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美育融入非遗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探索

2024-10-17 00:00王晟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6期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弘扬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发展至关重要,是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周庄为例,深入探讨“周庄十二坊”民间非遗技艺面临的系列问题以及如何将红色美育融入非遗传统文化,打造“红色美育+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在文化交融中让“周庄十二坊”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关心关注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对于非遗文化,要守护好非遗,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要传承好非遗,化身“人人懂非遗”,将非遗文化延续好;要发展好非遗,让非遗文化有“鲜活的生命”。

2 周庄十二坊概述

周庄地处“人间天堂”苏州,获得“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被专家称赞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活体。其中,周庄古镇的“周庄十二坊”集中展现了古老周庄的民间传统技艺,分别由土布坊(纺车织机传统手工艺)、砖坯坊(青瓦制作手艺)、酒作坊(民间酿酒作坊)、竹编坊(竹编工艺品)、铁铺坊(传统农具和生活起居打造)、锦缂堂(皇家御用织物)、绣艺坊(苏绣技艺)、木器坊(刨木手艺)、豆腐坊(手推磨磨豆腐)、鞋艺坊(绣花刺绣)、核雕坊(橄榄核雕刻)、席艺坊(手工编织草席)组成。这十二个经过岁月打磨的民间特色技艺,不仅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水乡周庄“朴素醇厚”的民风民情,也反映出了江南苏州的地域文化特色。

3 浅析“周庄十二坊”面临的问题

传统手工艺品质量和品种参差不齐。中国古镇商业化的运作导致古镇韵味的淡化,商业资本的入驻,打破了原住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古镇淳朴的精神风貌,让民间传统技艺受到了商业资本的冲击,使得传统手工艺物品不再稀有,部分外来人员也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制作,并以盈利为目的。手工艺品失去了往日的精致与稀缺,影响了周庄传统手工艺品的口碑。

“周庄十二坊”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水乡周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庄里劳动力不足。同时,大多数非遗技艺需要言传身授。然而,青年一代对非遗技艺认识不足,导致掌握传统民间技艺的阿公阿婆也面临非遗技艺失传的窘境,传承和弘扬非遗民间技艺形势刻不容缓。

“周庄十二坊”民间技艺需要协同创新。非遗民间技艺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在面对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时,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苏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非遗技艺融合当地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打造“有特色,多亮点,能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品。

“周庄十二坊”民间传统技艺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不够。大众对于“周庄十二坊”这种传统民间技艺并不是特别了解,尤其只是苏州周边的人们有更多的了解。要利用好现在的互联网网络平台的优势,对于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更多的宣传渠道进行普及推广。

“周庄十二坊”民间传统技艺需要更多外力资源的支持。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地处周庄,也是中国极少数在古镇办学的高等学校,结合该院专业设置,在手工艺作品研制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地为民间传统技艺提供技术支持。应该更多借助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周庄十二坊”民间传统技艺提供人才支持以及教学、科研、实践平台。

4 红色美育融入“周庄十二坊”非遗传统民间技艺的路径探索

4.1 红色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苏州有大量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深深扎根于苏州人民的心中。“周庄十二坊”非遗传统技艺急需创新与发展,在传统文化中融入苏州的红色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和非遗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能够更好地帮助非遗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4.2 红色美育融入“周庄十二坊”的路径探索

政策制度支持,搭建校企政三方合作平台。围绕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协同创新性发展,共同构建“周庄十二坊”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美好蓝图。其中,政府应主导出台系列举措,以搭建校企政合作平台,弘扬非遗传统文化。同时应重视保护非遗手工艺人。非遗手工艺人是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要让非遗文化在他们的精心“编织”下变得越来越光彩夺目。高校化身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为非遗文化输送更多的“传承人”,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积极作为。企业努力打造具有苏州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文创产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文创周边店面,打造满足符合年轻人想法的“网红打卡地”,让高校学生的手工作品放在文创周边店面,让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

