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传播日益迅速的网络时代,高校学生作为年轻、活跃、接受信息快的群体,对于各类社会热点事件和校园内的事件也保持高度关注。他们会通过校内论坛、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引发关注和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影响力不断增强。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对于了解师生思想动态、预防与应对危机、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提升学校品牌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同时,从青年学生的行为背后探究其心理及诉求,总结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治理路径,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提供参考,最终构建以生为本,科学有效的高校内部完整的意见反馈系统,建立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提升高校育人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高校治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情风险逐渐增大,面对舆情危机若处置不当,极易快速蔓延并造成严重后果。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据统计,每天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高校学生人数占70%以上,网上行为包括日常学习、聊天交友、网上购物、网络游戏、浏览新闻、发表评论、关注热点[1]。高校作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地,也是网络舆情汇聚的焦点,而高校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信息的甄别、有效表达意见和建议仍存在较多不足,高校应及时关注学生舆情动态,化解舆情风险与危机,正确引导学生参与网络舆情。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意义
当前形势下,网络舆论存在较多风险,首先就是网络舆论认识渗透风险。认知战是当代混合战争的一种新形态,旨在通过信息、技术、谋略等综合手段,影响国际社会特别是对手国家受众的思维方式、精神意志、行为倾向。其次,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式期,思想不稳定、不成熟,较易被舆论煽动。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正确引导,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是高校开展教学、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人人都拿摄像头、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局面,涉及公众群体利益的事件容易出现共情、燃点低的情况。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直接,这也要求高校更加公开、透明地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为高校提供了一个与学生沟通的平台,通过舆情引导,高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关切,进而改进管理方式和教学质量,可以增进校方与学生间的理解与信任,构建起校方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桥梁。
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对于维护校园稳定、维护高校声誉、增强师生互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形成机制与传播特点
(一)形成机制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媒体的特性、外部因素的触发以及群体心理的影响共同推动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
1.触发因素
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由某一具体事件或话题触发。触发事件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事件(如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突发事件等),校园内部事件(如学生管理问题、教学质量问题、校园安全问题等),敏感时间点(如特定的重大节日或开学季、毕业季等关键时期),与学生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变动(如学费调整、课程设置变化等),师生个体行为或言论,网络虚假信息与谣言,外部势力干预(某些媒体、社会组织的不实报道或刻意炒作等),均会成为舆情的触发点。
2.信息扩散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相关信息开始在网络上扩散。师生们通过微博、校园论坛、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和转发相关信息,形成初步的网络舆情。新媒体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3.情感共鸣
当网络舆情涉及师生们的切身利益或情感诉求时,容易引发情感共鸣。师生们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推动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师生更容易形成群体共识,对某一事件或话题产生共鸣,从而推动舆情的进一步发展。
4.意见领袖
在校园网络社区中,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会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往往能够引导其他师生的思考和行为。而这种群体心理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往往能左右整个舆情的走向。
(二)传播特点
1.传播内容广泛
从“知微事见”数据库中,选择2022年至今发生的高校舆情事件共80件。经过梳理,高校舆情事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类:高校管理不当类19件(占比23.75%),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类(个人生活、学术不端等)15件(占比18.75%),学生行为失范类13件(占比16.25%),意外事件导致的非正常死亡类12件(15%),校园安全类(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11件(13.75%),意识形态类3件(3.75%),其他类7件(8.75%)。
2.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新媒体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迅速覆盖到全球的网民。这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同时,多种传播渠道的叠加效应也增加了舆情传播的广度。
3.传播主体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个体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信息传播,各年龄段的社会公众都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和参与度,他们愿意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种高参与度使得网络舆情传播主体更加多样化[2]。杭州现有综合类和垂直头部直播平台32家,近5万名主播,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5000余家,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也打破了主流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传播局面,借助新的技术力量承担起信息传播的
功能。
4.传播渠道多元化
相较于官方网站和传统媒体,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通过新的媒介平台、媒介技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使传播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的崛起为高校舆情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这些新媒体平台使得舆情信息能够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迅速扩散,丰富了舆情的内容和传播方式。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表征及关键问题
(一)高校网络舆情成因
1.师生关注热点事件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多为高校在校学生,对于校园安全、制度管理、奖学金评定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件十分敏感,而这类热点事件也极易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触发点。当面对热点事件时,高校学生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并将自己的情绪与意见在网络平台传播,在与其他网络意见进行交锋、碰撞和融合以后,会进一步引发大学生群体思想情感共鸣,当这种情绪倾向性聚集效应产生后,某些观点、看法就会凸显,进而造成网络舆情的触发、传播与爆发。
