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2024-10-16 00:00:00吕莹莹
校园英语·上旬 2024年3期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着力表达中国社会文化特征的中国英语,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媒介。本文从中国英语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从语料补充、课堂活动和反馈测评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国英语;综合英语教学;意义;策略

作者简介:吕莹莹(1982-),女,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综合英语是英语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知识,掌握英语专业各阶段词汇、句型和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以及特点。综合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中国英语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承载了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形式,是中国哲学、美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积极地应用中国英语,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方文化渗透和互补,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将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交际能力,激发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渴望,培育适合中国国情并能创造性地输出中国话语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二、中国英语的定义和特点

“中国英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葛传椝先生在1980年提出的。他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一文中指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特有的东西要表达……所有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中国式英语), 而是China English(中国英语)。”而后,李文中进一步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意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针对区分“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式英语”(Chinglish),杜争鸣指出,中国英语不应该与那种佶屈聱牙的中式英语混为一谈,其中汉语成分或汉语思维模式的介入是有意识的,且负迁移被压到最低量。中国英语反映了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因而对待它应该像对待其他英语文化现象一样,采取一种更为容忍和开放的态度。由此可见,尽管不同学者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对中国英语这一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认为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同时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具有以下几大特征:首先,中国英语是全球化和本地化的产物;其次,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但具有中国特色;第三,中国英语可以表达典型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第四,中国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表现出明显的语言特征。中国英语的存在,不仅可以填补中英文之间的表述空白,还有助于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英语的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解

中国英语在词汇层面的体现最明显,有音译法形成的mahjong(麻将)、kungfu(功夫)、fengshui(风水)等,有直译法形成的iron rice bowl(铁饭碗)、socialist market economy(社会主义市场经济)、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国企改革)等。如果将这些中国英语的词汇融入综合英语教学,无疑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此外,中国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采用主体思维模式,凡事从主体的需要和实用出发,因而常将人作为句子的主语;而西方传统思维则更多地聚焦客观世界和大自然,因而西方人习惯将事物作为句子的主语。这两种句式上的差异反映在中国英语上,便是主动语态的大量运用。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中国英语的文本,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有助于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在目前的综合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的学习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位置。许多学生可以用流利的英语谈论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却无法轻松自如地介绍我国的社会与文化。讲述起圣诞节、感恩节的历史和习俗可以滔滔不绝,但一谈到中国的端午节、重阳节却张口结舌。从丛指出,不少博士生的中国文化修养颇高,但进行英语交流时却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为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平等的交流,既包括吸收异域文化,也包括输出本国文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英语专业教育对传播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技能、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还肩负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英语,是时代和社会对英语专业的迫切要求。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关中国社会文化的正确表达,加深对于祖国文化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中华文化修养和魅力。

(三)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

英语专业学生在系统性学习外语知识与技能,掌握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经历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碰撞,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跨文化思辨能力。中国英语以其能够准确传达中国语言文化的鲜明特征,有助于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英语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政治色彩,从而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并在交际中自觉维护民族语言文化和国家利益。例如:我国的钓鱼岛,英文表达应为“Diaoyu Island”,而不是有辱国家尊严的“Senkakus”;我国的“改革”和“开放”政策不应该简单地按照英语的习惯翻成“transform”和“open-door”,而应该使用准确反映我国国情的“reform”和“opening-up”;“中国大陆”的英文翻译,不应该是含义模棱两可的“Mainland China”,而应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the Mainland of China”或“The Chinese Mainland”;“和平统一”也不能是字字对译却貌合神离的“peaceful unification”,而应该是体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peaceful reunification”,以此来表达我们的政治立场,捍卫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国家形象。

四、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补充语料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综合英语教材各单元的主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一些中国英语的语料,可以是和中国文化相关且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书面文字材料,也可以是视听说材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主题的中国英语表达。例如,从China Daily、CGTN等国内主流英语媒体中选取的时政要闻、专题报道,或是选取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本,如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儒林外史》,许渊冲翻译的《诗经》等,还可以选取一些知名华裔作家的英文作品,如谭恩美、哈金、裘小龙等美籍华裔作家的作品,都是地道英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英语的极佳语料样本。另外,还可以借鉴一些以中国文化为专题的英语教材,例如,上海外教社出版的《阅读教程:中国文化》《外国专家的中国文化故事》《中国概况(英文版)》,外研社出版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国文化概况》《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等,都是富含中国英语的高质量书籍。通过这些补充的语料,学生可以增强对于中国英语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中国文化的准确英文表达,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优化课堂活动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各种课堂活动中,主动内化吸收中国英语的知识。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根据综合英语教材各个单元的主题,有针对性地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点和话题,让学生通过主题发言、个人演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主动去关注和学习中国英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特征。例如,针对全球化这一主题,教师可以从全球化的利弊入手,让学生以“如何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保护好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为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针对音乐艺术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将中国音乐文化如何“走出去”(going abroad)作为话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演讲或小组展示,激发学生从不同文化层面(如文化传播的机制、民族审美等)去思考推广中国音乐文化的方法和途径。针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教师就可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学生就中国的绿色发展进行小组讨论或海报展示。通过这些课堂活动,学生可以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中国英语,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三)反馈与测评

将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料补充和课堂活动,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并要求学生在学完每一单元之后,用英文撰写关于中国英语的学习反思与小结。这有利于学生及时整理和复习中国英语的相关表达,并内化到知识系统中。此外,任何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都要以某种形式的检测保驾护航,否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消退,教学效果也难以保障。教师可以采取传统的阶段性检测方式。例如,结合综合英语教学涉及的中国英语内容,以词汇选择、句型填空、段落翻译等形式在测验中进行考核,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用实践性测评方式,比如情景对话、访谈、小组讨论或问答等互动式、开放式测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检测。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体现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测评的结果,教师可以动态调整中国英语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将中国英语融入综合英语教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综合英语教师既要在教学中补充中国英语的语料,优化课堂活动,还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测评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葛传椝.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翻译通讯,1980(2):1-8.

[2]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80.

[3]杜争鸣.中国英语问题及其它[J].外语教学,1998(3):7-15.

[4]周晓沫.中国英语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20(12):88-90,97.

[5]从丛,李咏燕. 学术交流英语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刘洋,姚志英.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以“中国文化概论”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92-98.

[7]封桂英.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其对策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4):24-28.

[8]马惠琼.中国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策略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20(2):77-79,92.

[9]田苏,高巍.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