党日联动团日,校内校外共振。各个党支部、团支部认领“一坊”,将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地点由校内“搬到”校外,对象由师生“转为”民众,与周庄的阿公阿婆建立密切联系,学习传统手工艺,在手工艺作品中融合苏州红色文化,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非遗手工艺品。同时结合信仰公开课院级示范课,将周庄的非遗传承人邀请到校内,为青年学子开展非遗专题讲座,让青年学子近距离地接触传统文化的创造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动员更多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修订培养方案,融入非遗传统文化实践课。在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可以将非遗传统文化手工艺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以课程的形式让学生略微感受到一些压力,以手工实践的形式更好地让青年学子感悟非遗之美。选修课程可以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指导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苏州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建筑融入传统文化,同时将手工艺作品摆放到文创周边店面中,大幅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让非遗传统手工艺迸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打造实践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思政。

打造专业的新媒体平台,传播最真实的非遗文化。对于非遗手工艺品的“缔造者”阿公阿婆,有针对性地围绕他们的生活起居进行叙事型“娓娓道来”;非遗手工艺品的“学习者”青年学生,在实践实操过程中,采取抖音直播等方式,记录非遗文化传播的过程以及实操过程;非遗手工艺品的“中转站”文创周边店面,要对非遗产品进行独家专访报道,大力推广“周庄十二坊”。校企政三方合作,大力打通突破宣传瓶颈。

4.3 红色美育融入“周庄十二坊”的意义

红色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面对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讲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故事”就显得尤其重要。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国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养分,二者有机结合,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有机结合的产物。将苏州革命博物馆等红色展馆、程开甲等红色人物以有效的形式,烙印在传统手工艺品上,必将成为外国友人、国内人民认识苏州的一张明信片,真正做到将红色美育融入“周庄十二坊”非遗传统文化中。这是打造中华文化地方典型非遗文化的有效方式。

红色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中国第一水乡”文化明信片。周庄古镇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水乡古镇的民间非遗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是古镇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古镇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周庄十二坊”民间技艺是人类智慧和创新的瑰宝的浓缩,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代表着一个地方专属的独特风貌和生活方式,是传统技艺与创新性结合的产物[2]。

红色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启校地合作崭新篇章。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青年学子的基本义务,我院学子深度结合所学专业,打造“美育+红色文化”“美育+传统文化”,将课堂“搬到”校外,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此举既为企业用人单位提供实习实践人才,也为周庄非遗手工艺人找到年轻的传承人,为校企政搭建优势平台提供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5“周庄十二坊”非遗传统民间技艺与红色美育的创新性发展

以“周庄十二坊”非遗技艺为载体弘扬苏州红色文化。新时代新征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牢记红色精神,红色精神是需要不断去弘扬和发展的。在传承“周庄十二坊”非遗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好红色文化,例如在刺绣、竹编等载体上展现出苏州人民的红色精神,青年学子可以了解到革命的历程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发青年学子更多的思考,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3]。

以“周庄十二坊”非遗技艺为主体,与苏州红色文化融会贯通。“周庄十二坊”非遗技艺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要更加贴近本地的文化。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精神属性以及民众的接受程度上,将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融会贯通,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也是一堂实践的“理论课”,它不是将二者肤浅地结合、生搬硬套,而是通过非遗技艺来表达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赋予非遗技艺新的生命,在精神属性上反映出文化的丰富性、包容性、可融合性。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坐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苏州地区的红色元素结合水乡周庄的非遗技艺,民众不仅接受文化融合,也很喜欢文化融合。

以“周庄十二坊”非遗技艺为课程与苏州红色文化交叉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新时代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新时代青年往往也更多地将学习重点放在专业文化课上,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领悟。将红色文化和非遗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课程,有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理论课可以帮助青年同学了解苏州当地的非遗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手工实践课可以助力青年学子将民间技艺传播得越来越远,符合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要改变传统的纯理论课堂,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打造苏州“地标性”文化符号[4]。

6 结语

将红色美育融入非遗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辉。广大青年学子要勇担重任,做好文化传播的“外交官”,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引用

[1] 张华清,张竞羽.非遗传承与红色文化传播互助模式探析[J].山东艺术,2021(3):48-55.

[2] 禹建湘,姜希.全域旅游视域下湖南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探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6):41-47.

[3] 戚帅华,裴俊虎.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焕发新活力[N].洛阳日报,2022-06-14(005).

[4] 韩喜平,何柏岐.用红色基因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力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4):140-143.

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课程思政与红色教育资源协同育人策略探究”(2023SJ SZ08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晟(1992—),男,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就职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