跟我们之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2)归纳读法:小数到底怎么读?

(设计意图:小学教师应善于分析学生身边存在的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受数学的应用性价值和魅力,解读其本身的意义等,鼓励学生不断搜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小数,解读计量单位,理解其本身的广泛应用,关注学生经验的积累,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对小数的认识,掌握有关于小数的各种读法。)

(三)借助多种模型,感知小数含义

●活动一:围绕“米制系统”模型,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

设置问题:

(1)借助手比画0.1m,估计有多长。

(2)是否可以在1米之中找到0.1m,那么1dm应怎样表示?

(3)在米尺之上,是否还有其他的0.1m,请大家选一下。

(4)如此看来,这样的三份0.1m有多长?

(5)你是否可以表达0.1m、0.3m的正确意思?

(6)那么这样的7份是多少?9份呢?你会填吗?尝试完成学习单第1题(见图1)。

(设计意图:借助“学材”、动手笔画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认知,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对小数的认识,通过识别、判断,完善直接经验等。围绕“米尺”寻找0.1m,可以增强学生的数感,让他们有效进行反思以及回顾,将以往的相关知识衔接起来,即“将1平均分成10份”,最终表示出其中一份的过程,有效唤起学生更丰富的活动经验。围绕不同的生活模型解读其中的平均分。通过不同程度的体验感知、梳理,让学生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存在的衔接关系,明确其本身的划分特点。在数与形融合的过程中,增进学生的认知联系,从而把握小数的本质,揭示规律,即“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活动二:感知1米和0.1米的关系

设置问题:

(1)0.8米加上多少米是1米?是否可以数一数?

(2)1米里面有几个0.1米?

(3)大家能找到1.3米吗?表达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表示,数是“数”出来的。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学材,借助“数一数”的方法,形成一种实践性验证的效果,让学生“在做中学”,才能够有效积累经验,丰富学生的认知,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依据人民币模型,理解小数的含义

设置问题:

(1)1角到底是多少元?与0.1的关系是什么?

(2)■元是怎么得来的?而5角到底是多少元?

(3)7元5角是多少元?

(4)其中的小数点左面部分为什么不是0?

(5)在观察分数与小数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有怎样的发现?

师生共同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一位小数;小数部分只有一位的小数表示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围绕学生相对熟悉、接触过的人民币模型,让他们建立0.1与■存在的衔接性关系。立足于不同的“量”,理解小数的意义,解读其中的本质,领会“十分之几”类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五)巩固认知,初步应用

(1)认真观察图2、图3,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4表示?为什么?

(2)如果把图4中的每个图形看作1元,你能想办法在每个图形中表示出0.6元吗?

(设计意图:围绕有效的“数形结合”过程,学生可以参与更富有深度的思维练习,把握其中的本质,了解其中存在的十进制关系,进一步增强数感。)

(3)如果要表示2元,应该怎么表示?表示1.5元在哪里?3.5元是怎样表示的?那么如果涉及1.55元,大家能否找到?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迁移所学知识,围绕一位小数,逐步实现思维的递进性发散,有效引出两位小数,从而实现有意义的拓展,增强学生的数感,为后面的两位小数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形成有效建构、创造性学习的效果。)

(4)在方块里填上小数。

预设1:从左边数第一个空为0.1,能够借助数轴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预设2:从左边数第一个空为0.2,错误地认为是数小线段的个数。

(5)实践调查,回答问题。

朱老师的身高是1.6米,你能在线段上表示出来吗?调查你家里人的身高,大概在什么位置,在线段上标出来。

(6)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那么大家是否可以阐述小数的由来呢?借助信息技术,补充有关于“小数发展历史”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表述。回头看这几个环节,你有怎样的收获?若是表现满分为10分的话会给自己评定几分?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程度的渗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发展进程的不易,理解数学家为其做出的贡献,进一步升华情感态度,形成良好的品格修养,从而在数学活动中汲取力量。)

(六)作业设计,综合运用

(1)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2.8米,小强跳了2.6米,小军跳了3.2米,( )跳得最远。在100米短跑中,小明跑了15.4秒,小强跑了15.1秒,小军跑了16.1秒,( )跑得最快。

预设:生:因为3.2>2.8>2.6,所以小军跳得最远。

(2)回顾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预设1:列竖式计算时,特别是整数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

(3)

问题:《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便宜多少钱?各买1本,10元钱够不够?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李叔叔把一根长3米的竹竿插入池塘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2米,露出水面部分是0.5米,水深是多少?

预设:用画图的方式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直观。

(设计意图:问题充分衔接了现实生活,并且让学生感知到更多有关于小数的情境问题。在解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数量关系,并且借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同时,促成运算技能的成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整体的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水平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会将已有经验与知识进行统整,搭建更加具体的桥梁进行高质量的学习。)

六、教学回顾与反思

回顾教学过程,本节课立足课程标准,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借助不同的学材、情境,让学生参与了有意义的观察、思考、探索、感悟、综合运用等。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课程更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教育过程的趣味性等。教师密切联系生活,使学生在更贴近于认知的情境中主动投入学习,在更熟悉的环境中感悟实践意义,使学生参与读写活动,在挑战性的氛围中突破思维的束缚,求异创新。其次,整体性的课程,也更倾向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建构、交流、探索过程中基于学材尝试实践验证。课程的实施更倾向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转化师生角色的地位等,促进学生认知的正向迁移,从而提升思维品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有一定的不足。如,由于课程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以及解决各种问题的时间、空间。在参与中,整体的合作缺乏深度,学生无法体验解决各种问题的科学性、多样性。因此,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需求进行具体活动形式的转化,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另外,整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应将“小数”作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数”进行探究,而应立足学材的运用,让学生积累经验,最终掌握规律以及原理。

七、重难点突破建议

在“小数的认识”部分,涉及明确的读写、加减知识等。所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学习机制,尤为重要。而站在生活化角度进行落实,则可以全面突破重点以及难点,创造更多有效的条件,营造抽象转化的氛围等。整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形成“会学”的能力、“乐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基于“学材”,自然而然地开发创造潜能,形成理想的状态,获取最优的学习成果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同时应用不同的材料,使情境的展示变现更加生动、巧妙,让问题的提出更具启迪意义,使学生的验证过程更具深度等,让他们产生无限的兴趣融入探究中,取得最优成果。此外,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基于小数、分数之间存在的衔接性关系,梳理其中的规律,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有关于计算的要点,尝试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认识运算在验证、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最终逐步提升数学素养。

总体而言,在“学材化”理念指导下,数学教育教学的转型机遇尤为明确,更能促成教师在实践验证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策略以及体系。所以,针对本课程而言,教师需持续总结经验,寻求不同的方法丰富学材,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以及更新教学方法,促成教学模式的转化,构筑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进行创造性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数据分析处理意识,提升计算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柳湖镇王坪小学)

编辑:曾彦慧

作者简介:董伟(1977—),男,回族,甘肃平凉人,专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