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学前美术类课程应用设计

2024-10-17 00:00张秋萌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6期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深深根植于中国革命传统之中,弘扬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革新与演进,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搭建一座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操作的坚实桥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知识,促使其全面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红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学前专业美术课程的可行性

1.1 以美育人:契合美术类课程教学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1]”红色文化美术作品中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适用于各年龄段学生。多名学者在相关的研究中均指出,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创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道德教育的需要。我们要深刻挖掘这些素材背后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将红色文化中的美学元素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打破美术课程传统上仅侧重于技能训练的局限,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化素养及情感价值。

1.2 以文化人:深挖课程思政教育元素

在推进美术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上,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美术课程深入挖掘并整合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2]。要在美术专业课程中增设红安红色文化教学模块,使红色故事与艺术创作技法相融合,还要在艺术鉴赏领域广泛引入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红色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同时,强调思政教育的全面渗透与深度融合,将红安将军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生动的教材,贯穿于美术教育的全过程。这些举措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无形中滋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操,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1.3 传导效应:红色文化教育的传导者

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认同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时,他们便能在未来的幼儿教育生涯中,自然而然地成为红色文化的传导者,将这份精神力量传递给下一代。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深化课程融合。在美术类课程中,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作红安将军馆等革命题材的艺术作品,增强文化认同感。其二,加强思政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思政教育与美术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其三,实践体验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安红色景点、红安革命历史遗址,邀请英雄模范或将军后人来校交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红安红色文化的厚重与伟大。其四,提升教师素养。教师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关键传导者,应自觉提升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及教学能力,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榜样。其五,建立红色文化教育长效机制。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课外及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确保其传承与发展。

2 红色资源融入高职学前美术类课程应用设计

2.1 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阶段至关重要,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从多维度入手,“系统审视、优化项目、全面检查”[3],需全面审视项目立项价值、科学性、可操作性及与社会的贴合度,确保目标契合《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毕业要求。同时,评估预设问题是否贴近实际,能否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并评估成果的可实现性,确保项目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项目开始前后,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环节进行不断优化、改进和调整,最终形成最优化的项目预设环节,具体如下所述。

(1)预设目标。以《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基本准则和引领,结合“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性质、关键知识点和相关技能,预设以下目标。

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类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美术技法。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在她的教学法中必须强调的第一要素。把这个环境称为“养育儿童的场所”,就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及自我构建而设计的,认为儿童的成长环境必须由具备相当知识而且敏锐的成人来策划。在环境设计中融入红安红色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审美体验,在提升艺术技能的同时,使其产生文化认同,对民族红色文化产生亲切感、形成归属感、萌发自豪感。

目标2:过程方法。开展项目学习,学生自由搜集红色文化周边内容,逐渐发展到模仿和表现红色文化的美,再到有意识地感受、体验、表达、创造。结合前置课程如“美术基础”“手工”等美术技能知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载体、不同材料、不同主题、不同方法等,对作品用费德曼四步分析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进行赏析。

目标3:情感态度。通过系列作品赏析及教师引导,得出幼儿环境创设蕴藏的红色文化精神教育内涵及艺术素养。同时,学生主动搜集并积累红色文化教育环境创设作品,将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并以此弘扬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目标4:综合能力。广泛搜罗相关作品是锻炼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组成学习共同体,学生合作探究、多方位审视红色文化主题,互相沟通其价值和意义,并总结红安红色文化作品的特征及精神内涵。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讨论交流中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及奉献精神等红色文化内涵,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

(2)设计核心驱动问题。在结合“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文化自信、红色文化热点以及爱国主题的背景下,预设的核心驱动问题可以表述为:在倡导文化自信与爱国教育的今天,如何创意设计和制作以红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如设计红安红色主题墙、布置红色故事角等,以吸引幼儿兴趣并促进其认知发展?如何科学组织和实施红安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举办红安红色故事会、歌曲演唱会等,并确保活动既富有教育意义又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广泛查阅幼儿园主题区角设计的成功案例,深入分析设计背后的教育意图,同时结合心理学知识,研究并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与学习规律,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项目成果。这一过程应充分体现项目学习的精髓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应用。

