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产管理是对系统组织内部的资产予以合理、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旨在通过资产管理降低风险,促使资产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提质培优背景下加强职业院校资产管理可以为职业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本文立足于职业院校资产管理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予以归纳及分析,并从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夯实制度保障;规范资产预算管理,实现精准预算;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质增效稳步推进资产报废工作,消解重采购轻报废现象;合理配置人员比例,提升队伍专业性几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对策,以期能够降本增效,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提质培优;资产管理;问题分析;优化对策;资产预算;信息共享
引言
受宁夏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影响,全区各级单位资产管理发生了新的形式变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学校对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而当前职业院校资产管理工作推进进程缓慢,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资产预算管理存在缺陷、资产管理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信息化手段有待加强等不足及问题。因此在提质培优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资产管理,解决现有问题,提升管理效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资产管理及资产管理信息化概述
资产管理是对系统组织内部资产予以合理、有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包括对资产的运营、管理、处置及维护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资产管理可以降低风险,促使资产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利用。
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进及升级职业学校资产组织及管理活动的过程。资产管理信息化需要建设与应用信息系统,以实现对资产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发展。网络化旨在促进信息的快速传递及共享;数字化旨在以数字形式存储、处理信息;集成化是指信息系统之间的充分协同与整合;智能化是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基础支持下进一步提升管理及决策的准确性和实效性[1]。
资产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要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实时性及灵活性等基本原则,并且要在信息系统的互相协同下实现对高职院校所有资产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二、提质培优背景下加强职业院校资产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2020年9月由教育部颁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提出,要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完善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水平[2]。
提质培优背景下加强职业院校资产管理对于降低学校运行成本、减少浪费、提高学校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使用效率而言具有积极影响,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充分支持。具体而言,通过科学准确的需求分析,优化管理流程、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并对资源予以合理的规划,可以促使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得到充分运用,有效避免资源的冗余及浪费,更好地配合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专业发展计划,从而可以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与教师多样化的需求,进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职业院校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从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调查来看,现行的资产管理制度已经沿用多年,不再适应于新政策和新环境,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校受“重资产积累,轻报废”传统思想的影响,未能遵循全生命周期理论对学校资产予以动态管理,账实不符的状况较为常见;(2)学校资产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信息流通情况差,降低了资产管理工作效率;(3)资产使用、保养、管理及维护制度不完善,且资产保养及维护没有做到责任到人,导致一些大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寿命有下降,且资产的保管、领用及归还不够规范,资产管理员经常换人,填写入库单时,填写不规范,存在资产分类不准确,分类错误;部分资产名称录入不规范、不准确;部分资产卡片品牌规格型号不全,使用人、管理人、存放地点信息不全、无照片等问题;(4)资产管理内部监管机制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而是由学校后勤部门或财务部门加以代管,监管的科学性不高,以至于当学校资产出现损坏问题时,没有相应的追责和追偿机制,导致学校资产损失严重;(5)虽然学校有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或未得到严格遵守的情况,致使规则的实效性不高,导致资产管理流程出现混乱和不规范等问题,进而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资产预算管理有待提高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资产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重资金、轻实物、重增量、轻存量等问题。(1)学校资产预算的前期调研不充分,未对学校现有的实物资产数量、使用情况予以充分调查,未能结合专业未来建设与发展综合考量新增资产的更新迭代,资产报废工作推进缓慢,进而出现预算管理系统中资产配置满额,无法采购新设备的问题,例如打印机。这给学校的发展工作带来了影响,为此需要学校制定合理的资产报废和更新策略和机制[3];(2)资产共享性差,学校内部存量资源在分配和使用时没有进行信息共享,导致出现资产重复购置的问题;(3)资产到了报废年限,由于采购更新工作无法做到无缝衔接,部分设备超期服役,数据已经到了报废交接,但实物资产却还在使用,资产报废处置工作进行时,部门无法提供资产。积少成多,也是造成资产账实不符的一个原因。
(三)资产管理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
资产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琐碎,需要处理好多种类、多规格、高价值的资产,是一项责任重、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工作,因此需要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工作责任心,能够运用专业的数据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态度,对资产的调拨、流动予以全生命周期监管,处理好资产管理工作,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清晰地向部门领导及教职工传达资产管理的政策和落实学校要求。当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较小,资产管理员基本属于兼职。部分部门负责人对于资产管理、调拨、再分配以及优化等知识的了解不足,资产管理员在执行资产管理任务、处理学校资产运用相关事项时较为困难,效率不高。部门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都需要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意识、知识和专业性。同时,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要形成系统性、常态化、专业性的培训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机制,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
(四)资产管理信息化手段需继续加强
