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商业伦理道德案例频繁出现,对外商业活动从业人员的伦理素质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时,不应仅聚焦外语和商务实操能力,商业伦理意识的培养也应得到重视。应用型高校及相关教师应尽量克服各种困难,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评价体系、伦理意识培养与校园生活联动等角度入手,深入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业伦理意识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商业伦理意识;人才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张磊(1981-),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企业社会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我国高校体系中,独立学院多定位为服务地方的应用型高校,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宽阔的全球视野和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与理论,能够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电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人才,这类人才恰恰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凸显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而对商务英语专业思政教育而言,对学生的商业伦理意识加以培养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而商业伦理意识培养正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专业性的体现。
一、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业伦理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商业伦理学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门结合了管理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试图探索日常商业活动中的一般道德规范与准则。美国牧师鲍姆哈特是最早开展商务伦理综合性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1968年出版的Ethics in Business一书中对“商业人员如何才能做到符合伦理?”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欧美高校很早就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商业伦理类课程。
我国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不少将走上企业的管理岗位。要胜任这些岗位,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管理和沟通技能,也需要具备伦理道德意识,能够解决商业伦理道德问题。在当前的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商业伦理意识培养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商业行为观念,能让其具备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为将来在商业领域中作出明智抉择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商业伦理意识有助于学生适应复杂的国际商务环境。现代商务环境复杂多变,涉及各种利益相关者和伦理挑战,培养商业伦理意识有助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挑战,维护商业活动的正常运转。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具备一定商业伦理意识的企业管理人员能让企业高层管理者意识到利润最大化以外更高的追求,企业通过讲伦理有道德的企业行为优化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切实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综上所述,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业伦理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与发展,也能对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业伦理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沿海地区部分独立学院进行调研发现,各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体现应用型特色,强调对学生外语沟通能力和商务理论知识及相关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商业伦理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商业伦理类课程开设率较低
因为历史原因,各校绝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专任教师有着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背景,具有商学背景的专任教师数量有限,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能独立承担商业伦理类课程的教师少之又少。在多数受访独立学院,商业伦理教育并未被纳入学校思政教育体系中,这导致商业伦理类课程在各校开设率偏低。调查数据显示,沿海地区独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专门的商业伦理类课程的比例不到30%,且绝大多数为选修类课程,大量的专业课时数安排给市场导向性比较强的应用实操类课程。
(二)商业伦理类课程授课内容和评价体系较单一
在已开设商业伦理类课程的部分独立学院,该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仍以理论传授为主,主要讲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对伦理事件的解读更多地停留在授课教师个人理解层面,与实际案例的融合度一般,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考核方式以传统的试卷问答为主,学生通过课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难度较大。调查数据显示,高达81%的受访学生认为商业伦理类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评价体系有待改进,希望采用互动性更强、更多元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三)学生对伦理道德概念的认知较浅显
在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独立学院学生存在一定的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问题,倾向于过滤掉一些课程,只听那些对将来找工作有帮助的课程,只热衷于报考各类职业技能证书,缺乏系统的、与他们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培养。少量学生认为具备商业伦理意识并不能推动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进步,过分强调商业伦理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目标相违背,认为商业伦理意识在商业领域是没有应用场景的可有可无的东西。
部分已接受过一定商业伦理教育的学生,虽然对商业领域事关商业伦理道德的各类现象比较熟悉,具有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但因为对商业伦理的认知有限,以及相关课程的缺乏,其对商业伦理的敏感性较差,很难从企业管理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角度为应对各类商业伦理两难困境采取有效手段。因为认知较浅显,学生碰到商业伦理案例时通常会左右为难,容易受各类因素影响,甚至作出不当的伦理判断。学生未来实际参与到企业经营和管理时,这样的困境容易导致企业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领域的整体形象。