(3)规划项目时长。在设定项目的预计时长时,必须确保其与课程安排相适应。本项目的学习计划时长定为8个课时,大约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教师利用3个课时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区角鉴赏、分析主题和基本的制作技巧,5个课时左右开展入项活动——合作分工——设计意图——区角活动设计方案——活动记录表,区角设计作品——3分钟小组分工制作视频——幻灯片(PPT)演示汇报——成果展示——总结评价。依据实际情况可灵活调整。

(4)预估成果与展示方式。成果形式包括一套主题区域活动设计方案,该方案需包含设计意图和设计说明,以全面阐述设计理念与实施细节。此外,还需提供实际制作过程中的拍摄照片与视频记录,以直观展示设计成果的制作过程与最终效果。最终展示环节将采用视频播放+作品呈现的方式进行展示。

(5)评估资源。学校设有附属幼儿园,并能为学生提供相关制作材料。

2.2 项目确立

教师首先介绍预设项目学习目标,精心创设情境,概述幼儿园主题区角创设的意义与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随后,教师提出核心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和制作红安红色文化主题的环境创设方案,特别是红安红色主题墙、红安红色故事角的创设?”师生共同商议该项目能否确立,通过反复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审视与评估,最终确立项目的成果形式和展示方式。

2.3 项目实施

第一步:制订工作方案。引导学生将核心问题“如何设计和制作红安红色文化主题的环境创设方案”分解为一系列逻辑清晰、具有启发性的基本任务。这些任务包括:了解并学习如何通过故事讲解、艺术表演等多元化方式有效传播红安红色文化;搜集并筛选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红色小故事;深入研究黄冈及红安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具体设计红安将军馆红色主题墙的方案,包括内容构思、布局规划、材料选择等。学生自主形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依据子任务和红色文化区角主题,细化责任分工、分工完成时间等要素,不断反思与修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形成项目学习工作方案。教师观察小组制订计划的过程,听取组长汇报项目实施情况,评估方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供指导并协助解决难题。

db8dVkcMBNkheZmtQJicHxThaqN8HSUoPF+me4mPCMk=二步:合作探究。学生根据各自的任务分工,进行探究学习,分组进行方案设计,每组选择一个红色文化主题,如李先念纪念馆、黄麻起义、红安将军馆等。设计方案需包括环境创设的具体内容、材料准备、实施步骤和活动组织等。教师指导学生对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和设计意图进行评审和修改,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2.4 项目评价

(1)成果制作和展示。采用小组合作3-4人模式,具体任务分工到个人,最终形成的“红色故事角、英雄楷模区、红色美工角、角色扮演角、亲子红色活动角”等。项目成果内容包括:区角活动设计方案、设计意图、区角设计作品、区角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表、3分钟小组分工制作视频、幻灯片演示汇报。可根据各个区角开展成果展示环节,如英雄人物事迹我来讲、红色儿歌我会唱等等。最后在幼儿园中进行作品展示。

(2)项目评价。项目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主要涉及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过程性评价,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红安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区角设计的实用性等,以及多方主体(教师、学生、专家等)的结果性评价,如:幼儿的反馈及满意度、区角创设的规范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等,最终项目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构成。

(3)总结反思。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也需要对每个小组的环境创设项目进行总结反思,评估和检验效果与成果,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3 结语

总之,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指导,以红安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学前教育理论为基础,笔者以“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为例,做了此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学前美术类课程应用设计,以期推动相关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

引用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璐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美术类课程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 (2):18-21.

[3] 龙洁,桑国元.项目学习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应用研究——以“幼儿文学”课程为例[J].贵州教育,2022 (14):42-48.

作者简介:张秋萌(1995—),女,湖北鄂州人,硕士,助教,就职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