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跨境民族流动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研究”简介

2024-10-21 00:00
东疆学刊 2024年4期

2023年,以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边疆跨境民族流动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研究”(23&ZD265)获批。

一、课题的研究依据和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地缘政治条件、人文环境和周边关系极为复杂的大国。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如何解决其中跨境民族的人口流动问题,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也同区域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的边疆地区和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跨境民族的历史成因也有其特点,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边疆区域面积大;2.交界的周边国家多;3.少数民族多在边疆地区。这些跨境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经济形态各不相同,但都与其境外同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妥善处理边疆区域、疆界划定以及周边关系问题是保障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另外,中国目前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困难时期,而边疆地区的跨境民族不仅存在大量海外难民(如藏民),而且外流的倾向十分严重。由于跨境民族流动问题涉及经济、人口、文化和安全各个领域,事关我国边疆的长治久安。本课题对边疆跨境民族流动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特别是对把握边疆安全形势,维系内陆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提炼出治理跨境民族的共性特征,可以为我国治理相关跨境民族问题提供有益经验。

二、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与子课题构成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边疆地区各跨境民族政治、文化、宗教和经济状况发展演变的客观历史进程为主线,按照历史与现状两大板块,围绕涉及边境人口规模性流动的重大事件和动向,收集周边各国及国内边疆地区与跨境民族流动问题相关的各类档案文献及田野资料,双向考察几十年来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心态和流动走向,综合民族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路径,考察我国和周边国家在人口、安全、边界等方面的政策取向及其对跨境民族流动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跨境民族问题的战略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根据各历史时期各民族跨境流动的动向变化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设置研究重点,并以其为导向收集、整理和翻译来自周边各国以及边疆各地涉及跨境民族流动的档案文献,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境内外田野调查,汇集口述、图像、数据材料并以此为依托完成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最终形成从国内外双向维度系统体现有关中国边疆跨境民族流动的历史考察及现状对策的综合性、多卷本研究资料集。

(三)子课题构成

本课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边疆地区各跨境民族内外流动的客观历史进程为主线,形成有关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层次差异的问题逻辑,并按照陆疆省份划分地理区域,对应周边国家和主体民族设置子课题。拟在总课题导论之下分设六个子课题:1.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跨境流动问题(新疆地区对应中亚各国);2.蒙古族跨境流动问题(内蒙古地区对应蒙古国);3.朝鲜族跨境流动问题(东北地区对应朝鲜、韩国);4.京族、壮族、苗族、瑶族跨境流动问题(广西、云南地区对应越南、老挝);5.克钦族、佤族、掸族、果敢族跨境流动问题(云南地区对应缅甸);6.藏族跨境流动问题(西藏地区对应印度、尼泊尔、不丹)。

三、课题在服务学术创新、学科建设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目标

(一)学术创新目标

对周边各国及边疆地区相关档案文献和田野资料的系统发掘和研究是本课题的特色,也是主要目标所在。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和翻译周边各国档案文献和田野资料,促进国内相关研究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学者多是来自延边大学、新疆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边疆民族问题研究重镇的专业人员,在实现档案资料发掘利用与跨境民族各类问题研究的贯通方面有丰富经验,因此本课题也将为诸多前沿性后续研究课题的开展奠定学术基础。

(二)学科建设目标

通过对边疆地区跨境民族流动这个涉及经济、政治、安全和外交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课题的研究,努力改变目前国内对跨境民族问题研究的学科单一性和不平衡性。同时,为了改变跨境民族研究的相对单薄和碎片化的现状,为国家制定涉及边疆发展的战略提供足够的智力资源支撑,有必要加强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队伍的建设。本课题的实施将有利于一批具备民族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背景的年轻学者的成长,为未来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社会文化目标

通过对境内外涉及跨境民族流动问题的档案文献和田野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研究,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与境外族群之间的文化心理认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供实证性材料,为建国后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共性和一体性提供论据补充和经验总结,从而有助于在政策层面加以借鉴,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内心认可与归属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资源,并最终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