三、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业伦理意识培养路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一直以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为主,而商业伦理类课程属于伦理教育范畴,受重视程度不如实务类课程。商业伦理类课程理论性较强,应用性特点体现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在商业领域,伦理道德与功利主义的冲突日益凸显,如果伦理教育跟不上,学生将来在职业生涯中容易忽视各类伦理道德问题,或在面临伦理和利益冲突时无所适从,进而影响理性判断,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一方面,各独立学院可以为商务英语专业专任教师提供学科交叉培训的平台,如参与到商学院、管理学院等的教师培训项目中,尤其是与商业伦理相关的项目,以此来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夯实商业伦理理论基础;同时,在教学资源和资金上给予商业伦理课程及其授课教师一定保障,肯定教师在商业伦理教育方面的付出,并且推动校企协作,采用教师赴企业顶岗等方式与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过程中,应充分凸显商业伦理类课程的重要性,课程设置可以在“校标”等学校指导性文件中有所体现。专业教师可以与思政教师、企业导师等相关人员共同制订教学大纲、共同选择教材、共同编写教案、集体备课等,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将自身打造成有思政特色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专业教师,以此推动商业伦理类课程在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发挥重要作用。
(二)充分体现授课内容和评价体系的灵活性
商业伦理类课程专任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挖掘伦理道德案例素材,也可以有选择性地通过影视作品等多媒体方式将伦理道德案例素材与课堂理论教学充分融合,“以案讲理”。教师应改变授课教师统治课堂的传统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成为商业伦理课堂的主角,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处理实际伦理问题的判断力和解决力。虽然现代商业伦理的概念源于西方社会,但以儒家的“五伦”和“五常”等思想为核心要素的中华道德价值体系,也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对“伦理”的理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有较好的西方人文知识和文化功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中西合璧,平衡好西方企业和社会文化与中国企业和社会文化对商业伦理的不同定位所导致的差异,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学会比较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伦理事件的不同解读,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另外,各独立学院可以通过邀请名企高管开设讲座论坛、利用校友资源开展企业回访等第二、第三课堂,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商业伦理道德案例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商业价值观和商业伦理思维模式,培养其成为既有商务实践能力,又不缺乏商业品德和情商的业界拔尖人才。在评价体系上,可以引入汇报展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考核等灵活手段,引进企业导师,以练代考,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检验他们在真实情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将商业伦理意识培养与学生校园生活及校园文化相结合
要科学地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业伦理意识,首先要让他们对商业伦理的价值有一定认同,加深对商业伦理重要性的认知。因此商业伦理意识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应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充分结合。各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对诸如校园虚假广告、校园诈骗、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等校园背景下的商业伦理事件的宣讲,让学生接受体验式的商业伦理意识教育;在校园布置、道路景观布局、宣传栏素材展示,甚至学生守则的制订等方面都可以融入商业伦理道德元素;还可以组建以企业社会责任等各类商业伦理主题为特色的学生社团,通过社团活动、主题竞赛等锻炼学生处理和协调商业伦理困境的能力;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途径进一步开拓学生在课后参与伦理事件讨论学习的方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外语理解能力方面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分析海外企业商业道德伦理案例的成败因素,“洋为中用”。这样不仅可以为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商业伦理道德困境提供启示,还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商业伦理意识。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等应用型高校开设商业伦理类课程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通过商业伦理课程的学习,首先可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不管是讨论伦理问题、伦理决策还是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学生可借此更深刻地理解和内化道德原则,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道德基石;其次,商业伦理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商业行为,认识到商业活动不仅仅是经济行为,还涉及社会责任和伦理义务,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到企业应该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再次,在商业伦理意识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商业伦理与社会的关系,其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并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最后,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商业伦理素养的专业人才,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应用型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展商业伦理意识培养,能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商业从业者,推动商业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Baumhart R.Ethics in Business[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8.
[2]高利芳,曲晓辉.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高等教育的调查与反思[J].财会月刊,2022(16):52-59
[3]龚丽佳.课程思政融入商业伦理通识课教学全过程的研究[J].产品与科技论坛,2023(12):149-150.
[4]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1):112-120.
[5]刘艳.从道德角度论我国高等院校商业伦理教育的必要性[J].高教探索,2016(S1):15-16.
[6]应益华.“三全育人”视域下商学院商业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研究[J].教育观察,2021(46):64-68.