从现阶段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资产管理情况看,2016年启用了智能化资产管理工作平台,由于经费有限,未购买系统更新升级业务及维保服务,所以管理方法和管理建制等一直沿用2016年。导致对于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运用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不能及时在信息平台更新、完善资产使用情况,从而使信息化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为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至2022年,发现录入的资产信息和自治区的管理要求存在差距,需要整改的问题较多。另外,部分职业院校尚未引入充分的技术设备,无法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
四、提质培优背景下职业院校资产管理优化对策
(一)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夯实制度保障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要根据新的教育政策,制定明确的政策及规则,并从目标、责任划分及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如在陈述学校阶段性资产预算及管理目标时,要具体从优化预算分配、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财务透明度等方面予以详尽阐述,从而使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形成共识,促使其可以在共同的目标引导下完成任务。
完善资产使用与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学校要加强对固定资产及设备等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测其运行状况,并做好资产的使用监管;完善资产报废处置流程、审批制度,并要求学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遵循资产报废及注销程序予以工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使资产管理更为标准化和规范化[5]。
(二)规范资产预算管理,实现精准预算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应当将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两者有效结合,优化预算分配。具体而言,要按照使用时间和经费性质的差异,将资产预算划分为教科项目、临时性专项经费、部门经费配置资产预算以及其他经费配置资产预算等,以形成规范预算和精准预算。同时,引入现代管理和计算理念,如平衡计分卡,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对资产予以分析,促使学校资产的预算管理逐渐向精细化和科学化转变。在此过程中,要秉持“先预算,后配置”的基本原则,树立无预算不执行的意识,并要依照预算计划及目标开展采购工作和配置工作,以避免出现后期行动过程中随意调整,影响工作节奏的问题。
(三)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质增效
首先,需要按照资产种类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长期投资以及在建工程等不同类型。为此,职业院校可以采用全新的二维码卡片对所有资产进行统一编码,并对资产予以初步盘点[6];其次,在开展定期、阶段性的资产盘点时,工作人员需要扫描二维码标签,连通总的管理平台,以获取到资产的完整信息,从而降低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如对各部门资产二维码扫描后可以了解部门资产信息,对资产的流动情况有大致了解,从而避免出现资产来源不明和去向不明的问题,杜绝资产的损毁和流失。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及时更换二维码卡片,确保卡片信息与实际物资相对照。例如,在对车辆基础信息予以检查时,按公务用车改革时批复的本单位车辆编制进行核查,确保车辆用途与车辆编制相互对应。同时要核对实物车辆与资产系统车辆卡片信息是否一致(对照车辆行驶证、车辆登记证等相关资料补充车辆卡片,并将车辆行驶证、车辆登记证、车辆实物照片补充上传到附件信息中);最后,另外单独建设闲置资产库,定期对学校资产进行盘点、核算,并通过资产共享、设备租赁等方式实现再次分配,从而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于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智能设备等对学校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及时预警,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四)稳步推进资产报废工作,消解重采购轻报废现象
职业院校在稳步推进资产报废工作时,对于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损毁问题,学校要明确损失赔偿和追责规定,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逐步消解重采购轻报废现象。首先是按照报废资产搬运处理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别说明,易于搬运的拟报废资产可以在清点之后办理移交,而对于难搬运的资产可以予以集中存放,同时校实训装备处要选择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拟报废资产进行资产残值评估,而后由学校招标办公开招标确定回收机构,进而完成实物移交、账务处理工作,从而使学校物资资源价值可以得到最大化开发与运用,进而进一步延长学校资产的使用寿命,节能减耗,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7]。
(五)合理配置人员比例,提升队伍专业性
首先,职业院校应当结合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及岗位职责,构建系统完善的人员选拔、培训和激励体系,并吸收工程、经济和财务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组建专业的稳定的专职资产管理队伍。同时,合理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人才浪费,降低财政负担;其次,职业院校要在开发与提升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专业性方面下功夫,为相关人员的培训与能力提升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机会,从而确保工作人员有顺畅、明确的职业上升通道,促进人员专业能力的发展,以提升队伍专业性和工作水平;最后,学校应当构建与培训制度、监督制度即考核制度相对应的激励制度,使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培训成绩与激励考核机制相挂钩,从而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使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可以得到持续稳步提升。
结语
资产管理作为学校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资产优化配置与充分运用,维持学校基本秩序,促使各项科研及教育工作有序展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质培优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将资产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各管理环节,不断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水平,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系2022年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人文社科类项目《提质培优背景下职业院校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NXGS2022RW1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洪波.在数字化改革中如何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控的建议 [J].交通财会,2023,(02):33-37.
[2]黄奕玮,黄路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4):15-17+57.
[3]郭芸.资产管理信息化在高职院校降本增效中的应用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34(19):28-30.
[4]邓月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11):205-208.
[5]万楚.数据治理视域下高校数据资产与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24):58-60.
[6]袁扬.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价值及路径[J].现代商业研究,2023,(06):140-142.
[7]孙静.职业学校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09):130-132.
(作者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装备处)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