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日常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文化自信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现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与学生个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成为英语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语言学习领域,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培养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文化自信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化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领域,特别是外语教育,被赋予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双重使命。高中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一环,其中的阅读教学尤为重要,不仅关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更关系到他们文化素养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阅读是获取信息、知识和文化内涵的主要途径。通过英语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多样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开放包容的世界观。同时,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元素也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机会,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随着文化自信理念的深入人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中华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加深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与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再者,阅读教学的创新是响应新课程改革的体现。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索并实施创新的阅读教学策略显得尤为迫切。创新的阅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推动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文化自信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僵化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理念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具备成熟的教学思路,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技能。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分关注学生对语法规则和词汇量的积累,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本质是理解、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在这种注重形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在实际交流和理解跨文化内容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受高考等标准化考试的影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常常变成应试技巧训练,而非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趋向于采用固定的模式和策略,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而不是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主动探索和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阅读技能教学缺失
高效阅读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一系列的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寻读关键信息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些策略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训练,导致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时缺乏灵活应对的能力。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现行的教学模式往往停留在理解和记忆层面,未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批判性分析,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同时,适合高中学生的阅读材料应当丰富多样,既包括文学性文本,也包括实用性文本,以及跨文化内容的材料。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往往单一且脱离实际生活,不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提升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但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定期阅读习惯以及如何使学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阅读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三)阅读教学模式固化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忽视,课堂氛围通常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固化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刀切”的,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而部分学生则感到缺乏挑战。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忽视了丰富多彩的外部阅读资源。课本的内容有限,无法涵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时事热点,从而影响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投入程度。阅读不仅是信息获取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和审美体验的过程。然而,固化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技能和知识点的训练,忽视了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使得阅读成为一种机械的任务,而非愉悦的体验。
(四)阅读教学枯燥乏味
传统的阅读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缺少足够的互动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单调且缺乏参与感,他们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加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有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当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时,他们往往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如果教师一直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如重复的读后讲解或一成不变的问答式教学,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倦和厌烦。没有新鲜感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难以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积极性。现有的教学评价也存在问题,阅读教学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感受和创造力的评估,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只关注结果而非学习过程,学生感受到的只是学习的枯燥和压力。
三、文化自信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联系实际,引入多元化教学文本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该教材阅读量大,练习题难度不一。教师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如英译的中国古代诗歌、现代中国作家的英文作品,以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英文文章。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还能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涉及中外文化比较的文本,鼓励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而提升文化适应能力。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 2 “Let's talk teens”的Reading板块为例。“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一文呈现了中外文化对比的例子。中国的孩子比较含蓄,不懂得如何表达爱,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与父母间的隔阂也会越来越大。而国外在这方面就相对比较开放,国外的孩子勇于表达爱与被爱,把父母视为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来展开讲述,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穿插在阅读教学中,既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也在思想上给予学生启蒙,从而达成三维目标。在作业布置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中外关于赞美父母的诗词加以对比,加深对课堂文化的理解。
(二)补充素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英文资料,涵盖了新闻、博客、论坛、小说、科普文章等多种类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筛选适宜的在线阅读材料作为课堂教学或学生自主学习的补充材料。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内容。
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1 “Back to school”Reading 板块“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话题,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寻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中外名人故事,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白“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通过网络素材引入的阅读可以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线下活动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促进其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方法,尝试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评、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交流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学习阅读技能。
例如,在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Extended reading 板块“ Of friendship”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文章问题,分小组分角色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见图2)。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阐述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不仅理解文本的表面意义,而且分析作者的观点、论据的有效性以及文本背后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通过提问、辩论和比较不同观点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另外,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可以为每名学生设计符合其兴趣和能力的学习路径,选用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反馈,设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四)做好评价,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建立一个包含多种评价方法的体系,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以多角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进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参与度、努力程度以及进步情况,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同时,教师要注重在评价过程中提供积极的反馈,强化学生的优势和进步,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 Extended reading板块“Eating in China”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演讲环节,让学生总结出自己喜欢的中国美食,在全班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利用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加以应用。在演讲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评价,充分肯定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及表达能力。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文化自信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培养其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仅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要求,也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这些创新策略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与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持续推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静.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3(44):121-122.
[2]陈金凤.课程思政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刍议[J].学苑教育,2023(17):77-78,81.
[3]叶秋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3(18):121-123.
[4]高振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J].学苑教育,2023(2): 84-86.
[5]胡海容.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策略探讨[J].中学生英语,2017(30):59-60.
作者简介:刘庆兰(1978-),女,江苏泰兴人,南京市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英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