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论断的生成逻辑研究

2024-10-17 00:00马天一周诗华
华章 2024年14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论断的提出,呈现出其内在生成逻辑与现实必然性。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论断的提出所具有的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现实维度,才能更好探索“四史”教育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之中,共同发挥其时代使命的功能。

[关键词]高校;“四史”教育;生成逻辑

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器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加强“四史”教育无疑成为高校改革创新的增长点,更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由此,从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系统考量新时代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论断的生成逻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度的历史自信,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论断的历史维度

(一)改革开放时期

1986年,国家教委开始着手“中共党史”课程的具体改革,并将其改设为“中国革命史”,在多所学校开设本课程。在此基础上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通过让大学生了解这个时期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是1998年高校第二次思政课改革中增加的内容。为使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有机融合,2004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当前的国情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更加坚定自身社会责任。2005年新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增强了大学生对党史的认同感,并通过该课程对相关党史进行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被不断完善,而党史内容也不断融于其中,促使党史教育得到延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党史教育的新论述,高校“四史”教育体系更加全面。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更应肩负起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讲道:“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2]。”202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再次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教育系统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中要融入党史相关学科的教材。这些表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建设过程中,“四史”教育几乎全部贯穿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占据重要作用。

二、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论断的理论维度

研究高校加强“四史”教育的变化发展,离不开对历代领导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剖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独立学科,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发展过程。

(一)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始终坚持政治方向作为他办学思想的首位,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对政治方向的强调,夯实了引导学生接受历史教育的基础。所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都十分注意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创办了延安大学、苏维埃大学、华北大学等诸多新型大学,创办诸多学校的目的是为我们党培养军政干部,在学校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多次强调学生要认识到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并开始将“中国革命史”相关政治课程作为学校的共同课。1939年毛泽东提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4]。”通过这种办学思想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同时,更加坚定对党的理论知识认同感,以及能够达到对革命战争史的正确认识,进而在革命发展过程中提供人才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高校办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毛泽东在全党上下继续动员大家认真学习历史,尊重历史。提出“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5]”。毛泽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以及在全党上下通过历史来教育人、说服人的论述为今天高校继续加强“四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邓小平也是有充分认识的,还提出了思想政治是第一位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很大变化,因此邓小平强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定位,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历史、思想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尤其是关于历史教育,邓小平在1981年就提出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这个学习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6]”。通过教育和引导广大大学生,坚决抵制错误思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85”方案,在通知中明确提出高等院校都要进行有关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育,新增加《中国革命史》以此来教育引导大学生。邓小平提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7]”。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关乎到国家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历史教育,读懂中国历史的发展,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并进行系统论述,以此充分发挥高校主阵地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时代新人。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就要重视加强“四史”教育,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必不可少要加强“四史”教育。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大学生“四史”教育读本,这些无不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史”教育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四史”教育的情况下有序推进。正是由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思政育人的重要资源,因此,高校思政课不断加强“四史”教育能够促使新时代大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引导大学生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和坚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对重大历史问题能进行科学评价,做一个新时代有历史担当、有家国情怀的大学生。

三、高校加强“四史”教育论断的现实维度

从历史到理论,从理论到现实,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始终与“四史”教育相贯通。从时代现实出发,正是由于高校思政课的新定位,赋予了加强“四史”教育的现实尺度和价值向度,促进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在对今天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实现价值目标的引导,增强思政课的育人成效。

(一)加强“四史”教育,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任务

纵观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始终不断进行“四史”教育,但其内容和方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育成效不足。因此,在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前提下,以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为任务,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四史”教育得到深层次的开展。

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工作,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它的重点环节。所以,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更要及时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现实、解决问题,领会创新理论的精髓。要让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总结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论述。所以,“四史”教育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先,把“四史”教育贯穿始终。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要积极推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力量,丰富教师队伍关于“四史”知识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四史”教育能力,推动教育科研成果向相关“四史”转化,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向“四史”提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四史”学习的问题意识。立足思政小课堂和社会课堂,贯通历史和现实进行思维训练,进而提高教育成效。

(二)加强“四史”教育,以塑造时代青年历史观为目标

由于教学条件限制较多,课堂效果不强,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必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时代下高校促使“四史”教育进课堂,要在针对性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同时推动“四史”理论进学生头脑。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以塑造时代青年历史观为目标,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客观需要。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在我国推行西方的价值理念,进而达到动摇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企图。历史虚无主义,正在西方文化传播的熏陶下,无声地冲击着新时代的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于我们历史的扭曲。在这样的文化侵略下,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最终就是在否定我们党一路走来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事实和真理。在世界大变局之下,错误思潮披着学术创新外衣,丑化我们党在历史进程中的失误和曲折,用标新立异的观点歪曲我们党的理论和事实,以煽动的语言将历史庸俗化和娱乐化,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蛊惑,侵蚀他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动摇政治立场的无形危险,也是“四史”教育中的威胁之一。因此,思政课中必须加强“四史”教育,用充足的历史证据有力地回击历史虚无主义,指导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理性辨析“四史”中的历史问题。推动“四史”理论进学生头脑,使他们能够清晰把握历史进程的主题和主线,辨别“四史”中的是非,实现固本培元。

(三)加强“四史”教育,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路径

首先,“四史”教育与思政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和现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四史”教育,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把我们所形成的理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学生讲清楚,提升思政课的广度和深度。抛开历史空谈我们党所形成的理论,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让本就枯燥的思政课入心。因此,以历史史料为辅助,在抽象的思政课中带入“四史”生动的底蕴,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件中感受理论形成的相关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避免理论空洞化,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其次,对学生进行“四史”教育,重要的途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纵观历届领导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我们看到思想政治课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同我们党的历史。但是单纯讲解历史往往缺乏理论的高度,因此,只有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才能更好发挥教育的价值。把“四史”灵活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并对党的发展进行分析。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等,并将这一目标不断延伸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因此,加强“四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是互相契合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价值观,通过思政课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四史”教育本身也属于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要以“四史”教育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主线,筑牢思想之基。加强“四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相辅相成,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美好品质、增强使命担当、强化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回顾高校加强“四史”论断的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现实维度,总结出在不同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同时,融入“四史”,在思政课教育中着力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1).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1.

[4]习近平.党史、国史这门课必须修好[N].人民日报,2013-06-27(1).

[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3-31(1).

[6]教育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EB/OL].https://www.sizhengwang.cn/a/szzx_tbtj/210311/808710.shtml.

[7]郑永廷.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262.

作者简介:马天一(1995— ),女,汉族,河南洛阳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周诗华(1991— ),男,汉族,江苏东台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研究一般项目(思政专项)“大思政视域下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研究”(课题编号:2023SJSZ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