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是指在社区、乡村或城市街区等基层单位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艺术活动和表现形式。它扎根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反映了基层社区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这些艺术活动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社区建设和文化互动的重要平台。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文化传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基层文化艺术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创新的战略与方法,促进其多元化发展[1]。本文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策略和策划方法,推动基层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群众的文化期待。
1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特点
1.1 浓郁的地方特色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深深扎根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土壤之中,其表现形式、内容和风格都与当地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紧密相连。例如,东北地区的二人转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反映了东北人民豪爽直率的性格;而江南水乡的评弹则以细腻温婉见长,展现了江南地区温文尔雅的文化特质。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也成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2]。
1.2 广泛的群众参与性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群众参与度。无论是节日庆典、庙会活动还是日常娱乐,这些艺术形式都鼓励全民参与,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参与性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灯谜竞猜等,都是群众广泛参与的传统活动,它们在娱乐的同时,也承载着教育下一代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的使命。
1.3 鲜明的时代特征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进。它能够反映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戏曲,或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民间艺术,这些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加贴近当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
2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现状
2.1 资源匮乏和不平衡分配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政府和社区的支持,然而,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设施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政府的投入往往有限,且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文化活动难以开展,艺术团体生存艰难。此外,专业化的文化艺术设施,如剧场、展览馆等缺乏,限制了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这不仅影响了艺术质量的提升,也阻碍了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区域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2.2 人才培养与传承困境
人才是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基层,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留存成为一大难题。一方面,由于收入不稳定、发展空间有限,吸引和留住有才华的艺术工作者变得困难。另一方面,传统艺术的传承面临断层风险,许多年轻人对学习传统艺术兴趣不高,加之老一辈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使得一些独特的艺术形式面临失传的危险。同时,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也是造成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
2.3 市场化程度不足
相较于商业化的流行文化,基层群众文化艺术的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类艺术形式往往更注重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而非经济效益,导致市场开发不足,商业化运作能力弱。此外,营销策略落后、品牌建设缺失以及与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度低,都限制了其市场潜力的发挥。这不仅影响了艺术团体的自我造血功能,也减少了公众接触和欣赏基层文化艺术的机会。
3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及策划策略
3.1 提高群众文化艺术重视程度
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把文化和艺术元素融入人们的生活,例如在商业、旅游、科技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通过举办主题市集、艺术节、科技艺术展等活动,将艺术从传统的展览厅或剧场,延伸至公园、商场、街头,甚至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在无意中接触到艺术,激发他们的好奇与参与。如“都市艺术漫步”,就是由当地政府与多个艺术团体及商业团体联合举办的。活动期间,各主要街道布置成长廊,展出各类艺术品,如壁画、雕塑、装置等。同时,还设置了增强现实 (AR)游戏和现场创意工作坊等互动式艺术体验区,让市民在逛街之余,也能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文化艺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的优势,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文化艺术传播的范围。通过线上美术课程、虚拟展览、现场表演,让更多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文化与艺术的乐趣。此外,利用数据分析了解受众偏好,定制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增加用户黏性,培养稳定的艺术爱好者群体。比如“云端艺术馆”项目,由一家基层文化中心发起。该中心与多个知名艺术家合作,将他们的作品数字化,并通过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展示。除了静态的图片和视频,还推出了虚拟导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参观艺术展。此外,定期举办线上艺术讲座和工作坊,邀请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解答疑问,分享创作心得。
3.2 加大群众文化艺术宣传力度
创新宣传手段与平台:通过多种创新的宣传方式和平台,加强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宣传,保证信息的广泛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特别是利用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下,通过设立文化艺术活动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定期发布活动信息、艺术作品展示、参与感言等内容,吸引广大网友的关注与参与。例如,某地的文化馆通过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当地传统艺术表演的视频和故事,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还吸引了更多参与者到现场观看和学习。另外,组织线上文化艺术活动,如线上展览、网络直播等也是一大重点。这些活动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例如,一些地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举办传统手工艺品展销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购买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
强化社区和群众参与:在传统的宣传方式之外,加强社区与群众的参与,扩大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一是为文化艺术搭建社区平台,拓展活动网络。比如,搭建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的平台,鼓励各种文艺团体、学校、社会团体组织并参与文艺活动,营造良好的艺术生态。通过与社区居民的合作,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人们的需要与兴趣,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二是采用互动及参与性的方式来策划活动。例如,举办艺术家与市民互动工作坊及示范活动,让市民在创作过程中有切身体会与参与,提升其艺术素养与参与感。这样的互动设计,既能拉近艺术家与观众的距离,又能推动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加强社区群众参与,可以有效促进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宣传。通过这些策略,既可以提高文化艺术活动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又可以激发社区文化的活力,促进基层文化艺术的多元发展与繁荣。
3.3 结合群众需求,创新活动形式
调研和了解群众需求:调研和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创新活动形式的基础。通过调查、座谈会、社区访谈等方法,对群众的兴趣爱好、文化素质水平及对文化艺术活动的期望与需要进行深入了解。这些资料有助于文化艺术团体准确把握群众心理与情感需要,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与策划。以某地文化中心为例,在定期开展文化事务问卷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对传统工艺有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从中学到相关技艺。在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化馆举办了一系列竹编、布制等传统手工艺的作坊与展览,吸引了大批居民参与,同时也推动了地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设计:以群众需求调查结果为基础,对活动形式与内容进行创新设计,提高活动的吸引力与参与性。在不局限于传统的展示与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可尝试与虚拟现实、互动艺术装置等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互动性、体验性的艺术作品。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文化遗址的情况,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艺术作品的吸引力与趣味性。与音乐、舞蹈、戏剧等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创造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活动。比如,组织音乐和视觉艺术的跨界表演,把各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观看。
通过以上创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设计,基层群众文化艺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促进地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繁荣。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也能够推动当地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3.4 推动文化资源共享,促进发展
建立跨部门合作与资源整合机制:建立跨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机制,促进文化资源共享。这其中包括政府、文化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团体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在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中,通过建立共同策划的工作机制与资源共享平台,不同的部门能够共同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共同分担资源投入与风险,使资源得到最优分配与互补。例如,某地区政府与多家文化艺术机构合作,成立了文化艺术活动联合策划委员会,统筹安排各种文化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该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策划和组织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活动,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和专业能力,提升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打造文化艺术资源共享平台与网络:除了机构间的合作外,还可以建立文化艺术资源共享平台和网络,促进更广泛的文化资源共享与交流。这些平台可以包括数字化文化资料库、线上资源共享平台等,为艺术家、学者和公众提供开放的文化艺术资源获取渠道和互动平台。例如,建设一个线上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平台,集中展示和推广各地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民间音乐、舞蹈、手工艺品等。通过这样的平台,不仅可以促进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与推广,还能够为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 结语
在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探索中,创新与策划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深入理解群众需求,建立跨界合作机制,以及利用现代技术和数字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能够为基层文化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的发展需要政府、文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建文化艺术生态系统,提升基层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使基层文化艺术真正成为社区凝聚力量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引用
[1] 刘邦和.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及策划[J].中国民族博览,2023(10):57-59.
[2] 袁金辉.探索新时代基层群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J].文化月刊,2022(2):132-133.
作者简介:杨丽(1989—),女,江苏盐城人,本科,馆员,就职于江苏省盐城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