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路径。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而美育则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二者的协同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人文教育。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路径,包括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整合资源和发挥整体合力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培养更具综合素养的大学生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发展路径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协同发展备受关注。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协同能力不足、教育模式不完善以及资源整合不充分等。因此,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路径,促进二者的融合与互动,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重要性
首先,大学时期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然而,单一的思政教育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因此,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的美育能够通过艺术表达、审美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1]。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而美育则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通过协同发展,可以综合运用思政教育和美育的方法与手段,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使其具备更全面的素质和更强的竞争力。
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其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美育则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修养,培养其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个人发展平台,使其在思想、艺术和人格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塑造[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主体间协同能力较弱
首先,育人主体间的协同能力较弱。大学思政教育和美育往往由不同的部门或学院负责,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导致出现思政教育和美育之间信息交流不畅、资源共享不足的情况。育人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无法形成有机的教育体系,限制了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未形成系统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思政教育在大学层面还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碎片化现象,缺乏统一的教学体系和规范的教学指导,导致了思政教育的片面性和零散性,使得思政教育无法与美育有机结合,无法形成有针对性和连贯性的教育路径,影响了二者协同发展的效果和效率。
最后,高校与外部育人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大学内部的教师和专业人才资源固然重要,但是外部的育人资源同样不可忽视。例如,社会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都拥有丰富的美育资源和经验,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艺术交流和学习机会。然而,目前高校与外部育人资源的合作与整合程度较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利用不充分,加之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平台,限制了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3]。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未形成系统化发展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大学生思政教育未形成系统化的发展模式。尽管思政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思政教育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过于宏观和抽象,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案例引导,学生更需要接触到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如社会问题、道德困境等。思政教育还应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其次,思政教育在方法上存在单一化和僵化的倾向。目前,大多数思政教育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的教学手段,高校应该鼓励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在线教育等,提供更便捷、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最后,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亟待完善。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过于侧重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建立一套更全面、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长情况。
(三)高校与外部育人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中,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高校与外部育人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尽管高校内部拥有一定的教师和专业人才资源,但外部的育人资源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与外部育人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利用不充分[5]。
首先,高校与社会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社会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团体等拥有丰富的美育资源和经验,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艺术交流和学习机会。然而,由于合作机制不完善,高校与这些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少,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共享和利用,限制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接触到多元化的美育资源,影响了协同发展的效果。
其次,高校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还存在一定障碍。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然而,高校与这些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项目或活动,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外部育人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无法与大学的思政教育有效融合,限制了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高校在引进外部育人资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资源的选择和筛选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评估机制,高校在面对众多外部资源时可能会面临挑选困难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一些优质的外部育人资源未能充分进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影响了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效益[6]。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路径
(一)激发大学生思政教育协调发展动力
为了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需要从激发大学生思政教育协调发展的动力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可以引导大学生群体自行组织发展。通过鼓励学生自治、参与社团组织和学生会等自我管理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促使他们在思政教育和美育方面展开自主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思政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其次,发挥思政教育队伍的主导作用也至关重要。高校思政教育队伍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能够引领学生在思政教育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因此,需要加强思政教育队伍的培训和建设,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政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最后,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也是关键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机制和政策支持。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和权力,确保思政教育和美育的发展得到有效推进。同时,还应加强对思政教育与美育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确保协同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总之,激发大学生思政教育协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大学生群体自行组织发展、发挥思政教育队伍的主导作用以及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思政教育与美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协同发展,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建立并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体系
首先,需要明确协同育人的目标和理念。思政教育和美育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需要学校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将思政教育和美育有机地融入教育体系中。其次,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课程和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综合性的思政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社会伦理、国情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知识。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多样化的美育教育课程和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课程和活动,使思政教育和美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再次,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思政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推动者,应具备较高的思政教育水平和美育素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还要鼓励教师参与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促进思政教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思政教育和美育。最后,要加强学生评价机制的建设。评价是推动思政教育和美育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评价应包括学生思政教育和美育学习的各个方面,如知识掌握、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等。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和美育,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整合思政教育与美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
首先,可以通过占领网络阵地来扩大思政教育和美育的影响力。大学可以建设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思政教育和美育的在线课程和资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参与,也可以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开展互动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思政教育和美育的体验和实践。其次,积极构建家校社联动育人机制也是重要的举措。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需要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机制,家庭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政教育和美育活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支持;学校可以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和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也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其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实践机会,通过家校社三方的联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再次,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也是关键所在。思政教育和美育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思政教育和美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和实践项目,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思政教育和美育的熏陶。学校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和美育培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培养计划。最后,学校可以设计交叉融合的课程,将思政教育和美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开设艺术与政治、文学与思想、音乐与社会等跨学科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同时接触到思政教育和美育的要素,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和美育之间的关联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通过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可以使思政教育和美育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实现协同发展,这样的协同发展路径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其思想素质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修养的社会梁之材。
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是一个综合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整合资源、发挥整体合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思政教育与美育培养,培养具有高度思想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新时代人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中,学校需要不断扩展思维边界和教育理念,积极引入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发展,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相信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学校能够开创出更加美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路径,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文文.旅游类高职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现状及意义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7):121-124.
[2]张雅婷,张科晓.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实现路径[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3(3):62-66.
[3]孟恒艳.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审视[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2):10-14.
[4]肖璐.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创新性研究[J].科技风,2022(18):10-12.
[5]张雨欣,李怡珊.美育融入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教师,2022(25):6-8.
[6]李春莹,宋建申.唱响“红色旋律”开启美育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9):38-40,52.
作者简介:金思岐(1995— ),女,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美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