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遵循《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理念和要求,在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正面影响。在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时,教师要精选语篇,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运用思维导图、范文赏析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26-0021-0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英语命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加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新近引入的读后续写题型,很好地契合了《课标》的指导理念,有效地将信息提取、文本处理、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考查融为一体,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和思维品质发展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新高考背景下的读后续写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一个创新题型,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篇约350字的短文后,根据文章所提供的故事情节,在段首语的提示下继续创作两段内容,以此延伸和丰富原文的故事线。在续写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原文,将故事情节、人物和背景等信息进行有机融合,使得自己的创作与原文高度协同。读后续写将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兼具阅读和写作的综合属性,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部全国高考《考试说明》中将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划分为五个档次,评分时主要从内容、语言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具体考查点主要概括为:(1)与所给短文的融洽度、与所提供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内容的丰富程度和逻辑性;(2)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3)语句间连接成分的应用、全文结构的清晰程度和意义的连贯程度。其中,词汇和语法结构是对语言能力的考查,而与原文的融洽度和上下文的衔接则体现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另外,通过近几年高考中的读后续写试题材料来看,文化元素占比趋于上升。以新高考I卷为例,2021年的Mother’s Day,French toast and chicken porridge,2022年的cross-country run,2023年的Paul Revere均是明显的文化符号,准确理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快速梳理原文并把握主题方向,以实现续写内容与原文的高度协同。除了这些表层文化元素之外,这三篇读后续写所传递的积极情感和价值取向都体现了文化育人的理念,内容涉及感恩、友好、励志等正向文化元素,对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优秀品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读后续写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一)语言能力方面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包括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后续写很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原文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而续写部分则鼓励学生将理解转化为输出,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读后续写通常是带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语境丰富,有助于实现高效的语言输入。相比于其他题型的语篇,读后续写所提供的材料运用了更多的叙事描写语言和对话,学生易读、乐读。如2021年高考I卷中描写双胞胎做早餐时用到了“boil the porridge”“put two slices into the egg mixture”“turned on the second stove burner”“threw the burnt piece into the sink”“noticed steam shooting out of the pot”等情景描述语言,学生在情境中能够很好地习得这些场景词汇,从而充分理解原文。
其次,续写过程有助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共同提高。王初明的续写理论认为学习者在进行对话时如果遇到有空缺的段落,那么他将会在理解已有话语段落的同时,自行填补扩充其余的对话部分,这可以使学习者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续写时,学生为使续文与原文协同,需要反复与文本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深层阅读促进了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在续写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用、借鉴或创新表达方式。例如,上面材料中对于“双胞胎”的表达,为避免重复,有一处用作了“the pair”,以及在原文中出现的“the burnt piece”“stove burner”等词汇,学生均可应用在续文中。通过这种高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出,能有效促进语言习得,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文化意识方面
《课标》中提出,学生要树立多元文化意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增进国际理解,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读后续写语篇选材丰富,涵盖多元的世界文化,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理解能力。例如,2023年全国I卷读后续写语篇就融入了银匠Paul Revere骑马夜行预警英国士兵将要突袭莱克星顿的故事,学生在了解了文中的这匹马对于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性之后,就会明白作者为何将其设为比赛作品的主角,从而更加流畅地理解文章。
在英语读后续写题型中,文化意识不仅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上,还体现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历史、地理、风俗等表层文化知识,还要关注语篇中传递的品格、道德、价值观等深层文化。读后续写在文化育人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首先,它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阅读和续写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如公平正义、自然保护、人际关系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读后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材料中通常蕴含着诚信、仁爱、宽容等道德观念和丰富的人生哲理。续写时,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并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吸收和内化这些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
(三)思维品质方面
续文需要在主题内容、语言风格和情感逻辑上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求其具备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首先,读后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续写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原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并推断事件的发展方向,设计高潮和结局,确保新添加的情节与原文情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意义连贯的故事。其次,读后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续写时,可以基于合理的推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设想故事可能发展的方向,为故事添加新的元素。最后,读后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设计情节发展方向时,学生需要以作者视角客观、全面地理解原文,对续写内容进行推敲和优化,这一评价和判断的过程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学生在完成续写后,还可以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学习能力方面
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能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试英语学习策略,以有效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具体而言,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式,不断自我完善,形成一套符合个人学习习惯、高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在续写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并分析原文的主题、情节及人物关系,从而对后续故事情节进行合理且富有创意的推测与想象。这不仅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需求学生积极运用语篇分析、语篇架构、词汇组织和语义衔接等策略,并在读写中适时修正调整,以确保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能提高学习能力。
此外,读后续写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英语水平的平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吸收和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秀之处。整个续写过程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并积极思考和创造,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读后续写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一)精选材料,培养文化意识
读后续写题材广泛,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故事中往往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元素和隐含的文化信息,才能在续写中准确把握原文主题和风格,实现续写部分与原文的自然融合。以2022年高考I卷的读后续写为例,故事背景是“cross-country run(越野跑)”,该项运动指的是在野外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一种中长距离的赛跑,参赛者一开始会在开阔平缓的路面进行热身,比赛开始后会经过变窄的石子路、林间小路等路线,路边有引导方向的彩旗和加油助威的人们。学生如果对越野跑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深入了解,那么对文章中“...warming up and walking the route through thick evergreen forest”的理解会更为透彻,从而可以在续写中写出描写David到达终点场景的句子——“Worn out,David reached the finishing line and all the people cheered up for him.”
