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观和社会责任心相关研究

2024-10-16 00:00:00孟炜杰李取郭瞻予
公关世界 2024年18期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大学生的恋爱观和社会责任心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中产生的问题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通过问卷法《大学生恋爱价值观调查问卷》和《大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对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心与大学生恋爱观之间的相关性呈显著正相关(r=0.985,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越高则大学生恋爱观动机性越强。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社会责任心

引言

当前,恋爱问题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人生态度等各方面。爱情是一种社会行为,恋爱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对于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责任心与个体的恋爱观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受“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自入校起便积极投身于恋爱的浪潮中。但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快节奏步伐也开始逐渐走向简单化,仅仅源于一时的冲动和彼此之间的初步好感,便会迫不及待地开始一段恋爱体验而完全不在乎恋爱的结果如何。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大学生的恋爱观和社会责任心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在读大学生分发电子问卷,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问卷5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06份,有效率97.3%,具体数据,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

杨良群编制的大学生恋爱价值观调查问卷[1],共42个条目,分为恋爱动机(27条)和择偶标准(15条)两个维度,问卷为5级评分“不完全符合、不太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证明其在该因子方面动机性越强,量表α系数为0.985,量表KMO值大于0.6为0.993,且限显著性小于0.05为0.000,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大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

赵兴奎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2],共36个条目,分为物质责任心(12条)、文化责任心(10条)和群体责任心(14条)等3个维度。采用1—5五级评分,分数越高,反映其社会责任心越强。量表信度α系数为0.868,量表KMO值大于0.6为0.993,且限显著性小于0.05为0.000,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三)统计学分析

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情况分析

由图1可知,大学生恋爱比例较高,谈恋爱现象较为普遍。针对受调查者目前恋爱状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506名受调查者中,187人未谈过恋爱,占总比约为37%;223人正在谈恋爱,占总比约为44%;96人曾经谈过恋爱目前已分手,占总比约为19%,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试中有约63%的人正在恋爱或有过恋爱经历,说明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恋爱比例较高,敢于表达出自己对恋爱的态度,勇于把握机会去追求自己的心仪对象,谈恋爱已经成为高校较为普遍的现象[3]。同时在性别、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因素方面没有差异[4-5]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情况分析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调查问卷包含3个维度,分别是物质维度、文化维度和群体维度,由表1可知所调查大学生在社会责任心的3个维度方面无明显倾向性,且社会责任心都较高,均高于3.5。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与赵兴奎的研究相似,同时也表明尽管当代大学生受到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交、短视频软件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水平还是很高的。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以前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水平具有不均衡性。在3个维度中,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心按文化、群体和物质的高低顺序呈现显著递减趋势。但是通过此次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在社会责任心的各个维度上都达到了最低均分且几个变量之间并无显著性上的差异,说明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责任心的各个领域齐头并进。

(三)大学生恋爱观与社会责任心的相关分析

由表2可知,大学生恋爱观总分及各维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恋爱观的不同纬度均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呈正相关,这与叶华奇和雷孟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6]。说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受社会责任心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恋爱观不同纬度上的动机性越强,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心也就越强,也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本着负责的态度去恋爱。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动机中包含性爱性、情感性、婚姻性、面子性、功利性和消遣性,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性越强表现在其中的婚姻性得分相对较高,这说明大学生愿意在恋爱中承担责任,同时也希望恋爱可以维持下去。所以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动机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呈正相关。同样,大学生在恋爱观中的择偶标准方面动机性越强,相对应社会责任心越强,因为择偶标准包括家庭背景、个性品质、外表和才智。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这几项因子方面得分均无太大差异,证明大学生的恋爱观在择偶标准方面充分考虑了自己在恋爱中对另一半的需求,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物质、文化和群体维度与大学生恋爱观之间的相关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大学生越来越愿意在恋爱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所以相对应的恋爱观方面各动机性就越强,在恋爱动机各方面考虑得越多,思想越成熟。

(四)大学生恋爱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建议

1.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建议

根据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提出了以下建议: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意识到恋爱不是一场游戏,也不是无聊消遣寂寞的工具,更不是获取利益的方式,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必须抱着重视与负责的态度去恋爱。恋爱是涉及两个人的事,只有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才能获得甜甜的恋爱。如果没有正确的恋爱观,那么恋爱期间避免不了产生各种问题与挫折,更甚者会影响到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所以大学生要注意自身正确恋爱观的培养,形成健康的交往方式。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一些粗俗的行为方式,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被一时的情绪控制自己,同时通过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本我,自我与超我达到一个平衡。同时也要尊重对方,恋爱的前提就是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与名誉,互相尊重,洁身自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恋爱过程中,要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自己也对他人负责。

从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应该积极地开展对学生恋爱观的教育,比如心理学的相关课程,恋爱的心理讲座,恋爱的团体辅导等方式,对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建立起到正向的辅助作用,培养大学生恋爱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而言,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恋爱观,避免他们因为情感方面的空虚而草率地建立一段恋爱关系,而对于高年级大学生而言,则是需要做好恋爱方面的危机干预,因为他们面临着毕业和工作,充满着压力,要避免他们因为一些方面的诱惑产生错误的恋爱选择。大学生是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最快的团体,所以要从不同的层面去帮助大学生正确地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2.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建议

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均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大学生更是每个家庭的中心,绝大部分的物质条件都十分优厚。受到利益的驱使,不少的网站、社交平台、短视频等平台以点击率为目的,到处充斥着低俗且华而不实的作品,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各方面责任的教育,同时净化媒体平台,加强对媒体平台的监管,营造正面的教育环境,提升国民素质。

当代大学生处于和平年代,国家繁荣富强,这就导致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对国家和集体缺少自己应尽的责任,国家与学校应为大学生树立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容易模仿的模范典型,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与道德水平。

同时应该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教书,更要做到的是育人,大学生所处的阶段自我意识较强,同时有一定的判断力,所以教师要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和典型,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水平和责任心。鼓励大学生去做一些亲社会行为,去感受社会和自己应尽的责任,拥有健全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所以应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恋爱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证明了大学生恋爱观的不同纬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不同纬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二者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不足之处是本次研究的被试者均为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以往对大学生恋爱观与社会责任心相关关系的研究数据较少,无法进行正式的对比论证。

结语

大学生恋爱观动机性对大学生责任心影响深远,大学生的恋爱观动机性越强,其社会责任感越高。换言之,当大学生在恋爱中展现出较强的动机性时,他们往往也更加重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也从侧面强调了大学生在个人情感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应当寻求平衡,以实现健康全面的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良群.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赵兴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07.

[3]车晶晶.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引导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20.

[4]官云静.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22.

[5]刘啸天.“00”后大学生恋爱观状况及有效引导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21.

[6]叶华奇,雷孟.大学生爱情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心的关系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04):105-109+113.

(作者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