2.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并且信息社会中每个网络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事件发生后,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手段将这些信息进行共享与传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吸引其他大学生关注与转发,甚至还会存在部分高校学生因为甄别信息的能力不足、社会经验不足,对事件发表不当言论,对高校稳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3.工作失位与信息沟通错位
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又没有内部有效的沟通渠道,极易导致学生与高校之间缺乏互信,或者个别部门或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可能导致工作存在差错,进而损害师生利益并引发舆情。在舆情危机发生后,采取拖延回应、隐瞒实情等不当处理方式,容易激起受众的逆反心理,导致舆情进一le3Icg4WxgPXRQyRvhw5rDh9xMWsW/bsxcU1aeB+aK4=步发酵。
(二)网络舆情案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好奇心与求知欲
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和热点话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网络舆情中的新信息、新观点往往能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最新资讯,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以满足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
2.从众心理
学生群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中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这归因于学生的从众心理。他们可能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盲目跟从他人观点和行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追求个性与认同感
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追求个性化和认同感。网络舆情事件中,学生既表现出从众心理,又希望通过独特的观点和行为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关注。在网络舆情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共同的观点或兴趣而形成特定的群体,从而获得归属感。
4.认知偏差与情感表达
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可能存在认知偏差。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网络舆情事件中涉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往往难以得到保障,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们可能难以全面、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从而产生误解和偏见,网络舆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的平台。
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策略与方法
(一)建立舆情监测系统与预警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虽然大部分事件的触发都是突发事件导致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事件是因学校内部矛盾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广泛,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遇到问题若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运用网络平台宣泄个人的情绪。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可通过自主研发,通过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自行研制舆情监控系统与软件,也可借助“舆情通”等商业舆情平台的舆情监测、预测、追踪等方式,综合收集新媒体平台上与社会、学校有关的最新、最热的新闻,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将网络舆情控制在初始阶段。
(二)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舆情管理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应当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社会治理、校园治理中的作用,严格落实“线下管什么,线上就管什么”的工作原则,设立舆情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的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处置工作。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性、政治觉悟和沟通能力,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舆情动态。
(三)制定舆情应对预案
根据不同类型的舆情,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包括信息发布、回应口径、处置流程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敏感话题时,能够迅速启动预案,有效应对舆情危机,避免出现因风险评估不足、信息发布不当、内部信息外泄等决策管理问题引发的舆情事件。
(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英国危机公共关系专家里杰斯特提出了危机传播“3T”原则[3],即以我为主提供情况、尽快提供情况、提供全部情况,具体来说就是强调组织需要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强调危机处理时组织应尽快发布信息、强调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在舆情发生后,高校应尽快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表明立场和态度,澄清事实真相,避免谣言扩散。对于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舆情,要及时回应关切,解答疑问,消除误解。必要时,建立与主流媒体和商业媒体的沟通机制,及时传递高校的声音和立场。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媒体见面会等形式,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公众对高校的信任和支持。
(五)加强对学生媒体素养和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涉及高校的舆情风险,往往有本校学生或教师参与其中,存在因政治立场不坚定发表不当言论,或是缺乏辨别信息能力盲目跟风信谣传谣,另有对学校管理不理解而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学生识别和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网络舆情,不盲目跟风或传播谣言,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六)提升学校服务水平
互联网的出现,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意见表达平台,高校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时,须充分利用平台畅通内部沟通渠道,倾听学生诉求,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与困难,从根源上减少舆情的出现。从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类型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诉求基本是与自己的利益相关,比如后勤服务、评奖评优等,高校在处理这些业务时,要及时、准确传达信息,以生为本,对于学生的意见反馈及时回应、跟进,构建线上线下表达渠道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习生活问题,并取得较好的网络舆情防范效果。
结束语
负面信息并不等于负面舆情,高校舆情治理,不仅是高校治理体系的构建,也是学生思政教育的阵地。我们要畅通内部沟通机制,不断完善院校网络舆情机制,更要通过思政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推进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丽君,陈淑敏,张茁苗.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应对机制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42-44.
[2]王怀雨,杨哲,穆森.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构建研究[J].2024(8):149-151.
[3]余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民办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以西京学院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10):114-116.
作者简介:杨婷(1991— ),女,汉族,浙江嘉兴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2022年课题“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B5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