教材中每个单元会根据特定的话题融入丰富的文化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和利用,以弥补文化信息差,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如在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对Naadam这种充满民族风情的传统活动进行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补充,让学生通过了解赛马、摔跤和射箭等体育项目,感受蒙古族人民的勇敢、智慧和团结。
另外,在选材时还需坚持一个重要原则:所选材料应当传递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上面试题就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特教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David的坚韧不拔——体现了文化育人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去深入理解和分析材料,提炼其中的文化价值。通过设计文化考查任务、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促进他们形成优秀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南极探险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勇敢、智慧与坚持精神,通过北极熊濒临灭绝的材料来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除教材之外,还可以借助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精选《老人与海》《鲁宾逊漂流记》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将其作为学生续写的素材。这些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拓宽文化视野,有效避免文化知识的碎片式积累和脱离语境的孤立化。同时,作品中的人物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汲取文化养分,有利于培养健全优秀的人格。
(二)巧用导图,发展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在读后续写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并初步构建续写框架。首先从原文中提取故事六要素,再围绕事件线和感情线抓住人物、事件、环境等关键信息,把握故事发展脉络,最后再根据给出的两句段首语进行预测,抓住文章主线,利用“问题链”的方式推进情节发展,完成故事构建。以2023年高考I卷为例,构建思维导图如下图:
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以培养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还要精心设计任务,促使他们通过深层阅读激活批判性思维。在续写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基于故事情节的合理性进行创新性的情景设计,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另外,学生还可以在梳理原文的基础上,结合段首提示语,绘制“故事山”“鱼骨”等导图,在文章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预测情节发展方向。这些图示可以形象地为学生搭建起写作的脚手架,使续写内容逻辑严谨、合理且言之有物。
(三)组织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在对原文进行梳理分析、构建好续写框架之后,接下来就是组织和润色语言了。
首先,要注重语句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由于两段续写词数共计150词左右,所以要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情境设计。组织句子时,可通过“问题链”和“动作链”来推动情节发展。以2022年高考I卷第一段提示语为例:“We sat down next to each other,but David wouldn’t look at me.”接下来特教老师该如何做呢?续文中可采用对话的形式将情节沿主题延伸下去:“‘You know our team needs you,David.’ my words broke the silence. ”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呈现出教师劝说David参赛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又有效实现了与提示语的衔接。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连接词和过渡短语,以增强句子间的连贯性。
其次,要注重句式表达和用词的精准性。学生要把握叙事语言生动性和情感性的特点,恰当运用修辞。在句式选择上,应以简单句为主,适当运用复合句,以丰富表达效果。如2023年高考I卷原文中就连续运用了十个以“I”开头的简单句,通过语言的表现力展现了作者从自我怀疑到努力坚持的成长过程。学生还可以根据行文需要,从原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创新句式表达,如2022年高考I卷原文中描述David一个人站在篱笆旁时运用了“His usual big toothy smile was absent today.”续文中则可以用“He showed his usual big toothy smile.”来结尾,使得文章前后呼应。同时,在词汇的选择上要遵循“准确第一”的原则,避免由于使用一些所谓的“高级”词汇和短语而影响句意的表达。如上句中的“toothy smile”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David参赛后激动喜悦的心情。为使学生在考场上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续写,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微技能专项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如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常用修辞和主题意义升华等。
(四)依托评价,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完成续写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如引导学生独立审评作品(自评)、鼓励同伴间交换评价(互评)、组织小组赏析优秀范文(赏评)等。评价时,学生可以对照评价量表(见下表)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由重视语言表达转移到行文逻辑上来。与读后续写统一的评分标准相比,评价量表更为具体,其主要功能不在“评价”,而在“促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他作品的优秀之处,通过评价实现自我学习和成长。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续文、同伴的续文以及教师提供的范文与评价量表中的具体标准一一对应,不仅及时补充、调整和修正了学习策略,还在今后的读后续写中也能自觉运用评价量表进行自我监控,在指导写作过程中检视内容与结构,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以评促学。
读后续写题型将阅读与写作深度融合,考查内容高度契合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科学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今后的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注重语言技能和写作技巧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思维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梳理写作思路,并且在续写后开展多元评价反馈,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2]王初明.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的促学功能[J].英语学习, 2016,(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